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28)
2023(6047)
2022(4720)
2021(4417)
2020(3342)
2019(7752)
2018(7211)
2017(13285)
2016(7774)
2015(8918)
2014(9048)
2013(8256)
2012(7653)
2011(6656)
2010(6780)
2009(5627)
2008(5306)
2007(5022)
2006(4429)
2005(3679)
作者
(19839)
(16483)
(16433)
(15875)
(10215)
(7828)
(7479)
(6359)
(6256)
(6098)
(5553)
(5544)
(5272)
(5215)
(5196)
(5192)
(4966)
(4861)
(4806)
(4790)
(4370)
(4147)
(4100)
(3829)
(3796)
(3758)
(3709)
(3708)
(3430)
(3257)
学科
(27787)
经济(27772)
管理(16805)
(15096)
中国(11902)
(10982)
(10342)
企业(10342)
地方(9209)
方法(8580)
农业(7902)
业经(7501)
数学(7381)
数学方法(7289)
理论(7170)
教学(7123)
教育(6157)
(5978)
产业(5835)
(5765)
结构(5324)
(5216)
学法(5113)
教学法(5113)
(4888)
技术(4805)
学校(4623)
(4534)
学理(4499)
学理论(4499)
机构
学院(102239)
大学(91186)
(35962)
经济(35031)
研究(32990)
管理(31984)
理学(26862)
理学院(26507)
管理学(25896)
管理学院(25711)
中国(23170)
科学(20027)
职业(19963)
(19725)
技术(19358)
(17148)
(16603)
(15827)
(15609)
(15571)
师范(15430)
中心(14907)
技术学院(14464)
职业技术(14380)
研究所(14296)
(14043)
业大(13732)
财经(12801)
(12800)
北京(12276)
基金
项目(67019)
研究(56232)
科学(52330)
基金(42808)
(36339)
国家(35914)
社会(32480)
(31047)
科学基金(30787)
社会科(30551)
社会科学(30546)
教育(30197)
编号(26396)
(24620)
基金项目(22481)
课题(21104)
成果(21037)
(18585)
自然(17508)
自然科(17069)
自然科学(17065)
资助(16862)
自然科学基金(16746)
(16588)
重点(16482)
规划(15293)
(14523)
项目编号(14511)
(14451)
(14093)
期刊
(43516)
经济(43516)
研究(29480)
教育(27753)
中国(27293)
(15430)
技术(15056)
职业(13795)
学报(13449)
科学(12191)
(12055)
管理(11798)
大学(10902)
农业(10578)
学学(9816)
技术教育(8919)
职业技术(8919)
职业技术教育(8919)
业经(8526)
(7690)
金融(7690)
(7302)
论坛(7302)
经济研究(6811)
财经(6169)
图书(5851)
问题(5716)
(5529)
(4861)
书馆(4496)
共检索到154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蒙成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新时期我国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革新工程。当前专业群建设缺乏总括性理论的引领,忽视专业群建设的动力来源,且复制专业建设的模式,难以形成协同效应。复杂性科学是诊察、筹思专业群建设的适切理论,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观照,激发一线普通教师的参与动力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根本之道。为此,应根据双因素激励理论重构高职院校的薪酬制度,大力强化与专业群相适应的文化建设,着意构建共同愿景。将建立统合性的组织机构作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标志性任务,创建专业群工作部,创建跨专业的工作团队,创立以“人”为核心的系统结构,以此来促使专业群建设发挥整体效应。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韦大宇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所在,对推动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从对接产业程度、产教融合程度、教学标准、高素质"双师"结构教学创新团队及人才培养质量五个方面概括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本质内涵,认为组群逻辑不清晰、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双师型"教师队伍水平不高、教学标准不完善以及专业群发展保障不健全等是制约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瓶颈,并对应地提出了科学组群、校企合作育人、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开发教学标准和健全发展保障机制等突破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红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关键。专业群是一组结构有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专业或专业方向的集合,专业群的内在组成决定了专业外在的服务形式或服务面向。要结合产业发展、学校办学特色、学生发展,科学合理设计专业群结构。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应从提升集成发展能力、综合改革能力、适应需求能力、协同创新能力等方面选择建设路径,并建立与专业群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与质量保证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玥  瞿才新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双高计划”的核心和关键,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面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链对接不够紧密、双主体育人机制不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不健全等困境,建议以产教深度融合作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主线,从“聚焦区域主导产业,建立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创新利益内循环运行模式,打造现代产业学院“”校企协同重构结构化课程体系,完善产教融合育人过程“”校企协同深化‘双师双能’建设,共建产业教授工作站”四个方面进行突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谢朝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生源越来越多,高职院校数量也越来越多,且规模也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也面临着激励的市场竞争。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是当前高职院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而专业群建设就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的重要途径。文章就高职院校商贸专业群特色建设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期望能够为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孔德兰  陈正江  
专业是高职院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基点,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对新世纪以来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政策演进和举措分析发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些政策体现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不同侧重点,但也有其共同点。在此基础上,探讨高职院校实施高水平专业建设的背景及特征,指出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是高水平学校建设的题中之意,据此提出,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背景下高水平专业建设的主要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永胜  
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应具有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契合度、人才培养质量的高认可度、专业建设思路的清晰性、专业办学条件的高标准、人才培养环节的衔接性、社会服务能力的高质量、人才培养视野的国际化、专业管理文化的优越性等评判标准。因此,应通过树立先进培养理念,遵循科学建设规律;强调校企深度融合,基于岗位能力开发课程;创设真实岗位环境,贴近职业实战技能;推进课堂革命,打造金牌教育;全面提升教材质量,精准优化资源供应;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促进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建设的实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福春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产业转型升级、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专业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和学校专业布局优化等专业建设能力提升的现实要求。在构建灵活的专业建设调整机制、加强专业教学改革、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和加强文化建设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路径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高水平专业群在学校教学建设中具有聚焦作用、标杆作用和引领作用,以及高水平专业群在学校与产业对接上具有较强的黏合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雍莉莉  
专业群建设成效评价是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求,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的有力抓手,也是衡量高职院校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举措。针对专业群建设成效评价体系性、导向性、公信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建议以推进高水平专业群的顶层设计为核心、以提升学生职业发展的专业能力为重点、以构筑凸显专业特色的人才体系为目标、以提高服务区域发展的专业水平为关键、以推进服务国际战略的专业建设为举措、以强化成效评价体系的结果运用为保障,从体制机制、教学改革、队伍建设、产教融合、国际合作、评价机制六个方面着手,构建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推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实现高职院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梦卿  余静  
加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高职院校组建专业群具有多重维度与内在规律,依循专业逻辑、产业逻辑、资源逻辑等专业群建构的三维逻辑,有利于廓清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逻辑起点与实践向度。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将专业逻辑作为组建专业群的基础思路,以专业间的动态调整强化组群活力;将产业逻辑作为组建专业群的根本遵循,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对接产业需求;将资源逻辑作为组建专业群的内在机理,以统筹资源布局发挥集聚优势。通过厘清专业、产业、资源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有效协调内外关系,实现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目标,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丽  
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需要厘清治理逻辑,切实围绕“建什么、谁来建、怎么建”三个问题,明确治理目标、治理主体与治理路径,具体治理实践包括:构建自适应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打造校企双元融通、共建共享的专业群数字化资源平台;打造“实践教学+社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型高水平专业群实训基地;组建契合产业变革、自适应力强的教学创新团队,深化教法与教材改革;完善专业群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多方协同的专业群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搭建专业群人才创新服务平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三桂  
特色专业群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和品牌的集中体现,建设特色专业群对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办学水平意义重大。从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办学特色和高职教育社会地位三方面对高职院校建设特色专业群意义进行阐释,并从特色性、共享性和竞争性三方面对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群特征进行分析,继而从政府大力引导、学校自主规划和企业积极参与三方面对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群建设路径进行探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文光  许志平  
专业群建设要以产业群和职业岗位群的变动为导向,以一个或若干个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对自身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以课程体系构建、教师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适应社会经济和相关行业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成军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当前,省级统筹的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正在掀起高职教育新一轮发展热潮,高水平专业建设成为各省优质校建设的核心项目与任务。新时代、新要求,高水平专业建设要立足六个"高",以此全面提升优质校的发展质量。一是服务国家战略的站位"高"。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与产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莫春雷  李小娃  
高水平高职院校已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阶段性命题。从历史方位来看,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结束后,高水平高职院校成为国家重点建设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更深层次上来看,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虽然国家政策及省域实践已经有所涉及,但诸多关键命题亟待澄清,主要包括其解决的现实问题的认知差异、内涵实质的视角错位及组织特征的差别等方面。为有效推进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高职院校需要在分类发展、专业群建设、研究平台搭建、国际化制度安排及文化治理等方面进行深度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