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2)
2023(7268)
2022(6177)
2021(5762)
2020(4638)
2019(10804)
2018(10300)
2017(19408)
2016(11375)
2015(12917)
2014(12964)
2013(12320)
2012(11381)
2011(10228)
2010(10594)
2009(9065)
2008(8861)
2007(7980)
2006(7222)
2005(6502)
作者
(30930)
(25643)
(25478)
(24369)
(16375)
(12186)
(11613)
(9865)
(9833)
(9552)
(8546)
(8536)
(8309)
(8253)
(8119)
(7998)
(7986)
(7741)
(7442)
(7302)
(6588)
(6391)
(6283)
(5891)
(5861)
(5803)
(5765)
(5712)
(5272)
(5149)
学科
(40019)
经济(39983)
管理(30349)
(29410)
(23653)
企业(23653)
方法(15220)
数学(13397)
(13378)
数学方法(13116)
中国(12617)
(10342)
地方(9980)
(9871)
业经(9420)
理论(9302)
农业(8708)
(8208)
贸易(8202)
(7993)
(7903)
技术(7891)
教学(7664)
教育(7216)
(6836)
(6551)
及其(6381)
环境(6288)
(6211)
银行(6191)
机构
学院(157768)
大学(145972)
(61331)
经济(59862)
管理(57344)
研究(52086)
理学(48870)
理学院(48305)
管理学(47466)
管理学院(47152)
中国(37561)
科学(30636)
(30440)
(28568)
(26057)
(25944)
(25728)
技术(24423)
中心(23319)
研究所(23211)
职业(22782)
业大(22150)
财经(21863)
(21714)
师范(21537)
(20373)
农业(20316)
(19771)
北京(19003)
(18928)
基金
项目(100339)
研究(79094)
科学(79065)
基金(68557)
(58781)
国家(58201)
科学基金(50084)
社会(46906)
社会科(44479)
社会科学(44466)
(43238)
教育(40731)
(35387)
编号(35376)
基金项目(35373)
自然(31309)
自然科(30589)
自然科学(30582)
自然科学基金(30074)
成果(28762)
资助(28615)
课题(26878)
重点(23402)
(23301)
(22841)
(21897)
(21373)
(20446)
规划(20416)
项目编号(20122)
期刊
(69998)
经济(69998)
研究(46579)
中国(35318)
教育(31166)
(23721)
管理(21716)
(20568)
学报(20238)
科学(19573)
技术(19362)
农业(16213)
大学(16011)
(14928)
金融(14928)
学学(14902)
职业(14115)
业经(12111)
经济研究(11098)
财经(10296)
(9878)
论坛(9878)
技术教育(9107)
职业技术(9107)
职业技术教育(9107)
(8926)
问题(8884)
(8308)
(7937)
技术经济(7210)
共检索到237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万卫  段巧灵  
高水平专业群不仅是专业群建设的自然延伸,也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主动回应。高水平专业群是一个历史范畴,其是通过不同专业的优化组合来满足社会对高技术人才需求的一项教育管理制度。实践表明,高水平专业群已经成为教育实体组织。从现代组织学的角度看,高水平专业群由组织目标、组织环境、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等要素构成。为了履行自身职能,建设高水平专业群需要采取的策略包括:关注组织特性,明确建设愿景;处理好两个关系,实行多元共治;营造内部环境,提供建设保障;多管齐下,整合组织资源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国庆  
当前高水平专业建设已经成为各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项目和任务。建设高水平专业,可从树立引领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发展的办学理念、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建立高水平教学团队、提供较高质量的科研技术服务、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多元化动态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等维度展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詹先明  
高职院校按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专业。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是院校发展的核心工作、实现"就业导向"的保证、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关系着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质量。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整合学科和社会资源,深化课程及培养模式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加强校企合作,有效开展专门知识、技能以及行业道德规范的教、学、研、训等活动,保证高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实现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居礼  龚小涛  贺建锋  吴昊  
本文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引领高职战线创新发展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角度,阐述了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宏、中、微"三位一体的内涵体系,从世界性、发展性及特色性等方面论述了建设的内涵要求,从专业建设载体、人才培养质量核心、产教融合主线等方面介绍了创建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工作,从融合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合作发展等4方面提出创建高水平院校建设路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梦卿  余静  
加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高职院校组建专业群具有多重维度与内在规律,依循专业逻辑、产业逻辑、资源逻辑等专业群建构的三维逻辑,有利于廓清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逻辑起点与实践向度。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将专业逻辑作为组建专业群的基础思路,以专业间的动态调整强化组群活力;将产业逻辑作为组建专业群的根本遵循,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对接产业需求;将资源逻辑作为组建专业群的内在机理,以统筹资源布局发挥集聚优势。通过厘清专业、产业、资源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有效协调内外关系,实现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目标,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丽  
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需要厘清治理逻辑,切实围绕“建什么、谁来建、怎么建”三个问题,明确治理目标、治理主体与治理路径,具体治理实践包括:构建自适应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打造校企双元融通、共建共享的专业群数字化资源平台;打造“实践教学+社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型高水平专业群实训基地;组建契合产业变革、自适应力强的教学创新团队,深化教法与教材改革;完善专业群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多方协同的专业群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搭建专业群人才创新服务平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建新  
内涵建设以注重质量、突出特色为价值追求,发展意图直接指向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深化与提升。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只有理性地认识软实力与硬条件适配、外源压力与内生动力并重、传统传承与创新变革并举、成果显现与过程积累并行,高职院校才有可能真正进入内涵建设的轨道。对此,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需"明定位"、"强特色",师资队伍需"提增量"、"优存量",专业建设需"抓品牌"、"成梯队",科研工作需"抓团队"、"重质量",人才培养需"重技能"、"强素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坤建   刘刚  
立足区域高职教育核心竞争力发展的现实需求,着眼广东省现有国家、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整体情况与结构,形成对广东省高职教育核心竞争力布局落点的基本描绘。对高水平专业群组群逻辑主线进行归纳提炼,提出技术演进多元化、区域优势产业特色化、院校专业发展类属化三种类型的组群走向,并进行内部细化区分。在此基础上,从专业群聚集化发展、校企协同治理机制建设、特色优势专业群打造等维度提出提升区域高职教育核心竞争力的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兰  李玮炜  王志明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类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适应性背景下分析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内涵建设现状,存在较难适应区域产业的统筹布局、较难匹配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现有治理模式制约专业群的弹性发展、较难打破校级壁垒共建高水平专业群等困境。据此提出专业群内涵建设过程中应对接产业从"虚化"走向"实地"、治理模式从"管治"走向"共治"、制度规范从"刚性"走向"柔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边界从"校内"走向"区域"的对策建议,促进高水平专业群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智力支持和技术积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黎明  
本文梳理了内部专业评估制度的内涵,分析了内部专业评估与外部专业评估的区别,从评估主体的多元化、评估关注的全过程性、评估方法的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了内部专业评估的特点,并提出了重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来培育质量文化、以内部专业评估制度为基础完善学院制度体系、建立内设专业评估机构和建设专业评估专家队伍的建设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胥郁  
跨专业组织已成为国家优质校和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深入分析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的内涵与特征,归纳出关键技术突破型、产业聚集服务型、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型和跨校(战略)联盟构建型四种跨专业组织发展模式。同时,结合当前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的实施策略,包括明确跨专业组织的目标定位、探索跨专业组织的可行模式及构建跨专业组织的管理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群  
加快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是深化职业教育内涵发展、适应社会经济转型的现实需要,也是新时代高职教育发展的新任务、新目标和新要求。加快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需要在借鉴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寻求创新发展的可行路径。具体而言,应以融合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以产教融合为载体,创设高端产教融合平台;以专业发展为引领,构建特色高水平院校和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的联动机制;以内涵发展为依托,推动优质资源扩容升级;以师资建设为保障,打造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人才队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党的十九大再次明确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一系列战略目标。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层次和高等教育重要类型的高等职业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改革、抓创新、抓质量,通过实施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推进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宁波  郭新丽  
高水平特色大学要素指标,由思维(文化要素)、目标(功能要素)到执行(组织要素)的控制环节构成。其中,文化建设举足轻重,而创建国家实验室尤为关键。要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还需要建设创新有为的大学文化、协同提升硬环境与软环境、构建一流高水平师资队伍,以及构建简易科学的考核机制。所谓高水平特色大学,就是要成长为某一领域或若干领域"独一无二"的杰出代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福春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产业转型升级、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专业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和学校专业布局优化等专业建设能力提升的现实要求。在构建灵活的专业建设调整机制、加强专业教学改革、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和加强文化建设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路径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高水平专业群在学校教学建设中具有聚焦作用、标杆作用和引领作用,以及高水平专业群在学校与产业对接上具有较强的黏合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