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58)
- 2023(15521)
- 2022(13411)
- 2021(12734)
- 2020(10619)
- 2019(24510)
- 2018(24132)
- 2017(45933)
- 2016(25021)
- 2015(28163)
- 2014(28202)
- 2013(26842)
- 2012(24341)
- 2011(21628)
- 2010(21354)
- 2009(18596)
- 2008(17593)
- 2007(14992)
- 2006(12643)
- 2005(10358)
- 学科
- 济(89613)
- 经济(89518)
- 管理(73697)
- 业(70265)
- 企(59672)
- 企业(59672)
- 方法(44522)
- 数学(38739)
- 数学方法(38176)
- 中国(25292)
- 农(24573)
- 技术(22937)
- 财(22878)
- 业经(21141)
- 理论(18997)
- 学(18327)
- 地方(17948)
- 农业(16762)
- 贸(15304)
- 贸易(15294)
- 务(15054)
- 财务(14986)
- 财务管理(14957)
- 易(14853)
- 和(14832)
- 制(14715)
- 教育(14538)
- 环境(14190)
- 企业财务(14165)
- 技术管理(13850)
- 机构
- 学院(336179)
- 大学(330551)
- 管理(136077)
- 济(125934)
- 经济(123116)
- 理学(119526)
- 理学院(118266)
- 管理学(116076)
- 管理学院(115465)
- 研究(102654)
- 中国(73223)
- 京(68773)
- 科学(64797)
- 财(55523)
- 业大(49324)
- 所(48527)
- 农(48464)
- 中心(47806)
- 江(47444)
- 范(46587)
- 师范(46191)
- 财经(45824)
- 研究所(44717)
- 北京(42604)
- 技术(41956)
- 经(41933)
- 州(39000)
- 院(38207)
- 农业(37686)
- 经济学(37302)
- 基金
- 项目(240583)
- 科学(190786)
- 研究(181469)
- 基金(171881)
- 家(148146)
- 国家(146842)
- 科学基金(128216)
- 社会(111883)
- 社会科(105911)
- 社会科学(105885)
- 省(97414)
- 基金项目(92234)
- 教育(87671)
- 自然(83320)
- 自然科(81466)
- 自然科学(81448)
- 划(81197)
- 自然科学基金(79962)
- 编号(76270)
- 资助(69581)
- 成果(60352)
- 重点(53953)
- 创(53859)
- 课题(53072)
- 部(53035)
- 发(51135)
- 创新(49551)
- 项目编号(46847)
- 教育部(46266)
- 科研(45730)
- 期刊
- 济(127613)
- 经济(127613)
- 研究(92785)
- 中国(65403)
- 教育(53934)
- 管理(49568)
- 学报(49242)
- 科学(46497)
- 农(42689)
- 财(41579)
- 大学(38597)
- 学学(35923)
- 技术(35582)
- 农业(30440)
- 业经(22656)
- 融(22403)
- 金融(22403)
- 财经(21272)
- 经济研究(20239)
- 科技(19278)
- 经(18170)
- 图书(17779)
- 职业(17646)
- 问题(16275)
- 技术经济(16240)
- 坛(16075)
- 论坛(16075)
- 业(15980)
- 理论(15369)
- 版(14662)
共检索到465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秦欣梅 刘红梅
基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从科技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出发,明确了要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智能素养较高、思维能力灵活、求新求变、严谨独立的现代科技创新人才离不开科技创新型教师。但是作为高职院校主力的青年教师目前还存在教育视野局限书本、科学研究脱离实践、师资培养方案不健全等问题,还不能胜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通过提升青年教师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责任感、科技创新能力、帮助青年教师进行职业规划、制定科学长效的人事考核制度等手段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秦欣梅 匡文婷 朱微晔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不断升级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科技创新成为企业竞争核心力的今天,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校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高职教育在树立和倡导能力教育本位观的同时,应非常注重通过实践活动促进能力的内化与创新。文章重新审视了当今形势下科技创新人才素质特征,基于会计专业创新人才的视角,提出了"伞"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宽厚的知识、良好的智力、活跃的思维、健康的心理和厚积薄发贡献过程,并对"伞"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路径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 会计专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轶坤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科研的主体力量,如何加强青年教师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分析高校青年教师创新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提升青年教师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高校 青年教师 创新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锋
对广州先进制造业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在高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政府主导模式的不完善、院校自我调适机制的不健全、行企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等,应从校政协同、校行协同、校企协同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对策,并尝试构建基于"校政行企"协同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
高职 跨界 协同机制 先进制造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桂菊
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一个学校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探讨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围绕一个目标,利用多种途径加强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的培养的措施,并对如何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
青年教师 高职 教学督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苗勇 徐瑾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基地,施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其教育质量和培养水平的体现。正视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中尚存在的问题,从校园文化建设、教师素质的提高、课程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及创新活动平台构建等方面着手,有助于培养并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高职创新教育 创新人才 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园全
数字化时代加强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建设,对营造数字化开放共享的育人环境、实现教师角色嬗变、提高学生的数字职业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数字化环境下,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教育教学理念滞后、课程建设与数字技术脱节以及产教融合度不够等现实问题。数字化时代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建设需要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环境;以数字化开辟教育教学新形态,构建人才成长的运行和保障环境;加强产教融合,创设数字化时代“工学结合”的人才融通环境。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环境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侯长林
高职院校要培养创新人才,牵涉多方面的因素,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美国托兰斯研究表明,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是一种正相关,即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没有创新的"师傅",就没有创新的"徒弟"。而我国高职教育由于办学历史不长,大部分教师是随着中专升格才转为高职院校教师的,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偏低,实践能力较弱,整体创新能力不足。因此,高职院校要培养技术创新人才,就必须重视创新型教师培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辉 李玲娟 曾明彬 袁铭
高科技园区是我国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科技园区人才培养直接关系园区的竞争力提升及可持续发展。高科技园区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包括战略定位、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4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探索以科技项目为平台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高科技园区人才培养问题提供新思路和系统性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颖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成为了时代发展的主题,而学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而进行学风建设研究意义重大。文章认为,财经类院校要想立足财经特色在高校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需要弄清学风建设的问题所在,针对问题探索出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学风建设有效措施来推进构建财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 财经类院校 学风建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颖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成为了时代发展的主题,而学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而进行学风建设研究意义重大。文章认为,财经类院校要想立足财经特色在高校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需要弄清学风建设的问题所在,针对问题探索出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学风建设有效措施来推进构建财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 财经类院校 学风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图式作为人的心智结构,既是个人基于过往经验学习新知、适应环境乃至安置自我与世界交往的依凭,又是个体认知与行为刻板化风格、陈旧观念和偏见与成见产生的原因。图式与个体人格存在关联,但主要源于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在特定文化与制度环境中,人们的图式具有共性,即集体心智结构,它会以外在力量对个体心智结构产生固化效应。学校教育教学既是利用图式获取新知的过程,同时也是心智结构的建构过程。在一个由考试与选拔制度主导的教育文化与制度环境中,集体心智结构的功利取向往往会强化个体图式的固化与封闭,从而失去它必要的弹性。这极不利于开发创新品质所需要的才智与智慧,抑制创新人才与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突破当前社会创新活力不足、拔尖创新人才匮乏的困境,在于实现由集体性、无差别的教育向个性化、差异化的教育转型。否则,将难以应对数字智能时代复杂多变的不确定性环境带来的挑战。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海峰 刘宇航 罗长富 李思经
科研院所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力量,研究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目标,从科研院所研究生教育机制着手,从宏观、微观层面分析现有研究生教育机制在科技创新人才方面的不足,剖析科研院所研究生教育机制的特色优势,同时提出完善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人才 科研院所 研究生培养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可 杨萌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在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要完成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必须从多维的角度出发,改革优化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办学模式、课程设置等等,确立正确的办学目标,从整体上推进高校教育教学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多维视角 高校 创新人才 培养方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廷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质量问题逐渐突显,并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综观最近一段时期人们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讨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提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二是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两个方面的内涵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一方面要在提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质量的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