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87)
- 2023(6054)
- 2022(5047)
- 2021(4833)
- 2020(3831)
- 2019(8951)
- 2018(8603)
- 2017(16206)
- 2016(9424)
- 2015(11055)
- 2014(11230)
- 2013(10567)
- 2012(10056)
- 2011(8970)
- 2010(9449)
- 2009(8160)
- 2008(8104)
- 2007(7730)
- 2006(7117)
- 2005(6287)
- 学科
- 济(31953)
- 经济(31921)
- 管理(26610)
- 业(24294)
- 企(20001)
- 企业(20001)
- 中国(12395)
- 农(12024)
- 策(10367)
- 地方(9869)
- 财(8963)
- 方法(8814)
- 业经(8517)
- 理论(8485)
- 农业(7699)
- 教学(7516)
- 制(7465)
- 教育(7048)
- 数学(7047)
- 数学方法(6901)
- 技术(6869)
- 及其(6565)
- 贸(6442)
- 贸易(6435)
- 政策(6346)
- 易(6270)
- 银(5912)
- 银行(5912)
- 划(5761)
- 方针(5758)
- 机构
- 学院(128150)
- 大学(116668)
- 济(48969)
- 经济(47615)
- 管理(45198)
- 研究(43188)
- 理学(37030)
- 理学院(36604)
- 管理学(36018)
- 管理学院(35738)
- 中国(32920)
- 京(25649)
- 财(25206)
- 科学(23391)
- 江(22929)
- 职业(22124)
- 技术(21400)
- 所(20849)
- 中心(19901)
- 范(18493)
- 师范(18388)
- 州(18368)
- 研究所(18301)
- 财经(18233)
- 农(17763)
- 北京(16530)
- 经(16401)
- 院(16218)
- 职业技术(15777)
- 技术学院(15571)
- 基金
- 项目(74588)
- 研究(64640)
- 科学(58314)
- 基金(48079)
- 家(39688)
- 国家(39210)
- 社会(36471)
- 社会科(34301)
- 社会科学(34296)
- 教育(33845)
- 科学基金(33760)
- 省(32942)
- 编号(30872)
- 划(26509)
- 成果(26144)
- 基金项目(24201)
- 课题(24146)
- 年(21131)
- 资助(20328)
- 自然(19543)
- 自然科(19031)
- 自然科学(19028)
- 自然科学基金(18691)
- 发(17874)
- 性(17595)
- 重点(17554)
- 项目编号(17289)
- 规划(17262)
- 部(16415)
- 创(15927)
共检索到211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国庆
当前高水平专业建设已经成为各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项目和任务。建设高水平专业,可从树立引领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发展的办学理念、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建立高水平教学团队、提供较高质量的科研技术服务、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多元化动态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等维度展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万卫 段巧灵
高水平专业群不仅是专业群建设的自然延伸,也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主动回应。高水平专业群是一个历史范畴,其是通过不同专业的优化组合来满足社会对高技术人才需求的一项教育管理制度。实践表明,高水平专业群已经成为教育实体组织。从现代组织学的角度看,高水平专业群由组织目标、组织环境、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等要素构成。为了履行自身职能,建设高水平专业群需要采取的策略包括:关注组织特性,明确建设愿景;处理好两个关系,实行多元共治;营造内部环境,提供建设保障;多管齐下,整合组织资源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永胜
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应具有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契合度、人才培养质量的高认可度、专业建设思路的清晰性、专业办学条件的高标准、人才培养环节的衔接性、社会服务能力的高质量、人才培养视野的国际化、专业管理文化的优越性等评判标准。因此,应通过树立先进培养理念,遵循科学建设规律;强调校企深度融合,基于岗位能力开发课程;创设真实岗位环境,贴近职业实战技能;推进课堂革命,打造金牌教育;全面提升教材质量,精准优化资源供应;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促进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建设的实现。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高水平专业建设 评判标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魏思廷
由于各图书馆采购量的增大以及编目业务外包等原因,文献编目员变得十分紧缺。文献编目员的工作是动手操作能力很强的工作,高职院校的各种条件具有其独特的培养优势。然而设置文献编目专业方向的各高职院校却为数不多,积极开展此类专业的建设工作迫在眉睫。从该专业的特点出发,对文献编目方向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具体的建设措施及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文献编目方向 专业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成军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当前,省级统筹的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正在掀起高职教育新一轮发展热潮,高水平专业建设成为各省优质校建设的核心项目与任务。新时代、新要求,高水平专业建设要立足六个"高",以此全面提升优质校的发展质量。一是服务国家战略的站位"高"。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与产业
关键词:
高职院校建设 产教融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孔德兰 陈正江
专业是高职院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基点,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对新世纪以来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政策演进和举措分析发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些政策体现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不同侧重点,但也有其共同点。在此基础上,探讨高职院校实施高水平专业建设的背景及特征,指出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是高水平学校建设的题中之意,据此提出,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背景下高水平专业建设的主要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詹先明
高职院校按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专业。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是院校发展的核心工作、实现"就业导向"的保证、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关系着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质量。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整合学科和社会资源,深化课程及培养模式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加强校企合作,有效开展专门知识、技能以及行业道德规范的教、学、研、训等活动,保证高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实现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专业建设 高职院校 内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谭永平
开展特色专业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改革的方向,也是增强其办学实力、活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开展特色专业建设应准确把握: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强化差异,因地(校)制宜;突出优势,重点培育;校企共建,资源共享;超前创新,示范引领等原则。提出建立"一个机构"、增强"三个意识"、抓住"九大要素"、强化"五种能力"培养、建立"四个机制"等相关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特色专业建设 原则与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福春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产业转型升级、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专业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和学校专业布局优化等专业建设能力提升的现实要求。在构建灵活的专业建设调整机制、加强专业教学改革、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和加强文化建设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路径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高水平专业群在学校教学建设中具有聚焦作用、标杆作用和引领作用,以及高水平专业群在学校与产业对接上具有较强的黏合作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业集群 专业群 高水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坤建 刘刚
立足区域高职教育核心竞争力发展的现实需求,着眼广东省现有国家、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整体情况与结构,形成对广东省高职教育核心竞争力布局落点的基本描绘。对高水平专业群组群逻辑主线进行归纳提炼,提出技术演进多元化、区域优势产业特色化、院校专业发展类属化三种类型的组群走向,并进行内部细化区分。在此基础上,从专业群聚集化发展、校企协同治理机制建设、特色优势专业群打造等维度提出提升区域高职教育核心竞争力的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谢朝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生源越来越多,高职院校数量也越来越多,且规模也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也面临着激励的市场竞争。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是当前高职院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而专业群建设就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的重要途径。文章就高职院校商贸专业群特色建设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期望能够为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商贸专业群 路径 特色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韦大宇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所在,对推动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从对接产业程度、产教融合程度、教学标准、高素质"双师"结构教学创新团队及人才培养质量五个方面概括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本质内涵,认为组群逻辑不清晰、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双师型"教师队伍水平不高、教学标准不完善以及专业群发展保障不健全等是制约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瓶颈,并对应地提出了科学组群、校企合作育人、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开发教学标准和健全发展保障机制等突破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雍莉莉
专业群建设成效评价是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求,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的有力抓手,也是衡量高职院校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举措。针对专业群建设成效评价体系性、导向性、公信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建议以推进高水平专业群的顶层设计为核心、以提升学生职业发展的专业能力为重点、以构筑凸显专业特色的人才体系为目标、以提高服务区域发展的专业水平为关键、以推进服务国际战略的专业建设为举措、以强化成效评价体系的结果运用为保障,从体制机制、教学改革、队伍建设、产教融合、国际合作、评价机制六个方面着手,构建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推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实现高职院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高水平专业群 建设成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红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关键。专业群是一组结构有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专业或专业方向的集合,专业群的内在组成决定了专业外在的服务形式或服务面向。要结合产业发展、学校办学特色、学生发展,科学合理设计专业群结构。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应从提升集成发展能力、综合改革能力、适应需求能力、协同创新能力等方面选择建设路径,并建立与专业群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与质量保证体系。
关键词:
高水平 专业 专业群 模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蒙成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新时期我国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革新工程。当前专业群建设缺乏总括性理论的引领,忽视专业群建设的动力来源,且复制专业建设的模式,难以形成协同效应。复杂性科学是诊察、筹思专业群建设的适切理论,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观照,激发一线普通教师的参与动力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根本之道。为此,应根据双因素激励理论重构高职院校的薪酬制度,大力强化与专业群相适应的文化建设,着意构建共同愿景。将建立统合性的组织机构作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标志性任务,创建专业群工作部,创建跨专业的工作团队,创立以“人”为核心的系统结构,以此来促使专业群建设发挥整体效应。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群 动力 结构 复杂性科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