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1)
- 2023(9675)
- 2022(8781)
- 2021(8681)
- 2020(7273)
- 2019(17009)
- 2018(16656)
- 2017(31392)
- 2016(17841)
- 2015(20579)
- 2014(20870)
- 2013(19839)
- 2012(18032)
- 2011(16154)
- 2010(15969)
- 2009(13859)
- 2008(13074)
- 2007(11265)
- 2006(9688)
- 2005(8177)
- 学科
- 济(60158)
- 经济(60079)
- 管理(47022)
- 业(45255)
- 企(35951)
- 企业(35951)
- 方法(29790)
- 数学(25778)
- 数学方法(25448)
- 农(19092)
- 中国(17722)
- 财(14899)
- 教育(14333)
- 理论(14104)
- 学(13749)
- 业经(13714)
- 农业(13684)
- 地方(12850)
- 技术(11460)
- 和(10580)
- 贸(10337)
- 贸易(10333)
- 教学(10312)
- 易(10021)
- 环境(9727)
- 务(9545)
- 财务(9488)
- 制(9481)
- 财务管理(9474)
- 企业财务(8987)
- 机构
- 学院(238855)
- 大学(236973)
- 管理(94283)
- 济(83791)
- 理学(82604)
- 经济(81665)
- 理学院(81655)
- 管理学(80052)
- 管理学院(79645)
- 研究(74235)
- 中国(51207)
- 京(50670)
- 科学(47814)
- 财(37134)
- 所(36153)
- 业大(35733)
- 农(35086)
- 范(35067)
- 师范(34809)
- 江(33753)
- 中心(33382)
- 研究所(33256)
- 北京(32118)
- 技术(31551)
- 财经(30542)
- 州(28610)
- 师范大学(27979)
- 经(27821)
- 农业(27296)
- 院(27277)
- 基金
- 项目(167794)
- 科学(131459)
- 研究(129217)
- 基金(117499)
- 家(100429)
- 国家(99474)
- 科学基金(85862)
- 社会(76631)
- 社会科(72242)
- 社会科学(72222)
- 省(68522)
- 教育(63593)
- 基金项目(63466)
- 划(57208)
- 编号(56616)
- 自然(55727)
- 自然科(54389)
- 自然科学(54379)
- 自然科学基金(53372)
- 资助(48055)
- 成果(46327)
- 课题(39994)
- 重点(37555)
- 部(36742)
- 发(35258)
- 创(35257)
- 项目编号(34351)
- 年(33402)
- 大学(33250)
- 创新(32421)
共检索到335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银平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认定标准难以统一、申请条件比较笼统、审批评定方法单一、专业评定机构和专业工作人员缺乏、社会力量参与助学的机制还没有形成、思想教育有待加强等问题。因此,需要科学确定认定标准和申请条件,完善资助帮困的评定方式和方法;提倡社会力量参与助学帮困,形成有社会力量参与的助学帮困的制度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关注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实现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相统一,提高帮扶工作实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贫困生 资助帮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名艳 张阳
文章在分析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精准帮扶的路径:精准识别,为贫困大学生建立就业档案;精准瞄准,匹配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需求;精准指导,建立贫困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机制;精准帮扶,将精准扶贫战略与大学生就业相结合;调动贫困大学生的内生动力,建立脱贫大学生返贫预警机制;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从"精准扶贫"到"精准脱贫"。
关键词:
精准扶贫 高职院校 贫困大学生 精准帮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荣伟 高美娟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既是一项经济问题,也是一项社会问题与伦理问题。政府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中的重要责任主体,对于政府而言,在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过程中,应当遵循公正原则、差异性原则和公共性原则。各方社会主体在资助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时,应当体现出关爱、奉献和尊重的伦理责任。经济上的外在支持只是暂时性的应对策略,坚毅的伦理品质才是高职院校大学生脱贫最为彻底的保证,为此,更需要贫困大学生个体在受资助过程中及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后能坚持诚信的宝贵品格和自立自强的担当勇气。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贫困大学生 责任伦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晨 杨凯
目前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人数日益增多,其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等是在贫困大学生中开展朋辈心理互助的依据。可通过招募心理互助咨询员、实施培训、组建心理互助团队、开展团队活动等程序,将朋辈心理互助应用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帮扶中。朋辈心理互助具有形成榜样、建立融洽咨询关系、实现"助人与自助"的特点。
关键词:
朋辈心理互助 贫困大学生 应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敏
高职院校在当下发展速度较快,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其中,高职贫困生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就业上相较于普通家庭的学生面临更大的问题。文章深度分析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现状以及其背后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对策,做好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帮扶,提升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贫困生 就业帮扶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媛媛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中创业教育的缺失、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及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等因素是阻碍高职大学生创业有效行动的主要原因。根据高职院校的本体功能,结合高职院校大学生在不同创业阶段遇到的障碍,通过完善创业课程体系、强化创业实践体系、优化创业服务体系来实现高职院校对创业大学生的有效帮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业困境 创业帮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勇
目前,世界各国对大学生的助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3种:“免费加助学金资助模式”、“收费加混合资助模式”、“收费加贷学金资助模式”。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助学工作,并对助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桂芬
要想大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在构建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体系的同时,还应构建精神资助体系。在实践中,要运用全人教育理念,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运用合作学习小组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做好经济资助,加强精神激励,激发贫困大学生的自身潜能,构建经济资助-心理支持-能力提升-全人发展的全方位资助模式。
关键词:
全人教育 贫困大学生 全方位资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美娟 郑荣伟
制度与伦理是社会问题治理的基本路径,要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贫困问题,需要从制度与伦理的双重维度上探讨高职院校大学生贫困的应对路径。在制度设计上,要建构资助政策的多元化与立体化;同时,还需要伦理德性上的关怀。制度与伦理是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摆脱贫困的基本路径,为高职院校贫困生"脱贫"提供"双轮"驱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丽
本文从社会需要理论出发,通过对贫困大学生需要的解构来阐明贫困生这一弱势群体的无权或弱权状态。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理念没有及时更新、方法比较单一、过程较为简单、育人效果不够明显等。本文主要从社会需要理论的视角来探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创新,以期构建一种重"育人",抓"服务",有"回报"的以人为本的贫困生帮扶机制。
关键词:
社会需要 贫困生 帮扶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嶂 王辉
贫困大学生多中心帮扶模式是"多中心治理"理论在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领域的具体运用,其内涵包括帮扶主体多中心化、帮扶空间多中心化与帮扶手段多中心化。本文主要针对贫困大学生面临着经济、精神、心理、行为、学习、就业等多领域、多层次的复杂困境和现行贫困大学生帮扶体系存在着帮扶主体单一、帮扶内容僵化、帮扶手段有限等比较不足的实际情况,从多主体联动、全方位帮扶和多手段参与三方面着手构建贫困大学生多中心帮扶模式,对于有效提升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水平和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雪 戴宏 李雪
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物价水平的提高以及贫富差距的逐渐悬殊,使得高校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逐年增加。高校管理者需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认定途径、健全多元化助学模式、健全保障制度以及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等,探索出具有针对性、科学性、透明化、规范化的资助途径,从而更有效地帮助高校完善助学体系。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现状调查 资助体系 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曼 王希文 曹军会
贫困大学生具有自卑、封闭、抑郁而又无奈的心理特征,这是由其经济、学习、人际交往上的压力和社会压力造成的。目前的贫困生资助制度存在一定缺陷,资助力度不够,资助方法不当,支助体系尚不完善。应建立一个符合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的经济资助与精神救助体系。改进资助方式,推行生源地贷款,实行按学分收费,改进资助工作方法;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营造关爱贫困生的人文环境,做好贫困生自我心理调节的引导工作。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心理 经济资助 精神救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芝
西安晚报曾联合某企业、团省委和省青金会发起援助贫困大学生计划,活动启动以来,接到大量报名者。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的寒门学子阳光励志,也有的寒门学子不愿接受资助,对贫困家境无法释怀。(据《西安晚报》)"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用在求学上,其实非常贴切。如今的大学早已收费,四年的学费、食宿费及其他费用加在一起,实在不是一笔小数目。在许多城市,没有10万块钱,四年的求学生涯很难支撑下来。但10万块钱,又岂是一个贫寒之家能拿得出来的?在此境况下,接受他人的资助,赢得求学的机会,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可面对他人的好心资助,偏偏有寒门学子一口回绝。报道中一位考生今年考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潘忠文 侯利军
通过界定大学生学习困难群体特征与类型,分析该群体形成原因,提出通过分类指导、建立预警机制、科技创新提升学习兴趣、健全校家沟通机制等来帮扶大学生学习困难群体。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困难群体 学生帮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