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92)
- 2023(7313)
- 2022(6497)
- 2021(6328)
- 2020(5330)
- 2019(12779)
- 2018(12858)
- 2017(22835)
- 2016(14152)
- 2015(16756)
- 2014(17827)
- 2013(16618)
- 2012(15696)
- 2011(14318)
- 2010(14880)
- 2009(13064)
- 2008(13209)
- 2007(12432)
- 2006(10682)
- 2005(9756)
- 学科
- 济(46950)
- 经济(46904)
- 管理(32197)
- 业(29239)
- 方法(23501)
- 企(22867)
- 企业(22867)
- 教育(21430)
- 数学(20738)
- 数学方法(20506)
- 中国(18590)
- 农(14187)
- 理论(13606)
- 财(13136)
- 学(12806)
- 教学(11319)
- 地方(9680)
- 贸(9319)
- 贸易(9315)
- 农业(9132)
- 制(9087)
- 易(9018)
- 业经(8989)
- 技术(8152)
- 务(8012)
- 财务(7990)
- 财务管理(7956)
- 和(7767)
- 企业财务(7419)
- 银(7163)
- 机构
- 学院(196419)
- 大学(193848)
- 济(67490)
- 研究(66345)
- 经济(65514)
- 管理(63681)
- 理学(53736)
- 理学院(52972)
- 管理学(51748)
- 管理学院(51354)
- 中国(44226)
- 京(43331)
- 科学(41280)
- 范(36200)
- 师范(35936)
- 所(34815)
- 教育(34515)
- 江(33754)
- 农(32659)
- 财(32618)
- 研究所(31343)
- 技术(31211)
- 中心(30279)
- 师范大学(28905)
- 职业(28885)
- 北京(28310)
- 业大(28079)
- 州(26934)
- 农业(25749)
- 财经(25529)
- 基金
- 项目(118129)
- 研究(96070)
- 科学(91484)
- 基金(77091)
- 家(65562)
- 国家(64798)
- 教育(55095)
- 科学基金(53532)
- 社会(53131)
- 省(50843)
- 社会科(49777)
- 社会科学(49759)
- 编号(45899)
- 划(43826)
- 基金项目(40274)
- 成果(39736)
- 课题(35493)
- 自然(32925)
- 资助(32467)
- 自然科(32061)
- 自然科学(32049)
- 自然科学基金(31444)
- 年(30165)
- 重点(28645)
- 部(27573)
- 发(26894)
- 项目编号(26245)
- 性(25794)
- 规划(25650)
- 创(24515)
- 期刊
- 济(76191)
- 经济(76191)
- 研究(65199)
- 教育(62735)
- 中国(50240)
- 学报(29006)
- 农(28573)
- 财(27482)
- 技术(25311)
- 科学(24521)
- 大学(22312)
- 管理(20198)
- 职业(19981)
- 学学(19050)
- 农业(18972)
- 融(14432)
- 金融(14432)
- 技术教育(13192)
- 职业技术(13192)
- 职业技术教育(13192)
- 业经(12884)
- 财经(12617)
- 坛(12003)
- 论坛(12003)
- 经济研究(11561)
- 图书(11199)
- 经(10896)
- 业(10721)
- 问题(10284)
- 版(9223)
共检索到302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路荣平
当前,在高职开展通识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是企业界与学生们的需要。文章以A大学与B学院为例,发现综合性大学与高职院校在开展通识教育的出发点、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以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方式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由此,作者提出了高职开展通识教育的策略: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通识课程内容;改革现有通识课程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通识教育 通识课程 综合素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全 张翔
教育改革对中小学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通识教育为提升中小学教师素养提供了新路径。师范院校承担着培养未来中小学教师主力军以及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在职培训的任务,其加强通识教育可谓意义重大。师范院校应重视校级通识教育课程的培育与打磨,强调经典阅读与小班讨论。
关键词:
师范院校 通识教育 经典阅读 专题讨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智
在高职院校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是教育的本质诉求,是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高职院校应在“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形成“通专”结合的高职教育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并构建育人体系,探索在课堂中学习、在环境中熏陶、在生活中感悟的“通专”结合途径,形成“通专”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建平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通识教育教学现状,加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十分必要,其目标定位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较强职业通用能力和较大自我发展潜力的高职人才。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内涵、现状和必要性,并重点探讨了其目标定位和实施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通识教育 目标定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钰亮
作为我国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实践成果,书院制教育模式得到越来越多高职院校的青睐。从生活、学习、交流3个维度,分析国内外通识教育发展,总结书院制育人模式下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工作的特点,并提出通识教育工作改革与创新的建设意见。
关键词:
通识教育 书院制 高职院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文蕾 曹鸿涛
借鉴杜威的"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思想,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现状,从通识教育内涵、实证分析、政策建议三方面,论证通识教育与个体职业能力持续发展的关系,对提升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与再就业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职业教育 就业 再就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冯增俊
战后中国台湾的大学适应高科技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通识教育,以协调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培养新型人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并在学习国际经验基础上创建起兼容中外文化精髓的通识教育体系,对推进大学教育的时代转型和台湾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国台湾教育 高等教育 通识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姚羽
通识教育是美国高校普遍采用的教育模式和最为显著的特色,以培养初级军官为使命、实行大学本科学历教育的4所美国军官学校同样也不例外。文章考察了通识教育理念在职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军官学校接纳、认同的历史轨迹,并从通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学分比重、教学实施等方面分析了美国军官学校通识教育的特征。
关键词:
美国 军官学校 通识教育 核心课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常斐
港台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为大陆高职院校提升通识教育质量提供借鉴。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其应以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为切入点,统筹规划通识课程资源,明确区分通识类课程与专业课程,注重课程质量,采用多种方式实施通识课程考核。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港台高校 通识教育 课程设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静 边娇
通识教育思想源远流长,通识教育可产生通才,中西方文化中的通识教育思想都比较古老。由西方学者倡导的现代大学通识教育影响广泛,备受关注,逐步受到世界知名大学的认同。在通识教育中增加了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大大拓展了学生视野,培养大学生成为人文与科学素养较高的人。由李佳撰写的《近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一书,对我国高校大学生通识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有一定的帮助。在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大背景之下,作者在已有通识教育课程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考察了近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智泉
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一个标识性部分,从过去到今天,对通识教育思想的追求一直是大学教育理念的精华。然而现在的通识教育却步入了尴尬的境地,特别是在人文氛围相对薄弱的高职院校如何开展通识教育争议不断。高职院校有不同于普通大学的许多特点,在某些情况下也正是其弱势所在,这决定了高职院校应建设一条有高职特色的通识教育之路。
关键词:
通识教育 高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鲍贤杰
在高职院校中科学构建通识教育课程新体系,对于加强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构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新体系,必须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实际状况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从遵循高职院校的类型特征和职业教育规律切入,将通识教育与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及其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有机结合,将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有机融合,使课程建设与环境优化相互渗透,综合体现高职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高效而科学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课程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聂强 蓝菊
高等职业院校通识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方面。从争议的存在与观念的缺乏、借鉴的不同步与体系的缺乏、课程数量、质量和学时量的缺乏等角度讨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并从观念的调整、课程的设计、师资建议与资源共享等方面提出策略,以期重建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观念与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通识教育 反思 重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继红
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旨在培养合格的"人"和"公民"。实施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基本工作能力,提高学生职业胜任力中的鉴别性特征。强化通识教育办学思想、把握胜任力科学内涵、做好通识教育顶层设计、加强课程改革与管理、重视师资培训是实施通识教育,提高学生职业胜任力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通识教育 职业胜任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映霞 齐再前 陈玉花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和意义逐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然而,通识教育对高职人才培养的意义仍存有不少质疑。文章基于通识教育的一般内涵,进一步阐明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开展的必要性,并对实施通识教育提出建议,即树立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通识教育观念,构建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开发和完善以专业实践为主体的教育活动,营造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加强制度引领的保障机制建设。
关键词:
通识教育 高职 人才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