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4)
- 2023(9776)
- 2022(8819)
- 2021(8639)
- 2020(7250)
- 2019(17184)
- 2018(17435)
- 2017(32958)
- 2016(18439)
- 2015(20894)
- 2014(21270)
- 2013(20442)
- 2012(18431)
- 2011(16592)
- 2010(16529)
- 2009(14517)
- 2008(13954)
- 2007(11578)
- 2006(10250)
- 2005(8876)
- 学科
- 济(65075)
- 经济(64992)
- 管理(49315)
- 业(44845)
- 企(38903)
- 企业(38903)
- 方法(30514)
- 数学(26141)
- 数学方法(25804)
- 中国(17904)
- 农(16984)
- 财(16637)
- 业经(15309)
- 学(14650)
- 制(14387)
- 理论(14343)
- 地方(13467)
- 教育(12427)
- 技术(11868)
- 和(11384)
- 农业(11039)
- 贸(10807)
- 教学(10804)
- 贸易(10802)
- 体(10598)
- 易(10466)
- 银(9931)
- 务(9915)
- 银行(9898)
- 环境(9887)
- 机构
- 学院(247516)
- 大学(243321)
- 管理(97881)
- 济(90431)
- 经济(88243)
- 理学(84954)
- 理学院(83993)
- 管理学(82501)
- 管理学院(82069)
- 研究(80449)
- 中国(57236)
- 京(52694)
- 科学(50749)
- 财(42359)
- 所(40091)
- 研究所(36594)
- 农(36331)
- 业大(35987)
- 江(35742)
- 中心(35578)
- 范(35192)
- 师范(34918)
- 北京(33692)
- 财经(33498)
- 技术(32279)
- 经(30470)
- 州(29649)
- 院(29221)
- 师范大学(28341)
- 农业(28165)
- 基金
- 项目(170140)
- 科学(133215)
- 研究(130167)
- 基金(119735)
- 家(103169)
- 国家(102230)
- 科学基金(87887)
- 社会(77162)
- 社会科(72790)
- 社会科学(72769)
- 省(68648)
- 基金项目(64500)
- 教育(63125)
- 划(57762)
- 自然(57398)
- 编号(56547)
- 自然科(56012)
- 自然科学(56000)
- 自然科学基金(54959)
- 资助(49178)
- 成果(46006)
- 课题(40002)
- 重点(38312)
- 部(37342)
- 发(36033)
- 创(35733)
- 项目编号(34286)
- 创新(33029)
- 年(32814)
- 教育部(32308)
共检索到357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晓
学习方式变革是高职院校适应扩招后非传统生源多元化结构、差异化学情及多样化需求对传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带来全新挑战的必然选择,亦是促进非传统生源有效学习与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主体学习意识觉醒、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信息技术发展使得非传统生源学习方式变革动力与阻力并存。为汇聚变革合力、消解变革阻力,高职院校需加强校企合作,结合非传统生源实际,通过学习主体、学习客体及学习环境的综合性变革,提升非传统生源学习品质,促进高职院校规模与质量并举式发展。
关键词:
百万扩招 高职院校 非传统生源 学习方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铭之
作为"互联网+"时代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变革,深度学习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表征。深度学习是高阶思维的认知重构过程,是深度参与的交往互动过程,也是积极投入的主体成长过程。地方本科院校学生从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的演进经历了接受学习、参与学习和创造学习三个阶段。从认知内容、学习动机和社会互动三个维度来看,地方本科院校学生深度学习的实现机制和发展价值是:从原理记忆到项目实践的认知内容高阶化,促进学生文化性发展;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新的学习动机内化,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从主客体互动到实践共同体的社会交往深化,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基于此,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策略为:重视价值观引导和生涯规划、重构充满"获得感"的课程体系、创建学习实践共同体、打造智慧学习生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成荣
在高等职业院校课堂教学层面,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两类活动。但两者不是主从关系,也非简单的叠加,而是交互作用,动态生成,并融为一体的过程。随着教育实践与研究的深入,尤其是主体教育、现代学习论等相关理论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展开方式越来越呈现出独特的价值。因此,我们不妨通过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价值取向及其途径加以研究,积极探求高等职业院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傲霜 马海群
本文对金融危机环境下传统书店发展现状、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传统书店要融合网上书店经营模式开展网上零售业务、网上批发团购业务;同时传统书店要立足本土开辟多种形式的配送业务并优化实体环境,营造图书文化氛围等。传统书店只有采取多元化的经营策略,拓展更多的业务渠道,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传统书店 网上书店 金融危机 经营方式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方春银
目前 ,国际上较多地利用非传统的风险转移方式解决巨灾损失的分散 ,弥补传统的保险风险转移方式的供给不足。非传统的风险转移方式魅力在于它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率优势 ,通过资本市场进一步拓展风险转移空间和能力。研究它 ,对于处在快速发展中的我国保险业和再保险业 ,就如何利用资本市场扩大对巨灾风险的承保能力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何克抗
深度学习是全新教育理念与学习方式变革的标志,它具有三方面的基本特征,即动态的知识建构有助于催生高阶思维与深层认知能力,为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须采用多种教与学方式及策略,通过具身认知来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能力。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运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建立新型"学习共同体"、创设智慧学习环境是有效实施深度学习的条件与途径。实现深度学习须变革旧教育观念、建构新教学观念、运用新教学模式、扩展"学习共同体"、创设智慧学习环境、与创客教育融合。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智慧学习环境 学习共同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丽媛
江苏某应用型本科院校职校生源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运用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应用型本科院校职校生源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尤其在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上)较为欠缺,亟需对其开展英语学习策略培训。英语学习策略培训实践显示,短期集中的英语策略培训对职校生源学生具有显著效果。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学校、政府有关部门应通力合作,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切实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职校生源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意识和英语学习策略应用能力。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职校生源 英语学习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凡修
近几年,由于受到适龄人口减少、高考"三放弃"以及出国留学人数增加等因素影响,作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高专院校开始出现生源危机。实证研究也表明,随着普通高等院校生源总量的减少及普通本科院校招生人数的增加,未来几年高职高专生源供需矛盾将加剧,将面临严重的生源下降趋势。
关键词:
高职高专院校 生源 变动趋势 实证研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凡修
以中职学生调查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依据,研究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职毕业生终将成为高职院校重要生源,改善甚至能够彻底改变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政府部门、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为中职毕业生顺利实现大学梦铺平道路。
关键词:
中职毕业生 高职院校 生源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彦
文章在阐述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内涵及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从更新职业指导理念、建立职业指导平台、创新就业指导模式等方面,系统提出了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路径探索。
关键词:
生源多元化 职业指导 路径研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金海
在我国教育走向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在学校教育教学更加关注高品质建设中,在技术创新、疫情"常态"及个体不断彰显个性的发展背景下,深度调整教与学的关系,重点变革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一书强调,"学会如何学习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重要。"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无疑,变革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国际与国内教与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学习方式变革 关键要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宏昌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须通过积极稳妥地推进内部治理变革以凝聚内生发展动力。据此,文章以对推进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变革的时代背景——"新常态"的简要解读为逻辑起点,科学界定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内涵,明确提出了推进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变革要始终坚持"强化利益整合、推崇协同创新、注重共同治理"的主要原则,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创新理念、优化结构、完善制度、提升能力与构建文化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与内部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而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建如 胡辉平
以A省H职院为例考察高职院校执行国家高职教育变革型政策的过程,发现高职院校层次的政策执行主要受合法性机制、资源依赖机制和平稳机制的影响,前两种机制直接来自于高职院校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来自于基本体制对变革的要求;后者虽产生于高校内部环境,实际上仍是基本体制演变逻辑在校园环境中的内化。高职院校真正的变革很大程度上是学校有机的自我演进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内外机制的脱节、基本体制中变革与稳定的关系是高职院校改革表面上轰轰烈烈,内部却踯躅难行的根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一鸣
相较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组织,高职院校在组织形态上不断面临着更多、更新的冲击。是坚持传统还是适应未来?从显性特征看,高职院校既是学校,更是平台;从办学宗旨看,高职院校既要服务,更要回应;从发展路径看,高职院校既要合作,更要融合。当前,高职院校组织形态面临自身发展、外部环境、政策推动三个方面的压力,存在着组织结构不灵活、协同机制不健全、管理服务不适应三个方面的现实困境,并至少已经呈现出压力感知更敏锐、协同机制更有效、职能划分更优化、组织文化更开放四个方面的变革趋向,值得政策制定者和院校实践者关注并积极应对。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组织形态 变革 压力 趋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