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9)
- 2023(259)
- 2022(250)
- 2021(322)
- 2020(252)
- 2019(520)
- 2018(390)
- 2017(569)
- 2016(543)
- 2015(745)
- 2014(774)
- 2013(541)
- 2012(489)
- 2011(391)
- 2010(432)
- 2009(212)
- 2008(166)
- 2007(114)
- 2006(92)
- 2005(83)
- 学科
- 教学(1322)
- 学校(1273)
- 学法(1114)
- 教学法(1114)
- 理论(1065)
- 学理(1028)
- 学理论(1028)
- 管理(704)
- 教育(681)
- 高等(645)
- 技术(618)
- 职业(614)
- 职业技术(608)
- 技术学校(595)
- 高等职业(592)
- 中国(525)
- 政治(520)
- 德育(518)
- 思想(518)
- 思想政治(518)
- 政治教育(518)
- 治教(518)
- 文教(110)
- 语文(96)
- 计算(92)
- 机化(91)
- 算机(91)
- 计算机(91)
- 计算机化(91)
- 济(90)
- 机构
- 学院(6207)
- 职业(5130)
- 技术(4086)
- 职业技术(3865)
- 技术学院(3729)
- 大学(2061)
- 州(1237)
- 江(1228)
- 教育(1087)
- 职业学院(1073)
- 研究(876)
- 范(735)
- 师范(730)
- 京(595)
- 科学(589)
- 浙(570)
- 浙江(567)
- 工程(557)
- 所(525)
- 工业(503)
- 师范大学(502)
- 业大(494)
- 农(477)
- 南(470)
- 管理(468)
- 湖(451)
- 科技(441)
- 研究所(437)
- 处(416)
- 教育学(387)
共检索到7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孔德兰 李娇阳
1+X证书制度是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重要制度设计,需要通过试点工作稳步推进。高职院校根据各自实际,建立多元参与、协同合作、适应型、制度化的1+X证书制度试点内部治理机制。目前,在试点内部治理中存在配套管理制度不完备、激励保障机制较缺乏、质效评价机制不完善、弹性治理机制待构建等主要问题。基于此,以全面提升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内部治理绩效为目标,高职院校可从六方面试点内部治理实践路径——建章立制、多方协同、质量督导、育训相融、弹性治理、成果导向。其中,重点突出加强内部弹性治理,对应专业群构建试点"证书群",推进试点证书生态联结。
关键词:
高职院校 1+X证书制度试点 内部治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振国 郭亚娜
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是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一项举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推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关注热点。深刻认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源头,证书标准的涵盖,证书与专业、课程和学分的关系,证书在职业院校实施路径及保障措施,对证书有效实施和深入推广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坚
上海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彰显区域产业特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动龙头企业参与、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实现理论科学指导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特点。在优化管理运行体制机制、证书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高质量教师培训体系以及建立多元参与的质量保障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明显实施成效。未来围绕提高X证书的含金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将X证书打造成"黄金学分",注重加大证书配套资源建设,规范培训评价组织行为,做好证书实施顶层规划,以此有效实现1+X证书制度试点实施的预期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寿冰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高职院校作为1+X证书制度试点的主要力量,应加强证书制度实施的背景、内涵、路径研究与实践,要以专业(群)为基本单元,对接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标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培养培训模式、打造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创新校企合作路径、拓宽社会服务面向,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机衔接。同时应严把证书引入、培训、考核和学生毕业等关键环节,提高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含金量,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沙沙 蒲梅
学分银行是按照一定标准,对各类学习成果进行认证、积累与转换的制度,通过学分银行能够助力"1+X"证书制度实施。该制度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变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培训模式、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价值。为保障制度实施,需要完善顶层设计与体制机制建设,重视培训评价组织和职业院校的主体作用,促进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对接融合,健全师资人员配置,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坚 罗尧成
1+X证书制度试点对于彰显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特征、培养未来产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打造世界职教改革发展的中国品牌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文件学习和初步实践,教育行政部门要深刻理解1+X证书制度的内涵,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提供多维保障,更好地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开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晓刚
1+X证书制度作为一项重大的教育制度创新,对健全职业教育国家制度框架、深化"三教"改革、构建标准评价体系等都有着重要意义。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以来,虽取得了积极效果,但也面临着学历教育传统教学体系对"X"证书存在排异性、"书证融合"还有一定距离、"双师型"师资不足等不同层面的问题与困难。鉴于此,建议构建职业院校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体系及更加成熟的书证融通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水平,健全培训评价组织和证书的管理评价办法,跟进出台支持1+X证书制度配套政策,以实现1+X证书制度全国全面实施。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试点情况 问题 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利红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将开展“学历+职业资格认证”的试点工作。这也将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改革,使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完美融合。1+X证书制度在推行过程存在学校制度不完善、实施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学校可以通过课证融通、学分银行两方面实现课程体系建设改革。
关键词:
1+X证书 课证融通 学分银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红 朱丹 庞春梗
1+X证书制度是一项重大的教育制度创新。自2019年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安徽省稳步推进,证书等级、试点院校覆盖全,证书布局与省域专业设置相匹配,课证融通形式多样,多举措保障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证书布局与省域产业结构差异大、证书等级与岗位需求匹配度不高、师资培训主体单一、质量不高和评价组织权威性、证书标准质量差异大等问题。建议通过建立试点证书动态管理机制、统筹属地资源配置、加强师资培养培训、健全督导评估和加快课证融通进程等进一步推进1+X证书制度实施。
关键词:
1+X证书 职业教育 省域实践 职业院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惠娟 宋新硕 邓华
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任务。为全面发展类型教育,落实1+X证书制度,《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赋予了更新职业教育观念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增强理实结合能力支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完备书证融通本领推动学习成果衔接互认等新的时代价值。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仍存在规模性需求与供需失衡、合理性诉求与结构失衡、复合型要求与能力失衡、发展性追求与考评失衡等现实矛盾。因此,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需要在激活增量、盘活存量、优化质量和灵活考量等方面探索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路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溪
1+X证书制度的实施目标在于培养复合型职业技能人才。基于1+X证书制度,高职院校增值评价体系应具有主体多元性、内容立体性、方法客观性的特征,可通过评估教学效能、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复合型职业人才培养质量。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要构建科学、完善的增值评价体系,需要组建共同体,体现评价主体协同性;重塑价值观,突出评价理念科学性;革新动力源,彰显评价方法多元性;探索框架图,凸显评价内容全面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晓卿 樊伟伟 陈冬梅 顾振华
“1+X”证书制度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职业院校专业与课程建设、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1+X”证书制度受国家证书制度顶层设计、社会培训评价组织遴选与履职、行业企业参与证书标准制定的程度、证书的社会认可度、院校试点实施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可从管理制度、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条件、资源建设等方面深化改革,完善“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达成技术技能人才高质量培养、高质量就业的目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毛少华 李治
高职院校试行1+X证书制度关键在于课证融通。课证融通存在诸如专业课程对应职业领域过于宽泛、课程目标与职业岗位任务契合度不高、实习实训岗位与职业技能要求融通不够等问题。推进课证融通的关键在于提高专业课程和资格证书对应的职业领域、职业岗位任务和职业技能要求的融通度,以证书对应的职业领域引领专业课程设置,以职业任务引领课程目标制定,以职业岗位技能标准为学生实习实训考核标准,以课证融通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效益最优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1+X证书 课证融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昆
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证书之一,对土建类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双高"创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实现了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的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更为合理的、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升复合型职业人才的培养能力,研究探索一条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校企深度融合BIM技术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华 柯丽菲 陈红军
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有益探索,也是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大创新。通过梳理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逻辑,在坚持“以企业真实岗位需求为出发点”“遵循层层递进的学习规律”“充分利用‘证’‘赛’培养实践能力”“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等原则的前提下,构建了“双元共育、课证融通的三维度、三层级”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从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重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实践证明,该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学生跨境电商实战能力的显著提升、教师“双师”素质的明显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大大增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