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37)
2023(3383)
2022(2941)
2021(2718)
2020(2374)
2019(5689)
2018(5361)
2017(11215)
2016(5413)
2015(5802)
2014(5461)
2013(5683)
2012(5345)
2011(4780)
2010(4714)
2009(4352)
2008(4211)
2007(3599)
2006(3265)
2005(3087)
作者
(13952)
(11752)
(11715)
(11453)
(7577)
(5566)
(5331)
(4534)
(4377)
(4251)
(4142)
(3862)
(3847)
(3830)
(3829)
(3829)
(3629)
(3445)
(3421)
(2984)
(2983)
(2968)
(2798)
(2796)
(2748)
(2746)
(2601)
(2390)
(2316)
(2308)
学科
(29232)
经济(29208)
方法(13826)
管理(13434)
(13333)
数学(12895)
数学方法(12795)
(10725)
企业(10725)
(7028)
中国(6297)
(5941)
贸易(5935)
(5811)
地方(5791)
(5209)
(4321)
金融(4321)
(4278)
(4223)
财务(4212)
财务管理(4210)
业经(4174)
税收(4101)
(4095)
(4078)
地方经济(4034)
企业财务(4014)
关系(3982)
(3901)
机构
大学(74520)
学院(72227)
(38106)
经济(37595)
研究(26506)
管理(26451)
中国(22660)
理学(22584)
理学院(22376)
管理学(22005)
管理学院(21877)
(19126)
(15181)
财经(15107)
(14034)
经济学(13647)
科学(12846)
(12844)
经济学院(12541)
中心(12233)
财经大学(11581)
研究所(11353)
(10173)
(10159)
金融(10052)
北京(9641)
(9558)
(9352)
商学(8625)
商学院(8537)
基金
项目(46623)
科学(37618)
基金(36703)
研究(33445)
(31969)
国家(31780)
科学基金(27504)
社会(23817)
社会科(22832)
社会科学(22829)
基金项目(18502)
自然(16973)
自然科(16676)
自然科学(16674)
自然科学基金(16429)
资助(16270)
(15975)
教育(15590)
(13799)
编号(11793)
(11398)
国家社会(11022)
重点(10664)
教育部(10362)
人文(9840)
成果(9814)
(9533)
大学(9473)
(9447)
中国(9272)
期刊
(38149)
经济(38149)
研究(26179)
(15736)
中国(14280)
(12879)
金融(12879)
管理(11126)
学报(10622)
科学(9018)
大学(8740)
财经(8477)
学学(8182)
(8143)
经济研究(8025)
(7379)
(5875)
技术(5865)
教育(5638)
国际(5375)
农业(5222)
问题(5036)
统计(4465)
世界(4376)
业经(4060)
技术经济(3762)
(3721)
理论(3577)
决策(3396)
会计(3289)
共检索到116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伍超明  
本文从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一般消费价格(CPI)对货币波动敏感性有所下降的典型化事实出发,重点分析了货币供应量指标M2结构,发现只有"真实交易货币"能直接对物价起推动作用,分流进入资本市场的货币对物价只形成间接影响。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产出缺口和货币因素在内的计量模型结果表明,真实交易货币对CPI的影响更强,产出缺口是决定通胀的基本力量,短期内不可高估货币对物价的推动作用,但长期内货币高增长可能最终转换为长期的成本推进型通胀压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长林  
一般认为,财政政策扩张是引致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将生产性政府支出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结合我国1998Q1—2013Q4的宏观季度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贝叶斯估计,分别从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两个维度对这一问题加以重新审视,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生产型财政政策扩张除了通过总需求直接导致通货膨胀之外,还能够从总供给侧对通货膨胀及其预期产生抑制作用,且后者与政府支出的生产性程度密切相关。当生产性达到一定水平时,财政政策通过总供给所产生的影响将发挥主导作用,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及其预期下降;(2)贝叶斯估计结果显示,在样本期内我国政府所实施的财政政策本身并不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上述结论在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水文  
在网络产业中,往往存在替代技术之间的激烈竞争。传统的观点认为,由于网络效应的作用,技术之间的结果是一种技术成为了产业的主导标准,而该技术的用户则被锁定于该技术之中,从而无法导致最优的均衡结果。因此,政府有必要对技术竞争进行干预。然而,传统的观点忽略了技术赞助者的作用、用户之间自发的协调以及用户偏好的多样化等因素,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网络效应导致的技术锁定问题。因此,政府不应该对网络产业中的技术竞争进行过多的干预,而是应该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以及保障用户的自主选择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费兆奇  
本文通过构造GF统计量检验了我国2001年以来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动态因果关系,并通过设计"格兰杰-F"检验和"格兰杰-F"统计量考察了经济增长在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传导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货币增长并非总是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2008年以后,货币增长逐渐成为影响物价水平的主因,但经济增长是实现这一因果关系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经济增速放缓时期,由于货币因素所导致的物价水平上涨能够刺激经济增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洋  苏莹莹  李仲秋  刘宝巍  
员工工作投入一直是管理领域的研究重点,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未来工作自我、感知组织支持等。但是这些因素是如何组合导致工作投入的呢?这是近年来研究者和管理者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影响工作投入的因素进行整合性分析。最终得出六条等效路径,并按照核心条件分为三类:对主动性人格的员工,企业可以通过塑造清晰的未来工作自我来提高工作投入;对非主动性人格的员工,企业可以通过塑造员工清晰的未来工作自我和共享价值观来刺激工作投入;对于未来工作自我不清晰的员工,企业可以通过塑造共享价值观和满足员工的自我实现需求来提高工作投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焦昕婷   赵慧军   门贺  
多任务处理已经成为员工工作场所中普遍存在的工作压力情境。本文基于调节焦点理论,探讨多任务处理对员工工作拖延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对342份两阶段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1)多任务处理既能诱发员工的促进型调节焦点,又能诱发员工的防御型调节焦点;(2)促进型调节焦点和防御型调节焦点分别在多任务处理与工作拖延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即多任务处理不仅通过增强员工促进型调节焦点进而减少工作拖延行为,还可能通过增强员工防御型调节焦点进而增加工作拖延行为;(3)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能够强化多任务处理对促进型调节焦点的正向作用,并且能够强化促进型调节焦点在多任务处理与工作拖延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4)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能够削弱多任务处理对防御型调节焦点的正向作用,并且能够削弱防御型调节焦点在多任务处理与工作拖延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不仅为从理论上揭示多任务处理与员工工作拖延行为之间关系机制提供了新思路,更为多元任务现象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利平  
本文在一个引入消费攀比的离散时间、内生增长模型中,讨论了增长与储蓄的关系。在引入理性消费攀比后,不仅高储蓄可以导致高增长,高增长也可以导致高储蓄,其原因是攀比效应同时提高了现在消费和未来消费的边际效用,当公众提高当前消费时,会导致未来消费低于其他个体,从而造成个体未来效用的较大损失,这从理论上支持了增长导致储蓄的观点,也为近年来中国消费需求不旺、储蓄率偏高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景彤  辛本胜  
货币增长对通货膨胀的作用历来是宏观经济关注的焦点。弗里德曼"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论断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所认可,但也存在许多质疑,关于货币增长是否为通货膨胀主因的争论一直存在。本文从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的相关性、货币增长影响通货膨胀的动态机制、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等方面,对国内外关于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相关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评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席晶  雷钦礼  
本文在Carroll等(2000)和Cuadrado等(2004)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进行了修正,通过构建参数的合理范围,为目前实证分析的结论 "经济的高增长导致高储蓄"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理论解说。在本文的分析框架下,我们发现储蓄率将最终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上升,并且其在趋于均衡的路径上不断向上攀升。本文还发现,由于中国居民"好面子"、攀比之风盛行,使得经济本身的高速增长成为导致高储蓄的重要原因。另外,资本产出弹性过高、个人贴现率偏低和跨期替代弹性过小也是导致高储蓄的重要因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课题组  
我国已经连续两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和物价水平上涨幅度都在10%以上,呈现高增长、高通胀的“双高”现象。1995年仍是一个“双高”年,宏观调控的具体任务是,缓解通胀,从“双高”向“一高一低”过渡。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海洲  侯振海  
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使全球面临金融危机风险,而全球通胀压力也正在不断上升。为了及时化解金融危机风险,美联储已经大幅、快速降息。次贷危机后,美国经济将告别1990年代主要得益于全球化红利的高增长、低通胀和低利率的经济增长范式,进入低增长、高通胀和负(实际)利率的新范式。美国经济不太可能陷入1930年代的大萧条,或类似1990年代日本的低增长、低通胀和低利率,或以低增长、高通胀和高利率为表象的类似1970—1980年代初的滞胀状态。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严丹  
本文将"圈子"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元素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其在辱虐管理和员工沉默行为之间的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和对湖南省中小企业中收集的上下级之间的配对样本实证研究后发现,对不同领导成员交换的员工而言,辱虐管理对沉默行为的影响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说辱虐管理并不一定会导致员工沉默。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伟  李凯  
关于通道费的研究,有一种观点认为通道费是零售商买方势力的体现。但是现实经济中有些具有买方势力的零售商收取通道费,而另一些却不收取通道费,买方势力的观点不能对这一现象作出解释。针对此,构建双边双寡头的纵向市场结构模型,并在模型中引入零售商的价格竞争和服务竞争,在合作博弈的框架下分析研究了零售商买方势力与通道费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买方势力并不是出现通道费的充分条件,而只是必要条件,通道费的出现与否除了与零售商买方势力有关外,还与其他的市场环境因素有关。最后,通过线性需求函数的特例对这一结论进行了验证,并在此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平  
本文实证分析了欧元区统一货币政策的总体适应性和部分高通胀成员国存在的真实汇率自动调整机制,并利用已有的文献成果,总结探讨了这些成员国的高通胀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统一货币政策操作有其坚实的经济基础,进而呈现出总体的适应性,但是,统一货币政策与部分高通胀的非核心成员国的需要之间,也存在局部矛盾。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这些高通胀成员国存在着自动逆向调节其物价乃至产出水平的地区调整机制———真实汇率机制;Balassa—Samuelson效应在部分高通胀国家的通胀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