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58)
- 2023(14666)
- 2022(12205)
- 2021(11492)
- 2020(9466)
- 2019(21689)
- 2018(21694)
- 2017(40439)
- 2016(22539)
- 2015(25496)
- 2014(25911)
- 2013(24766)
- 2012(22451)
- 2011(19981)
- 2010(19954)
- 2009(17512)
- 2008(16835)
- 2007(14824)
- 2006(12908)
- 2005(11323)
- 学科
- 济(82508)
- 经济(82425)
- 管理(66427)
- 业(64829)
- 企(54453)
- 企业(54453)
- 方法(36007)
- 数学(30386)
- 数学方法(30040)
- 中国(25976)
- 农(24352)
- 技术(24118)
- 业经(20989)
- 财(18835)
- 理论(18454)
- 学(17816)
- 地方(17431)
- 农业(16566)
- 教育(14905)
- 制(14808)
- 技术管理(14045)
- 贸(13610)
- 贸易(13599)
- 和(13515)
- 教学(13293)
- 易(13182)
- 环境(12469)
- 划(12279)
- 银(12273)
- 银行(12229)
- 机构
- 学院(309991)
- 大学(304531)
- 管理(122429)
- 济(115161)
- 经济(112386)
- 理学(106101)
- 理学院(104945)
- 管理学(103110)
- 管理学院(102546)
- 研究(99301)
- 中国(70757)
- 京(65370)
- 科学(62719)
- 财(50326)
- 所(48861)
- 农(47943)
- 江(46413)
- 业大(46160)
- 中心(44764)
- 研究所(44701)
- 范(43258)
- 师范(42861)
- 北京(41141)
- 技术(41059)
- 财经(40739)
- 州(37957)
- 农业(37196)
- 经(37099)
- 院(36317)
- 师范大学(34105)
- 基金
- 项目(214331)
- 科学(168664)
- 研究(163296)
- 基金(150682)
- 家(130247)
- 国家(129067)
- 科学基金(111613)
- 社会(99020)
- 社会科(93568)
- 社会科学(93542)
- 省(87976)
- 基金项目(80754)
- 教育(78466)
- 划(72808)
- 自然(71667)
- 自然科(70041)
- 自然科学(70029)
- 编号(69528)
- 自然科学基金(68781)
- 资助(60367)
- 成果(55933)
- 课题(49373)
- 创(48779)
- 重点(48405)
- 发(46380)
- 部(46361)
- 创新(44703)
- 项目编号(42230)
- 年(40502)
- 大学(40134)
- 期刊
- 济(125375)
- 经济(125375)
- 研究(89468)
- 中国(66510)
- 教育(53554)
- 学报(46954)
- 管理(46381)
- 农(44159)
- 科学(43670)
- 财(36783)
- 大学(36022)
- 技术(34857)
- 学学(33243)
- 农业(31242)
- 融(22428)
- 金融(22428)
- 业经(21674)
- 经济研究(19312)
- 财经(19108)
- 图书(18723)
- 职业(18421)
- 科技(18158)
- 业(16797)
- 经(16323)
- 问题(16205)
- 技术经济(16111)
- 坛(16092)
- 论坛(16092)
- 理论(14352)
- 现代(13891)
共检索到448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颜艳
软件驱动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对高职院校软件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质量匹配度不高、师资队伍耦合度不足以及产教科创融合度不深等问题,围绕区域软件产业发展需求和人才需求,依托系统化育人体系、特色化课程体系、多元化教师队伍和实践化育人平台,探索新时期高职院校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路径,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对接,全面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应用技术技能和创新能力,为区域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资源。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软件技术 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新灿
"三育人"是指在高职教育工作中实施文化育人、复合育人和协同育人。文章以深职院软件技术专业为例,探索如何在专业层面实施"三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何提升学生的职业变迁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契合社会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淑梅 宋维堂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的特点,培养创业型人才是民族进步的需要,是国家振兴的需要,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从构建课程体系、选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四个方面来探讨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创业 创业型人才 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文权 曾文英 龙立功
本文根据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针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和实际,提出了软件技术专业以"教学企业"为主基地、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实施异步教学组织形式的校企双主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此模式专业在课程体系、项目资源库、师资队伍、教学企业、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焕玲
通过对企业软件技术岗位人才要求的调研,归纳企业对软件技术人才需求的共性,制定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通用能力课程、核心能力课程和个性能力课程设计课程体系,按模块化实施课程教学,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组织教学内容,并根据人才市场变化开设特色课程,注重实训,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淑娟
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根据专业市场调研,确定专业培养学生对应的就业岗位群,依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知识技能分解,通过剖析、分类、整合形成教学内容,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文章从学生职业学习路线图构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个性化学习任务推送、雇主平台建设等方面探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 雇主平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桂玲
阐述了"前店后厂"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教育的适应性,探索了其在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运行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英宾 范国渠
将分段式技能大赛作为集中式技能大赛的补充拓展和优化组合,既对专业教学大有裨益,又可有效促进"教赛"融合和校企人才共育。本文结合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特点,论述了如何在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引入分段式技能大赛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坚 张红
经济新常态下软件产业发展遭遇国际化人才短缺危机,加强国际化创新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是促进软件产业升级的重要突破口。高等职业教育推进国际化创新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着力点在于,结合职业教育规律,拓展合作办学理念,构建适应高职层次的国际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引入国际标准,实施专创融合,构建国际接轨的课程教学体系;整合校企优势资源,紧跟行业技术发展,创新国际化工程技术实践教学体系;拓展培养途径,优化师资结构,构建多元国际化师资教学团队;深化多元协同育人,增强国际技能输出,构建融合开放的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软件产业 高职教育 国际化 创新型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斌 杨桦 凌晓萍 伍德军 杨小燕 时云峰 杨仁怀 周静 林勇 任毅
本文基于国家示范院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和四川省教改项目,紧密对接成都IT发展"第四极"对高职软件人才的重大需求,以3个调查为基础,开展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双平台—双主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研究,科学运用"概括化理论"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成功探索了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模式,系统推动课程资源、实训基地、教师团队、管理制度配套改革。经过4年改革与应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显著提高,社会认可度也大幅提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瑜
本文从高职化学与生物技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出发,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与"学习情境式"教学,运用"工作化"实践训练方法,加强创新和创业教育,建立"主干专业+拓展专业"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职业能力。同时提出应建立多种保障措施立体推进教学改革。
关键词:
创新 教学模式 保障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洛 古凌岚 汪清明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并实践"三阶段技能递进式"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在高职学生的三年学习期间,将教学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1至4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第5学期培养学生的企业项目开发能力,第6学期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并开发出学习评价方案,加强校企合作和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使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健南 邢素萍
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按"工学结合"的理念构建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综合实训体系。其专业课程教学实行"学做合一",每门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均以"案例教学"方式组织教学,课程内容以软件工程项目为载体进行通盘设计,形成项目引导的"学做合一"课程教学体系。通过融合原来的基于单门课程的实习、课程设计而形成综合实训,分阶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秀莹
围绕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与企业紧密合作,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各个关键环节和重点方面。着力构建由5个纵向校企合作内容、5个横向校企合作内容,交叉组合而成的立体化校企合作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人才培养的问题。
关键词:
立体化校企合作 高职 软件技术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夏新燕
为了全面系统掌握高职院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创新型人才教学、学生学习以及就业等三个层面,对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调查。调查中,笔者针对该校教师、学生、校企合作单位分别设计制定了不同的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1497份,回收有效问卷1235份,有效回收率为82.5%。结果发现,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跟市场需求仍有差距,进一步探索建立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刻不容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