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58)
- 2023(5313)
- 2022(4206)
- 2021(4178)
- 2020(3110)
- 2019(7136)
- 2018(6652)
- 2017(12138)
- 2016(7277)
- 2015(8747)
- 2014(9097)
- 2013(8381)
- 2012(7924)
- 2011(6792)
- 2010(7172)
- 2009(6050)
- 2008(6027)
- 2007(5764)
- 2006(5239)
- 2005(4749)
- 学科
- 济(20851)
- 经济(20824)
- 管理(18005)
- 财(13565)
- 业(12603)
- 中国(11493)
- 农(10378)
- 财政(10290)
- 企(9322)
- 企业(9322)
- 政(8534)
- 地方(8060)
- 理论(7550)
- 教学(7510)
- 教育(7346)
- 制(7283)
- 业经(6577)
- 农业(6426)
- 体(5124)
- 学法(5032)
- 教学法(5032)
- 策(4992)
- 度(4750)
- 制度(4749)
- 学校(4691)
- 银(4461)
- 银行(4461)
- 及其(4456)
- 学理(4444)
- 学理论(4444)
- 机构
- 学院(94528)
- 大学(84025)
- 研究(30861)
- 济(30286)
- 经济(29239)
- 管理(26792)
- 中国(24084)
- 财(22091)
- 理学(20956)
- 职业(20764)
- 理学院(20686)
- 管理学(20145)
- 管理学院(19979)
- 京(18890)
- 技术(18742)
- 科学(18085)
- 江(17673)
- 所(15863)
- 范(15708)
- 师范(15616)
- 职业技术(14847)
- 州(14692)
- 中心(14639)
- 技术学院(14536)
- 财经(13593)
- 研究所(13396)
- 教育(12849)
- 北京(12672)
- 农(12284)
- 经(12110)
- 基金
- 项目(52205)
- 研究(48894)
- 科学(39299)
- 基金(30166)
- 教育(26876)
- 社会(25953)
- 省(25018)
- 编号(24910)
- 家(24235)
- 社会科(24064)
- 社会科学(24057)
- 国家(23866)
- 成果(21850)
- 课题(20299)
- 划(19721)
- 科学基金(19589)
- 年(18606)
- 基金项目(15155)
- 项目编号(13826)
- 性(13780)
- 规划(13738)
- 重点(12900)
- 度(12895)
- 发(12715)
- 资助(12077)
- 阶(11992)
- 段(11969)
- 阶段(11935)
- 研究成果(11765)
- 制(11395)
共检索到165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孔德兰 王玉龙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落实教育职责体现教育性的具体内容,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的制度设计、载体选择、融入程度、教师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推进课程思政贯穿人才培养过程,充分结合不同类别课程特点挖掘思政育人元素,不断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实现形式,持续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育人能力,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激励机制,保障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启鸿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为什么开展""如何开展""开展的怎么样"的疑问,提出职业院校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聚焦三个关键点助推、突出"工匠精神"职教特色和创新多维度评价体系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菊霞 张启明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与价值要求、人才培养产业与区域适应性的经济与社会需求、人才培养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力的教育与人的追求,是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应然之意。高职院校应把握"立德树人"为根本的价值向度,"内生融入"为设计的行动向度,"真情升华"为共鸣的情感向度,"协同联动"为保障的制度向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跨境供应链专业群基础课程为例,探索以"链通天下,信‘韧’有‘佳’"为主线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推进向度 实践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素琴
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要紧扣这一核心,依托校企两个育人主体,实现"一体化"顶层设计、"互补性"资源共享、"联动式"协同育人;要把握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三个关键,构建"三全育人"格局;要坚持职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四个融合,不断提高"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
关键词:
产教融合 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禹石 孙军
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理念的出发点,是课程思政价值的着力点,是课程思政培育的落脚点。经过"初步探索""政策导向"两个阶段的丰富和发展,进入"课程实践"阶段的"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出现"理论生疏,缺乏足够的应对准备""案例太少,缺乏参考的借鉴模板""经验不足,缺乏有效的融入方法"等问题。高职院校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效推进,需要教师突破"理论生疏"的制约,加强思政知识的学习;突破"案例太少"的制约,广泛参考其他金课;突破"经验不足"的制约,努力掌握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丽娟
随着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建设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目前经济法课程开设现状来看,无论在课程价值聚焦、课程思政与实践元素的结合、任课教师的常态化德育培育机制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文章认为在经济法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进行系统建设,需要深刻剖析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力求最大限度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实现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
经济法 思政元素 建设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邓慧
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工作任务。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大学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公共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具有独特优势。当前,大学英语课程在开展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与教学方式上还存在系列问题,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好大学英语的思政育人功能,明确教学工作目标,不断提升教师思政工作意识,努力创新思政育人新形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金东
教学团队的建设对于高职院校优化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高职院校团队建构进程中存在团队构成“陌路人”、团队教学“两张皮”、团队管理“平行线”等现实困境。为了能够使课程思政真正落地到课堂教学一线,高职院校需从四个维度推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的发展:优化团队协作,建立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育人意识能力;完善教师管理,激发团队发展持久动力;健全考核机制,构建团队建设评价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教学团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燕
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明确"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体责任。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实现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之间的良性互动。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阶梯式成长特征,系统设计德育递进教学路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学科为引领,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和其他各学科协同一致、合力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使学校各方力量、各种资源、各类课程都能发挥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林
课程育人作为大思政教育格局中的重要一环,如何打破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相互隔离的“孤岛意识”,实现同向同行协同效应,是中医院校值得深思与研讨的问题。文章在梳理了“大思政”育人体系的实践演进的基础上,就“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内涵与逻辑辩证关系进行了讨论,同时对较为典型的中医院校开展课程改革的经验作了深入分析,提炼其开展课程思政育人的成功模式,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医院校开展课程育人的现实困境提出相应的建构路径。
关键词:
“大思政” 中医院校 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杰 常静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校党委肩负主体责任、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思政"建设是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各基层单位和各级党组织紧密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
关键词:
党组织 教师党支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隋牧蓉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内在地要求高校着力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教育大格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应解决各主体对课程思政认识水平参差不齐、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割裂与对立、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不足、课程思政形式化和功利化等问题,加强深入贯彻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与形成课程思政建设合力,以育人为目标导向切实提高课程思政实效,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意识与课程思政能力,求真务实推进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统一、与思政课程的协同。
关键词:
高校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教学实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兰丽 贾琼 刘雁琪
数字时代高职课程思政数字资源建设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用好用活思政教育资源、推动课程思政改革。数字时代高职课程思政数字资源建设面临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融合存在难度、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率低、教师数字化素养不足的困境。据此,提出数字时代高职课程思政数字资源建设路径:构建课程思政数字化体系、推动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推动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提升教师数字化能力。
关键词:
数字时代 高职课程思政 数字资源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巍巍
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意蕴,事关"三个培养"根本问题,事关"四个伟大"全面推进,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顶层设计不突出、精准施策不突出、问题意识不突出、内涵建设不突出、地位待遇不突出等问题,必须抓好顶层设计、加强党的领导和师德建设、增强内涵素质培养、提高地位待遇、强化各方保障,多措并举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实现思政课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课 新时代 教师队伍建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文豪
<正>随着职业教育深入发展,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更应关注学生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等的成长发展。高职院校要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将价值引导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有效提高专业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专业性,使课程更加贴近实际职业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陈华栋等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一书,深入挖掘中国传统育人思想,对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清晰阐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对于高等教育教学事业的重要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