- 年份
- 2024(9223)
- 2023(13400)
- 2022(11659)
- 2021(10806)
- 2020(8864)
- 2019(20517)
- 2018(20474)
- 2017(39186)
- 2016(21418)
- 2015(24033)
- 2014(24175)
- 2013(23944)
- 2012(22363)
- 2011(20270)
- 2010(20244)
- 2009(18352)
- 2008(17843)
- 2007(15641)
- 2006(13911)
- 2005(12440)
- 学科
- 济(91231)
- 经济(91144)
- 管理(59629)
- 业(57173)
- 企(46020)
- 企业(46020)
- 方法(36919)
- 数学(31355)
- 数学方法(31022)
- 中国(27063)
- 地方(24708)
- 农(24701)
- 业经(21224)
- 财(19346)
- 学(18781)
- 农业(16930)
- 贸(16264)
- 贸易(16251)
- 易(15679)
- 制(15113)
- 环境(14884)
- 和(14665)
- 理论(14483)
- 技术(14455)
- 银(14292)
- 银行(14251)
- 融(14007)
- 金融(14006)
- 行(13738)
- 发(13611)
- 机构
- 大学(301572)
- 学院(301195)
- 济(120840)
- 管理(119959)
- 经济(118110)
- 研究(106548)
- 理学(103050)
- 理学院(101877)
- 管理学(100247)
- 管理学院(99710)
- 中国(78809)
- 京(66265)
- 科学(65721)
- 所(54004)
- 财(53422)
- 农(49082)
- 研究所(49001)
- 中心(47769)
- 业大(44821)
- 江(44764)
- 北京(42632)
- 财经(42438)
- 范(41983)
- 师范(41608)
- 院(39091)
- 经(38541)
- 农业(38136)
- 州(36913)
- 经济学(34694)
- 师范大学(33680)
- 基金
- 项目(204940)
- 科学(160804)
- 研究(152032)
- 基金(146465)
- 家(127251)
- 国家(126144)
- 科学基金(108157)
- 社会(94268)
- 社会科(89314)
- 社会科学(89293)
- 省(80913)
- 基金项目(78112)
- 自然(69801)
- 教育(69298)
- 自然科(68152)
- 自然科学(68140)
- 划(67850)
- 自然科学基金(66896)
- 编号(62848)
- 资助(60391)
- 成果(51215)
- 发(47589)
- 重点(45919)
- 部(44610)
- 课题(43826)
- 创(42386)
- 创新(39448)
- 科研(38549)
- 项目编号(38390)
- 发展(38109)
- 期刊
- 济(138454)
- 经济(138454)
- 研究(93335)
- 中国(61934)
- 学报(45941)
- 管理(45611)
- 农(45238)
- 科学(43418)
- 教育(38590)
- 财(37995)
- 大学(34608)
- 学学(32179)
- 农业(31982)
- 技术(27347)
- 融(27143)
- 金融(27143)
- 业经(23877)
- 经济研究(21776)
- 财经(19771)
- 问题(17841)
- 图书(17736)
- 经(16820)
- 业(16527)
- 理论(15287)
- 科技(15189)
- 技术经济(15165)
- 实践(14107)
- 践(14107)
- 现代(14075)
- 商业(13691)
共检索到455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晓娜 张峰
通过构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综合测度体系,采用正态云与关联函数法建立工业发展质量测度模型,对其进行时序变化、横向截面和未来趋势3个维度的检验。研究表明:2008~2017年期间工业发展质量分别呈现出"U"型、表面维稳和良性跃迁的变迁规律,总体上呈持续提升的趋势,而稳增长仍是现阶段其发展的主基调。其空间分布上呈现为中间集聚,两端分散、由东向西呈梯度递减的基本格局,以及具有较为显著的都市联动效应。未来发展中,工业发展质量存在向高质量提升的态势,但仍存在部分关键性短板指标亟待改善。
关键词:
工业转型 高质量发展 驱动因素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裴育 贾邵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其中,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要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不断进行革新和完善,从而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为此,从公共服务发展趋势的角度,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需求、供给主体、供给激励和观念的变化,进而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中彦 孙丹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引了方向。为了解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文章通过CiteSpace对收录在中国知网上的1008篇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我国职业教育正朝着专业化、高质量的方向稳步向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度研究、比较研究、类型研究、内涵和对策研究等方面。但是,整体来看,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成果仍存在数量较少、成果分散、高质量成果不够突出等问题。未来,应该从拓宽研究视野、加强比较研究、壮大研究队伍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研究体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热点 趋势 可视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龙莹 王菲
文章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条件、过程和成果三个维度,测度2003—2018年我国30个(不含西藏和港澳台)省份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分解、空间相关性分析和空间Markov链对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动态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样本期内我国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态势,但存在东强西弱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区域间差异是引起全国高质量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差异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东部与西部、东部与中部、中部与西部,而对于区域内差异,东部地区两极分化最严重,其次是西部和中部地区;各省份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且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与此同时,全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升级难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飞
百年变局下,山西发展阶段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山西经济运行趋势随之发生深刻变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体现。经济发展目标从以前的数量为核心转变成为了以质量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素结构逐步形成。同时,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问题日趋明显,资源环境对产业发展约束持续强化。高质量发展指数数值显示,我国31个省(区、市)之间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山西省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数为0.349,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排名为第16位,在第四梯队中排第一位,正好处于31个省(区、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数中位数,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尚有差距。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应发展普惠性营商环境,创新优化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重视人才在山西省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经济运行 发展趋势 新动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邵文 赵玙璠 钱静斐
[目的]厘清我国农业绿色发展领域研究现状、总结研究热点、把握研究趋势,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章采用文献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对2000-2022年1 437篇农业绿色发展领域文献进行分析,描绘农业绿色发展领域研究现状。[结果](1)国内农业绿色发展领域研究文献数量可分为波动增长和稳步增长两个阶段。研究内容主要与农业经济、农业基础科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三大学科相关;(2)农业绿色发展研究热点分为农业绿色发展政策目标与水平评价、制度支撑与外部动能、农业资源保护利用与环境建设、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绿色农产品供应与产业链建设五个方面;(3)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任务经历了由农业资源保护利用与绿色农产品供给到补齐农业绿色发展短板,再到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农业绿色发展领域研究将集中在统筹发展目标、拓宽发展领域、评价发展成效三个方面。[结论] 农业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关键路径,未来应以多学科结合为思路,实现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新的突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简新华 聂长飞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要切实有效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准确衡量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实际状况。本文从产品和服务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运行状态5个方面构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并深入分析了中国1978—2018年的高质量发展状况。研究结果显示:(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质量发展指数稳步提升,年均增长率为2.51%。(2)中国高质量发展5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由1978年的0.489上升至2018年的0.836。(3)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扩张速度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数量的扩张速度。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铭槿 李永友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准确研判我国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后者既是紧平衡约束下助力新动力生长的公共政策选择依据,也是新阶段谋划新格局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党和国家层面相关政策文件为基础,通过构造三维一体的指标评价体系,对我国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及其阶段特征进行评估,对新旧动能转换的地区差异及其经济增长效应做出识别。研究得出:第一,新动能与旧动能总体呈现此长彼消关系,新旧动能转换进程逐步加快,2001年至2005年,经济增长的双轮驱动特征非常明显,2006年至2019年,新动能的相对优势逐渐凸显;第二,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在地区间存在巨大差异,经济发达地区的新动能生长显著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第三,新旧动能转换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尤其是在东部沿海省市之间,新动能生长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第四,新动能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拉动作用,旧动能虽然在初期能够带动经济发展,但长期却阻碍了经济增长。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省际差异 空间集聚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笑宇
<正>文旅市场合理的投资行为,应当基于对消费需求的深刻洞察,回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平衡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现实需要。鉴于全球政治经济的新格局,以及国内扩大内需、转型发展新形势,一方面,高质量的文旅消费与投资已成为满足人民幸福生活需求与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新方式;另一方面,当前文旅投资还存在供需错配、资金错位、能力匮乏、缺乏创新等问题。因此,亟须在聚焦需求、提升能力、高效投资、完善环境等方面进行合理优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景华 徐金
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中国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对2004—2018年中国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群组分解、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和Markov链方法考察了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异及演进态势。研究发现:中国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但呈缓慢上升态势,共享与协调发展相对较好,持续性指数波动上升,但创新性和开放性指数还处于较低水平;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空间非均衡性特征显著,东部沿海、北部沿海经济区表现优异,大西南、大西北发展滞后;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整体呈缩小趋势,区域间差异是其主要来源;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和大西南经济区存在明显的极化现象;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呈现俱乐部趋同现象,某地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受其邻域水平影响。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丽霞 何彪 童昀
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有关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的期刊文献,以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文献数据进行了核心作者与合作机构图谱分析、关键词共现、频次及中心度、关键词聚类及可视化图谱展现等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国内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的发文量主要集中于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高质量发展”之后,在发文期刊、作者和机构等方面呈现集中与零散并存的状态,其中核心作者和机构表现较为零散,学科领域则呈现出显著的学科交叉性。2)近几年国内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全域旅游、体育旅游和区域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文化与旅游高质量发展,以及旅游高质量发展理论和路径对策的探索等方面,涉及多地域、多学科领域的研究。3)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系统理论构建、疫情后的应对、高质量的评价、区域实践及比较等方面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滨
文章选择"五大发展理念"为维度的38个指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定基极差熵值法对2001—2016年间中国30个省份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基于测度结果,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ESDA)方法从整体及局部分析五大区域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同时采用泰尔指数及其空间分解探究这种时空差异的成因。结果表明:样本期间我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五大区域发展趋势一致,但东部地区发展水平较高且增速较快,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发展水平接近的省份表现出空间集聚特征;五大区域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逐年递增,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最大,是形成这种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扬 解柠羽 韩清艳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文章依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从美好生活、平衡发展、充分发展和绿色发展4个维度来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粗糙集与相关系数指标筛选方法最终选定了12项指标。借助德尔菲-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11—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方法,探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非均衡格局及其成因。研究发现:北京、上海、浙江和广东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最为优异;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仍然客观存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差异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涛
研究目标:探讨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梳理构建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应当遵循的思想准则,建立可供参考的、较为系统的、符合各项思想准则的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研究方法:通过回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内发展思想的演进过程,综合学术界对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理论研究和建立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的实践研究成果,以文献研究法和模型分析法相结合,探索构建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的科学方法。研究发现: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其理论内涵会随着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而不断丰富。构建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应充分契合高质量发展这一概念的内涵,同时遵循必要的发展思想与统计思想准则,在原则层面上应具备全面性、异质性、稳定性与动态性,在技术层面上应具备透明性、可得性与简明性。研究创新:本文较为系统地构建了包含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的宏微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将传统统计数据与大数据结合起来对东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研究价值: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测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借鉴,为提升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种行为主体的决策能力提供有价值的方案。
关键词:
宏微观一体化 高质量发展 测度体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敏 李书昊
研究目标:测度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研究方法:构建面向新时代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进行实证测度。研究发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子系统水平在不同省份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综合水平总体呈现"东高、中平、西低"的分布格局;依照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高低,30个省份被划分为明星型、平庸型和落后型三种类型。研究创新:构建了涵盖经济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发展、资源配置高效、市场机制完善、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协调共享、产品服务优质、基础设施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成果惠民10个方面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体系。研究价值:把脉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布规律,为推进各省份全面、协同提升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