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39)
- 2023(4820)
- 2022(4272)
- 2021(3791)
- 2020(3362)
- 2019(7680)
- 2018(7554)
- 2017(13699)
- 2016(8028)
- 2015(9035)
- 2014(9104)
- 2013(9038)
- 2012(8426)
- 2011(7667)
- 2010(7808)
- 2009(7097)
- 2008(7191)
- 2007(6483)
- 2006(5803)
- 2005(4974)
- 学科
- 济(32456)
- 经济(32426)
- 管理(18377)
- 业(17927)
- 方法(17891)
- 数学(15708)
- 数学方法(15357)
- 企(14194)
- 企业(14194)
- 学(11118)
- 农(8073)
- 中国(6706)
- 业经(6381)
- 地方(5888)
- 理论(5759)
- 环境(5721)
- 财(5685)
- 农业(5588)
- 和(5377)
- 贸(4779)
- 贸易(4777)
- 易(4556)
- 技术(4421)
- 划(4393)
- 制(4073)
- 发(3910)
- 资源(3852)
- 策(3769)
- 教育(3712)
- 融(3685)
- 机构
- 大学(125468)
- 学院(122683)
- 研究(45718)
- 管理(43898)
- 济(42923)
- 经济(41925)
- 理学(38356)
- 理学院(37775)
- 管理学(36617)
- 管理学院(36411)
- 科学(34446)
- 中国(31304)
- 农(30988)
- 京(27827)
- 业大(26036)
- 所(25587)
- 农业(24894)
- 研究所(24137)
- 中心(19764)
- 江(19088)
- 财(17806)
- 范(17311)
- 师范(17050)
- 北京(17020)
- 农业大学(16882)
- 院(16411)
- 省(15345)
- 室(14997)
- 技术(14860)
- 财经(14805)
- 基金
- 项目(89846)
- 科学(69073)
- 基金(64368)
- 家(59709)
- 国家(59291)
- 研究(56915)
- 科学基金(48875)
- 省(36467)
- 自然(34865)
- 社会(34445)
- 自然科(34069)
- 基金项目(34064)
- 自然科学(34051)
- 自然科学基金(33403)
- 社会科(32704)
- 社会科学(32687)
- 划(31622)
- 资助(27352)
- 教育(26591)
- 重点(21310)
- 编号(21070)
- 计划(20455)
- 科技(18963)
- 发(18918)
- 部(18859)
- 科研(18003)
- 创(17707)
- 成果(17192)
- 创新(16704)
- 课题(15778)
共检索到171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凤 曹一平 陈凯 张福锁
采用水浸法和土壤培养法测定了高聚物包膜尿素肥料的氮素释放特性 ,并用相关分析确定 2种方法的应用范围 ;通过盆栽试验评价了包膜尿素氮素释放特性与水稻需肥规律的吻合性。结果表明 :1)水浸法可用于高聚物为主要膜材料的包膜尿素氮素释放特性的评价 ;2 )土壤培养法可用于评价包膜肥料的实际释放特性 ;3)自行研制的包膜尿素CH5 0和CH5 1在水中的释放曲线分别符合对数方程和乘幂方程 ,而日本出品的包膜尿素 (LPS)的氮素释放曲线为S型 ;4 )LPS在水浸法和土壤培养法中的氮素释放过程可分 3阶段即延迟释放阶段 (迟释期 )、快速释放阶段和缓速释放阶段 ,而CH5 0和CH5 1两种肥料的氮素...
关键词:
包膜尿素 水浸法 土壤培养法 释放特性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马泉 贾文欣 陈立 李春燕 丁锦峰 朱敏 郭文善 朱新开
为探究评价树脂包膜尿素(PCU)养分释放性能的适宜方法,在肥包埋置法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失重法和凯氏定氮法两种测定PCU田间氮素释放动态方法的准确性和简便性,并采用Richards模型进行拟合,比较两种方法在不同条件下的氮素养分释放特征参数差异。结果表明,失重法和凯氏定氮法测定的PCU氮素释放动态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慢—快—缓的“S”型,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均可以表征PCU氮素释放动态,失重法步骤简便、可操作性强,凯氏定氮法则更为精确。Richards模型参数表明,相比于基施,PCU在返青期追施的氮素释放平均速率、最大速率均增大,释放有效期缩短,且最大释放速率出现的时间提前;在氮素释放渐释期、快释期和缓释期,于返青期追施PCU均表现出释放速率增大,释放期缩短的趋势。Richards模型能很好地拟合PCU的田间氮素释放动态,对分析其氮素释放特征和促进肥料氮素供应和作物生长养分需求匹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毋永龙 杜建军 王益权 田吉林 诸海焘
在室内模拟4种不同的土壤环境因素(含水量、温度、质地、微生物),研究其对3种复合改性矿物包膜尿素(M、L、H)氮素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质地和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35%~100%时,对3种复合改性矿物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土壤质地和水分条件不是影响复合改性矿物包膜尿素氮素释放的主要因素。但土壤温度和土壤微生物对3种复合改性矿物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影响显著,培养温度由25℃升高到35℃,其氮素累积释放率分别增加27.65%,10.16%和20.32%;与不灭菌处理相比,土壤灭菌时其氮素累积释放率分别降低43.28%,45.16%和28.27%。说明在适合的水分和温度条件下,土...
关键词:
复合改性矿物包膜尿素 土壤条件 氮素释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媛媛 曹明 樊小林
【目的】探讨香蕉4个不同生育时期施用的植物油包膜控释尿素(PCU)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特征曲线和静水培养中特征曲线的差异,为应用静水溶出率法简单而准确地预测香蕉生长期PCU在土壤中的供肥速度和数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土壤培养法测定PCU的养分累积释放率及肥效期,以静水培养为对照,研究香蕉4个生育时期内控释尿素的养分释放特性。【结果】除攻蕾期外,大田苗期、旺盛生长期、幼果期土壤中PCU的养分释放曲线不同于静水的,均由静水的"S"型变为"抛物线"型,且前42 d供肥量大,而攻蕾期的供肥量较小,后期则相反;同一PCU的初期溶出率、微分溶出率、28 d累积释放率于各生育时期土壤中的测定值均大于静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林海涛 李彦 刘兆辉 沈玉文 江丽华 谭德水 宋效宗 刘苹
【目的】了解水性树脂包膜尿素氮素释放特征及其与冬小麦氮素吸收特性在时空上的匹配性,为其在冬小麦一次性施肥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研究水性树脂包膜尿素外膜表面形貌特征、氮素在静水与麦田中的释放特征、氮素释放与冬小麦氮素吸收的相关关系,不同土层土壤无机氮含量的时间动态以及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有效氮累积量与冬小麦吸收量的匹配关系。【结果】水性树脂包膜尿素涂膜外观完整、致密,无明显孔隙。C型水性树脂包膜尿素,在水中的累积释放曲线呈"S"型,释放期约为45 d;在麦田中的累积释放曲线呈拉长"S"型,释放期约为180 d。水性树脂包膜尿素在土壤中的氮素累积释放量与冬小麦氮素累积吸收量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水性树脂包膜尿素在田间的氮素释放峰有两个,分别在苗期和拔节期,分别占全年氮素释放量的30.83%和23.53%。从氮素吸收与氮素释放在生育期匹配性来看,孕穗期之前,两者呈"错峰"关系,氮素释放峰在前,氮素吸收峰在后。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水性树脂包膜尿素处理不同土层在关键生育期土壤硝、铵态氮含量和有效氮累积量显著增加,0—30 cm土层在冬小麦返青、孕穗、灌浆期,30—60 cm土层在冬小麦孕穗、扬花、灌浆期,60—90 cm土层在冬小麦返青、扬花、灌浆期。【结论】水性树脂包膜尿素,缓释性满足缓释肥国家标准;在静水和麦田中的氮素释放特征相似,但在麦田中的释放期更长;其在麦田中的氮素释放规律与冬小麦氮素吸收规律基本一致,只是在孕穗期之前释放峰对应的生育时期,较吸收峰提前了一个生育时期;水性树脂包膜尿素较普通尿素更能提高不同土层在冬小麦关键生育时期的氮素供应能力,实现氮素供应与冬小麦根系吸收在空间上的匹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洪涛 李文 张西超 张砚铭 高艺伟 张玉龙
为探讨有机无机复合物作为肥料包裹材料对氮素缓释效果。以改性聚乙烯醇为粘结剂,硅藻土、沸石粉和碳化稻壳粉末为包裹材料制成的包裹尿素,通过土柱淋洗试验研究养分释放特性。结果表明:制备包膜尿素的缓释效果显著,养分最大释放速率明显降低,峰值出现时间明显延后;有机无机复合物作为包裹层都能完整将颗粒肥料包裹,粘结剂A效果优于B,包裹材料硅藻土,效果好于沸石粉和碳化稻壳。以环氧树脂改性的聚乙烯醇和硅藻土作为包裹材料做成包裹缓释尿素对养分的缓释效果要优于其他处理,因此该复合材料更适于做肥料的缓释材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玉玲 张玉龙 党秀丽 虞娜 岡本昌広
【目的】研究包膜尿素(LP30)氮素的溶出特性。【方法】采用土壤、纯水两种培养方式,在4种温度(10、15、20、25℃)条件下对不同培养时期氮素溶出率进行测定,利用具体的方法——The number of days transformed to standard temperature(DTS),对自然温度条件下氮素的溶出率进行预测。【结果】培养试验表明,土壤和纯水两种培养方式对包膜尿素氮素溶出率的影响很小,不同温度对氮素溶出率的影响显著。分析表明,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可很好地描述包膜尿素氮素的溶出过程。氮素溶出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在10~25℃内,每升高5℃,速率常数约提高1倍左右。包膜尿...
关键词:
包膜尿素 氮素溶出特性 DTS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欢欢 窦菲 王丽英 陈丽莉 翟彩霞 李若楠 张彦才 霍习良
采用水浸法、土柱淋溶法和盆栽方法研究了变性淀粉包裹型尿素氮素释放特性及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水浸和土柱淋溶试验中,FCU与RCU-J、RCU-C氮素释放差别很大,而RCU-J和RCU-C氮素释放具有相似性,并且与在水中相比,FCU在土壤中氮素释放速率明显降低,氮素释放曲线变化较大。苗期的玉米盆栽试验中,过量、适宜水分条件下,与Urea相比,FCU促进了植株干物重和吸氮量显著增加。干旱胁迫条件下,与RCU相比,FCU植株干物重和吸氮量降低幅度较小。通过用土柱淋溶和盆栽方法对FCU的测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可知,两种方法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对FCU的评价可以采用土柱淋溶法,而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更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吕静 李丹 孙建兵 倪吾钟
[目的]制备低分子量聚乳酸包膜尿素,研究其缓释效果和减少氨挥发的作用。[方法]以相对分子质量5000和10000的聚乳酸为包膜材料,采用流化喷涂法分别制备包膜尿素,再用石蜡作封闭处理或不处理,制得4种包膜尿素;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包膜结构,采用土柱间歇淋溶的方法研究不同肥料施入土壤后氮素的释放,并通过培养试验观测氨挥发损失。[结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两种低分子量聚乳酸均能在尿素颗粒表面成膜,石蜡封闭处理能有效减少包膜中的空隙;在等氮量条件下,包膜尿素处理的氮素淋出量显著小于普通尿素处理(P<0.01),缓释效果明显;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包膜尿素施入土壤后的氨挥发损失也显著小于普通尿素处理。[结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琦 王永亮 郭军玲 郭彩霞 杨治平
应用水中溶出率法和轻度盐碱土壤玉米根下土埋法,研究硫包膜尿素在轻度盐碱土壤的释放特征及其对春玉米氮吸收和产量的影响,并且与腐植酸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硫包膜尿素在静水中初期养分释放率大,后期明显出现养分"锁定效应"和"尾留效应"现象,仅能释放出59.33%左右的养分;在轻度盐碱土壤中,其释放与静水释放趋势一致,但在玉米收获时养分释放率达87.9%,在玉米全生育期,其累积释放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与玉米吸氮曲线相吻合;而与之相比较,腐植酸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的释放规律与玉米吸氮曲线吻合度较差。硫包膜尿素处理与腐植酸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2个处理相比,玉米成熟期氮吸收总量分别增加26.9...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洪涛 于洋 曹敏建 虞娜 张玉玲 汪景宽 张玉龙
研究土壤水分对自行研制的包膜尿素(BG、BF)氮素溶出特性的影响。采用室内恒温土壤培养方式,探讨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10%、40%、80%和100%条件下包膜尿素氮素溶出特性。结果表明: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40%以下时,BG和BF在各培养时期内的氮素溶出率都比较低,在培养第42天氮素溶出率仅为66.3%和68.4%,土壤水分在田间持水量的80%以上时,溶出率均达到了80%以上;土壤水分在田间持水量40%、80%和100%条件下,氮素溶出50%所需要的天数,BG型包膜尿素比BF型延长了4.6d、0.2d和0.9d;氮素溶出特性可以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N1=N0[1-exp(-kt)]描述,k...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小利 周建斌 段建军 翟军海
采用7d静置法和土壤培养试验,对聚合物包膜控释肥料养分释放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7种包膜肥料初期溶出率均小于12%,微分溶出率为0.26%~2.49%;培养期间,7种肥料配比的养分释放曲线斜率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养分释放曲线根据其斜率可分为3组:2种控释肥单施或配合施用的最低,单施尿素的最高,尿素与控释肥配合施用的居中;各处理的氮释放动力学方程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其养分释放特性;速率常数k既可反映控释肥料氮素释放速率的快慢,又可描述肥料的配比效应。与控释肥单施或其配合施用相比,尿素与控释肥配比施用,氮素释放速率增加了65.4%~164.5%,释放期缩...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牟林 韩晓日 张芳 于成广 徐志强
根据氮素肥料大多采用含氮量较高尿素作为原料的特点,采用一种检测酰胺态氮的化学方法来研究包膜尿素态氮肥的缓释性能。通过水溶与土壤淋溶试验,对比分析氮素释放率曲线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基本上评价出包膜尿素态氮肥的缓释效果,尤其对疏水型材料包裹的尿素态氮肥评价更为贴切。
关键词:
包膜缓释肥料 淋溶释放试验 检测评价方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松 樊小林 贺训平
采用电导法和好气培养连续取样法探讨包膜控释尿素保肥供肥效果及其机理 ,探讨评价包膜控释供肥速度的方法。结果表明 ,在恒温条件下培养 42 d,包膜型控释尿素在土壤中确有控制养分释放、延长供氮时间的作用 ,与对照相比供氮时间可延长 30 d以上。即将尿素包膜制成控释肥料 ,可以明显抑制尿素的水解 ,从而起到保肥的效果。试验结束时 ,土壤残留肥料中的含氮量为肥料含氮总量的 2 1%。结果还证明 ,用电导法和土壤培养法得到的控释尿素的供氮曲线具有一致的变化规律 ,故可以用电导法简单、快速测定控释肥料的供氮速度 ,评价包膜控释肥的肥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杰 张敬昇 王昌全 附文军 李新悦 古珺 梁靖越 李冰 尹斌
【目的】研究包膜控释氮肥与尿素配施对冬小麦氮素积累、分配、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为筛选控释氮肥配施尿素的适宜比例提供参考。【方法】在成都平原,2014和2015年采用冬小麦大田试验,设置不施氮处理(CK)及普通尿素与控释氮肥不同配比(0(T1),10%(T2),20%(T3),40%(T4),80%(T5),100%(T6))处理,肥料均一次性基施,研究控释氮肥不同配施比例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经济效益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两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小麦产量均以T4处理最优,较单施尿素T1处理增产69
关键词:
包膜控释氮肥 小麦 氮素利用率 经济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