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16)
2023(2256)
2022(1755)
2021(1803)
2020(1283)
2019(3020)
2018(2458)
2017(4001)
2016(2904)
2015(3767)
2014(4050)
2013(3413)
2012(3171)
2011(2651)
2010(2697)
2009(1847)
2008(1644)
2007(1343)
2006(1116)
2005(1021)
作者
(6628)
(5414)
(5358)
(5207)
(3327)
(2600)
(2500)
(2241)
(2098)
(2039)
(1849)
(1781)
(1776)
(1774)
(1769)
(1760)
(1748)
(1637)
(1598)
(1583)
(1498)
(1417)
(1382)
(1357)
(1278)
(1268)
(1263)
(1255)
(1232)
(1188)
学科
(6664)
经济(6655)
教学(5799)
理论(4837)
管理(4755)
学法(4428)
教学法(4428)
学理(3935)
学理论(3935)
中国(3785)
教育(3692)
学校(3651)
(2824)
技术(2482)
(2285)
高等(2239)
职业(2031)
职业技术(1979)
(1975)
企业(1975)
(1930)
方法(1896)
技术学校(1878)
高等职业(1864)
业经(1815)
政治(1684)
地方(1656)
思想(1623)
农业(1603)
数学(1579)
机构
学院(38303)
大学(28032)
职业(15359)
技术(12852)
职业技术(11328)
技术学院(10961)
研究(10383)
(9116)
经济(8745)
管理(8671)
理学(7079)
理学院(6963)
(6907)
管理学(6749)
管理学院(6681)
教育(6591)
(6481)
师范(6434)
(6059)
中国(6007)
科学(5953)
(5673)
(4941)
(4941)
师范大学(4869)
(4753)
研究所(4423)
中心(4380)
业大(4242)
(3891)
基金
项目(23337)
研究(23199)
科学(17949)
教育(15520)
编号(12925)
(12823)
基金(12405)
社会(11274)
课题(11015)
社会科(10462)
社会科学(10461)
(10437)
(10005)
成果(9936)
(9845)
国家(9830)
科学基金(8350)
规划(7388)
(7017)
项目编号(6505)
(6493)
重点(6269)
年度(6171)
基金项目(6079)
(6039)
主持(5973)
(5962)
高职(5932)
主持人(5876)
研究成果(5863)
期刊
教育(19870)
中国(12627)
职业(11617)
研究(10266)
(10160)
经济(10160)
技术(9214)
技术教育(7606)
职业技术(7606)
职业技术教育(7606)
(4625)
(4590)
论坛(4590)
职教(3956)
学报(3852)
(3557)
科学(3276)
大学(3236)
农业(3219)
学学(2798)
管理(2569)
成人(2171)
成人教育(2171)
高等(2134)
财经(1708)
(1688)
金融(1688)
业经(1675)
(1649)
图书(1610)
共检索到55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平和光  
从高职示范校,到骨干校,再到优质校建设,一个重要特点皆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置于重要位置。2019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简称"双高计划"),将专业群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明确提出集中力量建设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更加凸显专业群在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开展高水平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是推进高水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英霞  亓俊忠  丁文利  
专业群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等职业教育对接社会人才需求的桥梁和纽带,各高职学校亟需把高水平专业群的科学组建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基于系统论的视角,对专业群组建理念进行分析;基于产业集群模式,将专业群组建逻辑总结为基于合力论的产业逻辑、基于共同论的岗位逻辑、基于相近论的专业逻辑;利用SWOT量化模型,对组建的专业群进行效能分析,为高职学校评价组建专业群的合理性、有效性提供战略性意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平和光  
组建专业群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这些规律和原则及其之间的内在关系就是构成专业群结构系统的基本逻辑。它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从国家出台的有关政策来看,专业群建设是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基础,是落实系列政策、解决现实问题、实现质量目标的主要抓手。专业群建设是一项系统的改革工程,作为工程的首要问题,专业群的科学组建关系到其能否成为未来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关系到其能否真正发挥好共享、集群、协同的优势以支撑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梦卿  余静  
加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高职院校组建专业群具有多重维度与内在规律,依循专业逻辑、产业逻辑、资源逻辑等专业群建构的三维逻辑,有利于廓清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逻辑起点与实践向度。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将专业逻辑作为组建专业群的基础思路,以专业间的动态调整强化组群活力;将产业逻辑作为组建专业群的根本遵循,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对接产业需求;将资源逻辑作为组建专业群的内在机理,以统筹资源布局发挥集聚优势。通过厘清专业、产业、资源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有效协调内外关系,实现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目标,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微  陶文娟  
打造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内在逻辑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需要、作为职业教育大国的内在需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和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进阶需要,其内在属性是以高水平院校群体为引领、高水平专业群为支撑、高水平人才培养为核心、高水平教学体系为重点、高水平社会服务为标志、高水平治理体系为保障。当前我国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应然理路是要强化政策调控,发挥政府部门的决策引导职能;强化诊改把脉,提升院校的专业优化能力;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促进师资的结构优化和内生能力;强化评价保障,促进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评价管理与服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晓  
高职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要牢牢把握类型教育下高等职业教育深化内涵式发展和"四新"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中动力转化的现实需要。现有对于专业群建设的实践存在建群逻辑不清晰、人才培养改革力度不够、专业群管理与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此,高职学校可根据产业群、岗位群以及群内关系三种建群逻辑,从技术链出发深化专业群顶层设计,依据组群逻辑重组群内资源,推进制度体系保障工作,实现专业群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克东  成军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是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内在深化,也是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的应然追求。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根本要义在于深刻把握标准、制度、队伍及平台四个关键词的实质内涵,其中标准是基石,制度是核心,队伍是关键,平台是载体。高职院校应明确办学定位,坚持育训结合、德技并修;优化治理结构,坚持党的领导、章程统领;聚焦专业建设,坚持集群发展、特色取胜;提升师资素养,坚持师德引领、引育并举;深化产教融合,坚持立足地方、精准对接;加强国际交流,坚持双向互动、标准输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勇  商译彤  康欢  
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是新时代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议题。高职院校经过从"扩张"到"提质"、从"示范"到"双高"、从"层次"到"类型"的发展历程,新时代下以建设"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水平高职院校为逻辑取向。以服务升级,智慧化建设;开放共享,融合化发展;学以成人,人本化办学;价值生成,精准化组群为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为应然向度。高职院校应激发内生动力,以文化引领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建立综合驱动,多元主体形成产教共同体;凝聚发展合力,以高水平专业群触发集聚效应;搭建技术支持,创设智慧育人环境;启动强基工程,优化"双师型"教师结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钏助仁  张涛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职业教育的需求,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计划,这为下一阶段深化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指明了方向。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必须牢牢坚持以骨干专业群建设为基本载体,以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发展动力,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实践主线。在严格遵循行动逻辑的基础上,树立科学的办学方向,保障品质内涵,坚持创新驱动和合作发展,提升技术技能积累,推动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走向国际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新民  杨文涛  
专业群组群逻辑包括外部逻辑和内部逻辑,外部逻辑建立起专业群和产业的对应关系,主要是职业联系;内部逻辑建立起各专业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知识联系,人们平常所说的组群逻辑一般是指外部逻辑。外部逻辑主要有产业链组群逻辑、学科基础组群逻辑和技术基础组群逻辑,外部逻辑各具特点,适用于不同的专业群组建。专业群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既不是外部逻辑也不是内部逻辑,而是连接专业群和产业的桥梁。作为专业群的内部逻辑,主要包括核心专业的作用、职业岗位群的分配、课程体系和平台课程、共享资源、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亚西  
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改革任务中,对高职学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面向领域、服务重点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参照布迪厄的"场域—资本—惯习"分析框架,目前高职学校在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社会服务关系网络、各类社会服务资本占有和传统社会服务惯习倾向方面存在挑战。可以从优化场域结构,厘清高职学校社会服务战略布局;夯实资本要素,注重高职学校社会服务内涵提升;重构惯习体系,强化类型教育社会服务发展理念三个方面着手,提升高职学校社会服务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永胜  
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应具有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契合度、人才培养质量的高认可度、专业建设思路的清晰性、专业办学条件的高标准、人才培养环节的衔接性、社会服务能力的高质量、人才培养视野的国际化、专业管理文化的优越性等评判标准。因此,应通过树立先进培养理念,遵循科学建设规律;强调校企深度融合,基于岗位能力开发课程;创设真实岗位环境,贴近职业实战技能;推进课堂革命,打造金牌教育;全面提升教材质量,精准优化资源供应;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促进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建设的实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慧  查强  
特色发展是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应有之义,但理念模糊与价值误读导致高职院校特色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困境。融合哲学、生态学等多学科内涵的中和位育思想为我们厘清高水平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价值意蕴与行动逻辑提供了有益启示。文化认同是高水平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根本价值,多元一体是其基本意蕴,而特色生成与变迁则始终处于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动态交互之中。由此,高水平高职院校特色发展应转变以往"越位""错位"和"利益性"的方式,遵循定位、生成、文化的逻辑思路,逐步构建并形成自身的特色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建宁  
在高职院校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学生爱岗敬业、自信自强的重要保障。但文化传承不能泛泛而谈,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应以文化体验为逻辑起点,通过文化选择不断提升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产生共鸣和认同,最终形成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其重要精神支柱。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龚添妙  朱厚望  
高等职业教育优质校建设和一流专业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扩展与延伸,是职业教育适应国家战略的应有之举。高职院校一流专业建设有其政策逻辑,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和"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延续与创新;有其现实逻辑,是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打破高职院校身份固化的利器,职业教育发展的牵引;有其理性逻辑,在教师队伍、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及运行机制上具有典型特征。为促进一流专业建设,高职院校可在专业协同发展、完善高水平培养体系、构建本土建设模式以及打造一流专业文化体系等方面着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