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30)
2023(10812)
2022(8916)
2021(8294)
2020(6379)
2019(14728)
2018(14318)
2017(26317)
2016(14256)
2015(16177)
2014(15791)
2013(15643)
2012(15117)
2011(13923)
2010(14044)
2009(12646)
2008(12499)
2007(11101)
2006(10127)
2005(9438)
作者
(39715)
(33040)
(32740)
(31299)
(21198)
(15817)
(15077)
(12857)
(12830)
(11813)
(11584)
(11001)
(10702)
(10625)
(10454)
(10307)
(9789)
(9631)
(9581)
(9328)
(8505)
(7978)
(7939)
(7681)
(7499)
(7498)
(7328)
(7292)
(6731)
(6666)
学科
(67689)
经济(67528)
管理(34210)
(32173)
中国(26345)
(23804)
企业(23804)
方法(22574)
(20108)
地方(18963)
数学(18126)
数学方法(18018)
业经(16519)
(14309)
贸易(14291)
(13904)
农业(13353)
(12362)
(12349)
(12078)
(11688)
银行(11679)
(11525)
金融(11524)
(11496)
(11208)
(11178)
理论(11040)
环境(10737)
地方经济(10639)
机构
大学(201070)
学院(200688)
(91653)
经济(89987)
研究(79867)
管理(70610)
中国(62067)
理学(59008)
理学院(58223)
管理学(57489)
管理学院(57085)
(45082)
科学(44138)
(41040)
(39828)
研究所(35751)
中心(35050)
财经(31775)
(31291)
(30816)
(30218)
北京(30028)
师范(29957)
经济学(29525)
(29034)
(28705)
经济学院(26428)
(24898)
业大(24722)
师范大学(24416)
基金
项目(127496)
科学(101156)
研究(99813)
基金(91561)
(79083)
国家(78363)
社会(66753)
科学基金(66326)
社会科(62287)
社会科学(62273)
(47664)
基金项目(46648)
教育(46595)
(40724)
编号(40185)
自然(37621)
资助(37335)
自然科(36747)
自然科学(36740)
自然科学基金(36118)
成果(34346)
(33354)
(29790)
课题(29704)
重点(29623)
国家社会(28359)
发展(27841)
(27361)
中国(26832)
(26336)
期刊
(110321)
经济(110321)
研究(70953)
中国(51578)
教育(32253)
(31328)
(29721)
管理(28797)
科学(28092)
学报(27751)
大学(22275)
(22267)
金融(22267)
农业(22082)
学学(20313)
经济研究(18904)
技术(18849)
业经(17296)
财经(16633)
(14588)
问题(14539)
(13450)
世界(13325)
(12439)
国际(12258)
图书(10409)
(10125)
论坛(10125)
技术经济(9597)
职业(9313)
共检索到332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敏  高露  王鹏  
社会化大生产蕴含着两种不同的发展逻辑:一种是以价值生产为目的、将满足社会需要作为手段的"颠倒"的发展逻辑;一种是以使用价值生产为基础、将满足整个社会需要作为根本目的的"真正"的发展逻辑。中国社会主义生产正在践行的是后一种逻辑,即以满足整个社会需要为根本目的的"真正"的发展逻辑。在此过程中,中国根据特定历史阶段的发展任务,制定并形成了不同的发展实现路径。高质量发展就是中国进入新时代,在完成高速发展、迈向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制定的发展战略,它的实现依赖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姜长青  
新中国成立后,综合考虑国内外因素,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选择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为保障这一战略的实施,我国在制度基础、农业发展、资金筹措、商业贸易、科技教育和产业布局等方面的经济探索,都是围绕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工业化取得了很大进展,对中国发展道路有着奠基性的重要贡献: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保护了国家安全;初步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民生得到较大改善;国际地位较快提高,国际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徐政   郑霖豪   程梦瑶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又一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延续与创新。新质生产力作为新质态的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其关键特征为:以新发展理念为思想指引、以科技创新为根本驱动力和以产业培育为主要着力点。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实现发展目标、增强发展动力、改善发展结构、拓展发展内容以及优化发展要素,赋能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构想:逐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不断补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短板,利用数字融合改善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红利”以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军  张蕴启  范豫鲁  
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重大命题,具有自身的生成逻辑,是面向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是面向未来的理论生成,是面向世界的实践要求。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规模大与认可度低、就业率高与就业质量低、资源领域广与资源转化率低三大矛盾,制约着其高质量发展。因此,在实践进路上,高等职业教育要从制度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入手,优化体制机制、拓展教育内涵、融合多方资源,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和智力支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符号的文化因子、技术养分和技能要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健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建设美好世界、破解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之困、探寻人类现代化发展道路等现实问题而提出的国际合作倡议,这一倡议的提出有助于破解全球发展失衡、贫富差距加大、生态问题凸显等问题。这一倡议的提出也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其遵循马克思主义真正交往观、马克思主义美好生态观和马克思主义逆不平等观等理论逻辑。同时,针对如何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数字丝路、绿色丝路和健康丝路等国际合作实践方案,并以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绿色发展和中国担当引领数字丝路、绿色丝路和健康丝路,从而促使"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杜玉帆  杨蕾  
职教集团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及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背景下产生的战略部署。集团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主要体现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手段、发展引擎和发展格局等方面。从政治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维度诠释了集团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逻辑,从党的领导、类型特色、立德树人、产教融合、教学改革和品牌特色六个方面提出构建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指向。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超  
"高教六十条"在建国后至文革前的十余年间的教育史上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它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正规高等教育的历史性文献。1958年-1960年间,在大跃进环境下出现的"教育革命",造成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各种新老问题的教职,严重制约了教育事业的有序发展。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形成了"高教六十条"。在此文献酝酿、形成和贯彻落实过程中,清华大学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因此,文献也就很自然地蕴含着某种清华的烙印,吸收了清华的独特而丰富的办学经验。清华之所以能当此重任,与某些客观因素不无关系,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新清华在此前十年的教育改革和探索中取得了突出成就,并受到了国内各界广泛的关注和推许。...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炜  靳继东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制度安排服从于国家发展目标和战略的需要。始终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是新中国财政70年发展的历史逻辑。财政发展的历史逻辑决定了财政实践的内容和财政理论的进展。本文立足于这一历史逻辑,分析财政发展各阶段的实践特征和理论演进的实质,总结创新性的财政制度设计对于特定阶段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意义,对各阶段中不同财政思想的内在联系做出新的理解和思考。这种基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的研究框架同时也为研究一个国家的财政发展提供了方法论上的贡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在这一背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高质量增长的源泉来自于什么?从经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实现国民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关键是要实现经济增长动力和发展方式的转换,从依靠要素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力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等,保险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保险是提升民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金融载体和社会管理媒介。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并存、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的时期,保险业应该运用自身的风险管理优势,在风险降低、风险预警、风险转移和风险补偿等方面发挥作用。
关键词: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迪  计晓伟  
现阶段,互联网医疗产业存在市场结构单一、商业模式不清晰、服务链条不完善、核心服务未触及、政策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基于此,以SCP范式为分析框架,从市场内部机制与外部因素两个角度探究互联网医疗产业体系的运行逻辑。从市场内部看,互联网医疗产业的市场结构以数据分析为前端、业务支持与供应为中端、生命体征监测为后端,市场主体通过定价、宣传和并购等行为促进业务拓展,在获得良好盈利的同时促进居民健康水平的提升。从市场外部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促进市场结构向建立公共卫生模块和构建闭环服务链转变,政策法规影响互联网医疗产业布局,技术手段增加产品差异化和多样性。因此,应通过提高多元主体协同服务水平、拓宽服务广度和深度、健全互联网医疗产业相关政策、发挥先进技术优势来推动互联网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申现杰  袁朱  
现代化后发赶超要求以城市群作为主体空间形态,实现效率增进、功能跃升、均衡发展和开放合作。城市群正日益成为托起中国现代化的巨擘,目前我国19个城市群之间规模结构差异较大,以东部城市群发展质量最高。城市群发展失衡的原因在于,城市群城镇体系不合理、公共服务一体化存在障碍、区域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城际间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亟待完善。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我国需要在城市群加快推动形成快速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与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以都市圈为载体优化城市群空间格局与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构建包容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市群的开放发展水平,引领中国现代化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茂光   雷家骕   冯涛   沈悦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金融高质量发展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金融问题的重要创新成果。本文阐释了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构建了测度指标体系,使用2011—2021年的省级数据以熵值TOPSIS法测度了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Dagum基尼系数、σ收敛、β收敛、障碍度诊断模型等方法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状况进行探究。研究表明:金融高质量发展是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服务实体经济为落脚点、以金融结构优化为体现、以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不断提升为手段、以金融安全为保障的,金融功能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金融可持续发展。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动态提升。金融高质量发展总体基尼系数主要由区域间基尼系数贡献。金融高质量发展总体上存在较弱的σ收敛,存在β收敛,整体差距在逐步收敛。金融高质量发展受到金融公平维度因子掣肘较多,金融资源配置应当更加注重公平。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黄林成  
中国共产党领导高质量发展,遵循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战略导向与结果导向相统一。坚持问题导向,是百年大党领导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坚持目标导向,是百年大党领导高质量发展的动力遵循。坚持战略导向,是百年大党领导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坚持结果导向,是百年大党领导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归宿。四个导向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构成了百年大党领导高质量发展的思维导图和方法论逻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燕翔  
为应对外部风险挑战提供有力保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制造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背后中国制造业的传统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后发优势三个方面。但随着内部人口结构变化、要素成本上升、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传统优势绝对水平依然存在但相对领先幅度逐步缩小,未来需要探索新路径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未来,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体现在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以自主创新能力体系完善为动力,以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为基础,以大中小优质企业梯度发展为格局,以制造业高效融合服务业为协同。建议未来政策重点关注四个方向:一是强化关键领域产业政策,二是用好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创新,三是构建统一大市场挖掘规模经济潜力,四是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新发展机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