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28)
2023(4581)
2022(4104)
2021(4003)
2020(3445)
2019(8113)
2018(8089)
2017(13993)
2016(8829)
2015(10473)
2014(11198)
2013(9948)
2012(8991)
2011(8129)
2010(8456)
2009(7132)
2008(7014)
2007(6287)
2006(5391)
2005(4784)
作者
(23395)
(19295)
(19056)
(18176)
(12284)
(9260)
(9032)
(7589)
(7429)
(7417)
(6770)
(6441)
(6370)
(6230)
(6169)
(5936)
(5929)
(5683)
(5637)
(5509)
(5028)
(4844)
(4842)
(4742)
(4534)
(4484)
(4375)
(4364)
(4166)
(3949)
学科
(27954)
经济(27929)
管理(22401)
(19555)
(17249)
企业(17249)
方法(16016)
数学(14251)
数学方法(13826)
理论(10344)
教学(9752)
教育(8130)
中国(7996)
(6815)
技术(6754)
学法(6474)
教学法(6474)
(6369)
业经(5597)
(5535)
学理(5530)
学理论(5530)
地方(4779)
(4541)
学校(4424)
(4410)
财务(4380)
农业(4369)
财务管理(4362)
(4329)
机构
学院(116266)
大学(107320)
管理(38592)
(34991)
经济(33839)
研究(33215)
理学(32944)
理学院(32530)
管理学(31300)
管理学院(31107)
(23237)
中国(22896)
技术(22312)
科学(22105)
职业(21669)
(20087)
(19182)
师范(18988)
(17260)
(16871)
(16832)
(16663)
业大(16258)
技术学院(15974)
教育(15766)
中心(15672)
职业技术(15588)
研究所(15412)
北京(14879)
师范大学(14513)
基金
项目(72945)
研究(58896)
科学(56533)
基金(46345)
(39338)
国家(38906)
教育(34517)
(34163)
科学基金(33292)
社会(31097)
社会科(29203)
社会科学(29196)
编号(28438)
(27804)
基金项目(23740)
成果(23485)
课题(22486)
自然(21884)
自然科(21421)
自然科学(21420)
自然科学基金(20975)
资助(20860)
(19512)
重点(17714)
规划(16386)
项目编号(16336)
(16055)
(15696)
(15547)
(15001)
期刊
(39337)
经济(39337)
教育(36401)
研究(32430)
中国(30873)
技术(17934)
学报(16490)
管理(15062)
(14801)
职业(14759)
(14164)
科学(13895)
大学(12605)
学学(11263)
农业(10131)
技术教育(9478)
职业技术(9478)
职业技术教育(9478)
(7807)
论坛(7807)
(7365)
金融(7365)
统计(7130)
业经(6942)
图书(6640)
(6492)
财经(6014)
决策(5838)
(5802)
经济研究(5702)
共检索到174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正广  廖德伟  廖晓燕  
高职高专院校因其培养人才层次的特殊性,也就决定了对于任教的教师有特殊的职业能力,高职高专教师应该是实用型教师。要对实用型教师人才能力进行培养则可从实践能力、教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研能力这几个方面下手来提升教师自身水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姚宝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大量的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在深化教育改革,在高职教学改革过程中,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突出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素质,深入探索培养高素质高职创新人才的方法和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梅  
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职业工作的跟踪调查表明,高职高专临床医学职业关键能力培养至关重要。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应将职业关键能力培养上升到人生规划,将其贯穿于临床专业学习以及学生的一日生活制度之中,并大力提高学生自我培养职业关键能力的主观能动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振洪  
一段时间以来,学前教育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许多地方出现了"入园难、入园贵"的现象。目前,全国的毛入园率仅达到50%。学前教育供需之间的矛盾不会是个短期现象,据测算,未来10年内,全国入园人口数量会在5000万左右,而目前入园幼儿数量为3000万,在相当长时间内都会存在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为实现刘延东同志提出的"把学前教育这项重要民生工程办实办好"的目标,"造就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幼师队伍"已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冬  侯晨  
应用技术型大学与高职高专同属职业教育类型,其培养目标都是面向工作世界的技术技能人才,但是二者在人才培养的层次、质量以及对技术的要求上存在明显不同。两者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具有同型异质特点,是因为所要求的技术性质不尽相同导致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偏重于技能,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偏重于技术,而校企合作则是实现二者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韦杰  李昊  
文章从分析导师制的含义入手,阐述了高职高专院校推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就目前国内高职高专院校试行导师制的现状进行了探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红梅  罗生芳  
我国物流教育起步较晚,尤其是高职高专物流教育起步更晚,现代物流教育的培养模式研究滞后与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使高职高专对物流人才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为此,本文从物流人才需求角度,对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黄晓榕  岳方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相关性进行调查研究,认为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主要是为小型企业提供实战型会计,并提出了相关培养模式,以期为高职高专院校会计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年英  董汝萍  张浩  傅旭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高专教师的培训培养问题已成为高职高专院校进一步生存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我国传统的高职高专教师培训培养不同,在高职高专院校内设立教师培训培养基地,为教师就教、学、研及专业特色的形成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培养服务,无疑是提高高职高专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群祥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特点,结合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实践,对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能力培养途径提出了“七个一工程”:选配一名导师、组建一个学会或讲习中心、参加一个竞赛、策划一个项目、深入一个产品或企业、建立一个模拟公司、撰写一篇毕业论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崇凯  
我国的高职教育在不断扩大规模,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也提到了一个愈发重要的位置。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培养出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具有一定英语应用能力的新型专业技术人才。本文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高职高专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可行性方案,以期能推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发展和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圣军  袁安东  李萌  
本文就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施主体多元化的校、院、企合作进行了探索,提出以职业岗位工作为依据,对课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和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组织教学模式,构建与岗位工作相一致的人才培养途径、教学条件与环境及胜任职业岗位的知识与技能体系,以期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持续健康发展有所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英清  李翠霞  蒋心萍  
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高专体育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评价模式改革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旨在培养保健康复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呈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大学生法制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培养意义重大,培养过程中应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实际特点,采取良好的教学手段和可行的培养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孟洪武  李广平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在高职办学中的优势越来越凸显出来,其集团的有效运转有力诠释着职业教育的本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需要,是学校提高办学水平的需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教育集团创建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才。文章以职业教育集团为依托,浅谈"一体两翼"的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以校企合作为主体,以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为两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