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40)
- 2023(13300)
- 2022(10285)
- 2021(9390)
- 2020(7135)
- 2019(16370)
- 2018(15934)
- 2017(29545)
- 2016(16510)
- 2015(18916)
- 2014(19302)
- 2013(18289)
- 2012(17163)
- 2011(15528)
- 2010(16029)
- 2009(14103)
- 2008(13790)
- 2007(12703)
- 2006(11636)
- 2005(10807)
- 学科
- 济(69441)
- 经济(69377)
- 管理(39259)
- 业(37182)
- 中国(27399)
- 企(27357)
- 企业(27357)
- 地方(23833)
- 农(22676)
- 业经(18974)
- 方法(18288)
- 农业(15492)
- 数学(14726)
- 数学方法(14491)
- 发(14240)
- 融(14145)
- 金融(14144)
- 理论(13949)
- 制(13885)
- 财(13854)
- 银(13327)
- 银行(13309)
- 教学(13204)
- 行(12996)
- 贸(12715)
- 贸易(12699)
- 学(12663)
- 地方经济(12294)
- 易(12242)
- 产业(11911)
- 机构
- 学院(231210)
- 大学(220484)
- 济(90357)
- 经济(88195)
- 研究(84388)
- 管理(75968)
- 中国(63938)
- 理学(62718)
- 理学院(61889)
- 管理学(60586)
- 管理学院(60177)
- 科学(50234)
- 京(49433)
- 所(42940)
- 财(42727)
- 江(39063)
- 研究所(38382)
- 中心(38017)
- 农(37709)
- 范(35788)
- 师范(35386)
- 技术(32860)
- 北京(32200)
- 财经(32165)
- 州(31767)
- 院(31109)
- 业大(30640)
- 经(29124)
- 职业(29055)
- 农业(28843)
- 基金
- 项目(143262)
- 研究(114489)
- 科学(111507)
- 基金(95716)
- 家(82250)
- 国家(81402)
- 科学基金(68759)
- 社会(68691)
- 社会科(64885)
- 社会科学(64874)
- 省(61159)
- 教育(56289)
- 编号(50400)
- 划(49900)
- 基金项目(49623)
- 成果(42205)
- 自然(40127)
- 自然科(39142)
- 自然科学(39135)
- 课题(38916)
- 自然科学基金(38416)
- 资助(38147)
- 发(37967)
- 重点(34105)
- 年(32974)
- 发展(31007)
- 展(30446)
- 部(30430)
- 创(30133)
- 性(29367)
- 期刊
- 济(114990)
- 经济(114990)
- 研究(76007)
- 中国(62605)
- 教育(48985)
- 农(37446)
- 学报(32609)
- 管理(31602)
- 财(31280)
- 科学(30352)
- 技术(26662)
- 农业(25884)
- 融(25804)
- 金融(25804)
- 大学(25785)
- 学学(23432)
- 业经(20703)
- 经济研究(18249)
- 职业(18108)
- 财经(15854)
- 问题(15357)
- 经(13893)
- 坛(13727)
- 论坛(13727)
- 业(13588)
- 国际(12754)
- 图书(12716)
- 贸(12648)
- 技术教育(11827)
- 职业技术(11827)
共检索到380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子林 张慧敏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职业教育国际化提出了新要求,迫切需要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支撑。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国际化“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成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在伴随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应明晰国际化“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存在的瓶颈,并从树立国际化共建共享理念、搭建团队建设发展的国际平台、加强团队的国际专业能力建设、完善培养制度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加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韦大宇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所在,对推动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从对接产业程度、产教融合程度、教学标准、高素质"双师"结构教学创新团队及人才培养质量五个方面概括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本质内涵,认为组群逻辑不清晰、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双师型"教师队伍水平不高、教学标准不完善以及专业群发展保障不健全等是制约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瓶颈,并对应地提出了科学组群、校企合作育人、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开发教学标准和健全发展保障机制等突破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牟婷 柏文涌
高职院校已进入以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为主导的内涵发展阶段。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深化与拓展,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是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办学定位精准化不足、专业建设缺乏特色和创新、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双重不足、社会服务能力薄弱、治理结构封闭等多方面问题。由此,高职院校需要以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为引领,科学定位办学理念和目标,推动高水平专业建设,打造"专兼"互补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深入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冷伟,曹方
本文的研究内容是综合考虑产业、企业、技术、市场、人才等多方面的因素,从产业发展的症结入手,提出我国软件产业国际化的重要意义,这对于如何判断我国软件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指导我国软件产品的出口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软件产业 国际化 瓶颈问题 重要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安学武 张军 马军强 王旭波
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及其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方向和要求。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不断深化,“双师”的内涵由侧重教师个体的“双师”能力与素质逐步转向为注重跨界融合的结构化“双师”素质教师团队。校企共建的“双师”素质教师团队具有共同体、专业化、结构化等特征。基于合作共建项目的“双师”素质教师团队是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一种创新。探索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原则,以高质量育人为共同愿景目标,依托共建项目组建结构化“双师”素质教师团队、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支撑团队发展、完善运行体制保障团队建设质量、完善项目绩效管理和考核机制提升团队发展质量等团队建设的有效路径,将为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双师”素质 教师团队 校企共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忆雯
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有利于创新"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有利于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促进校企师资双向流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需要得到政府支持、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和社会各子系统的参与,与协同理论契合。基于协同理论,可采取最优化结构、模型化设计、精细化管理、协同化运行等措施,有效推动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打造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不同类型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关键词:
协同理论 职业院校 双师结构 教学团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党的十九大再次明确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一系列战略目标。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层次和高等教育重要类型的高等职业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改革、抓创新、抓质量,通过实施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推进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薄爱敬
"一带一路"背景下,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在国际化办学中也存在人才培养目标调整缓慢、特色专业品牌建设缺乏规划、国际化办学师资匮乏、国际化办学交流平台单一的瓶颈。要实现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的高效开展,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需要转变办学理念、创新培养模式、优化办学保障、拓展服务功能。
关键词:
国际化办学 轨道交通 高职院校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先海 虞柳明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培育和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着力点,而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能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推动作用。当前,我国不断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步伐,以深化外商投资改革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增强,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效率增进,以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新质生产力的生态优化,非常契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竞争驱动创新激励机制、技术融合与再创造机制、创新要素跨境配置机制和人力资本迭代赋能机制,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在这一进程中仍面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下的新质生产力脱钩困境、服务贸易结构性失衡的系统性制约与转型需求、制度型开放的深化瓶颈与新质生产力的制度协调难题以及复合型高端人才匮乏对新质生产力跃升的阻滞效应等重大挑战。高水平开放为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要优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动新质生产力关键环节根植化发展;深化服务贸易市场准入与改革,驱动新质生产力结构性转型;构建国际化制度创新生态,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全球竞争力;打造高水平开放型人才体系,增强新质生产力的创新驱动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季舒鸿 高查清
高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指高职教师团队整体上要配备能力素质各有所长的成员,即团队成员中既包括理论型教师,又包括技能型教师。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要素和策略是:建立共同的教师发展目标;选择各有所长、才技互补的教师成员队伍;团队负责人和团队成员间分工明确、协同合作,以及在职称、类别、年龄方面的合理搭配;教师引进和培养实现专兼结合、校企合作。
关键词:
双师结构 高职教育 教学团队 内涵 要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常忠武 钮立新
高等职业教育围绕人才培养要求的内涵建设,最根本的就是建设一支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以满足研究专业建设规划、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落实专业教学工作、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涵发展 教学团队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裕 蒋贻杰 韦大宇
实施“双高计划”对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深化人才培养改革、优化产教融合机制、推进科教融汇、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国际化职业教育办学品牌,是“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实现高水平、特色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双高计划” 职业教育 高水平 特色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卓君
与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部署相呼应,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呼声趋于强烈。地方高水平大学在建设高教强国中举足轻重,把这批大学进一步办好办强已时不我待。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和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战略的实施,江苏经济社会的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新高潮。"新江苏"的"新"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就是要实现江苏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转变,具体到高等教育领域就是要实现由"高教大省"向"高教强省"的跨越。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柏松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主体之一,是最基层的、与大学生交往最密切的群体,应走职业化的发展道路。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瓶颈及产生原因,并对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辅导员 职业化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居礼 龚小涛 贺建锋 吴昊
本文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引领高职战线创新发展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角度,阐述了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宏、中、微"三位一体的内涵体系,从世界性、发展性及特色性等方面论述了建设的内涵要求,从专业建设载体、人才培养质量核心、产教融合主线等方面介绍了创建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工作,从融合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合作发展等4方面提出创建高水平院校建设路径。
关键词:
高水平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