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66)
2023(5937)
2022(4503)
2021(4436)
2020(3125)
2019(7168)
2018(6768)
2017(11725)
2016(7076)
2015(8258)
2014(8401)
2013(7494)
2012(6987)
2011(5996)
2010(6276)
2009(4897)
2008(4670)
2007(4390)
2006(3812)
2005(3217)
作者
(16018)
(13254)
(13137)
(13007)
(8265)
(6236)
(6090)
(5124)
(5083)
(5048)
(4472)
(4459)
(4375)
(4214)
(4187)
(4151)
(3989)
(3921)
(3821)
(3709)
(3485)
(3336)
(3251)
(3243)
(3141)
(3118)
(3081)
(3069)
(2751)
(2712)
学科
(17341)
经济(17323)
管理(14700)
(11497)
中国(10656)
财政(10090)
(8924)
教学(8843)
(8436)
(8341)
理论(7913)
教育(7746)
地方(7679)
学法(6082)
教学法(6082)
业经(5953)
(5923)
企业(5923)
(5657)
农业(5609)
学理(5212)
学理论(5212)
学校(4853)
(4306)
(4201)
(4103)
技术(3981)
及其(3882)
政治(3877)
(3860)
机构
学院(80995)
大学(71396)
研究(26763)
(23643)
经济(22752)
管理(21494)
职业(20552)
中国(19626)
技术(18389)
(17910)
理学(16934)
理学院(16692)
管理学(16235)
管理学院(16080)
(15910)
科学(15742)
(15646)
职业技术(14787)
(14627)
师范(14506)
技术学院(14337)
教育(13057)
(12777)
(12743)
中心(12712)
师范大学(11119)
研究所(10953)
(10785)
(10475)
(10387)
基金
项目(49009)
研究(46978)
科学(36811)
基金(27514)
教育(26836)
社会(24658)
编号(24091)
(23801)
社会科(22853)
社会科学(22849)
(22288)
国家(21931)
成果(20772)
课题(19833)
(18837)
(18513)
科学基金(18059)
基金项目(13779)
规划(13351)
项目编号(13332)
(12922)
(12710)
重点(12326)
(12008)
研究成果(11481)
(11129)
(11114)
阶段(11077)
(10998)
(10890)
期刊
(34530)
经济(34530)
教育(33661)
中国(30826)
研究(28416)
(15416)
职业(15157)
技术(14310)
(11005)
技术教育(9955)
职业技术(9955)
职业技术教育(9955)
学报(9265)
管理(9167)
大学(8027)
农业(7712)
科学(7370)
(7349)
论坛(7349)
(7318)
金融(7318)
图书(6942)
学学(6683)
业经(6145)
(6096)
财政(6096)
书馆(5450)
图书馆(5450)
经济研究(5369)
财经(5292)
共检索到141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菊霞  张启明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与价值要求、人才培养产业与区域适应性的经济与社会需求、人才培养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力的教育与人的追求,是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应然之意。高职院校应把握"立德树人"为根本的价值向度,"内生融入"为设计的行动向度,"真情升华"为共鸣的情感向度,"协同联动"为保障的制度向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跨境供应链专业群基础课程为例,探索以"链通天下,信‘韧’有‘佳’"为主线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启鸿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为什么开展""如何开展""开展的怎么样"的疑问,提出职业院校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聚焦三个关键点助推、突出"工匠精神"职教特色和创新多维度评价体系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孔德兰  王玉龙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落实教育职责体现教育性的具体内容,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的制度设计、载体选择、融入程度、教师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推进课程思政贯穿人才培养过程,充分结合不同类别课程特点挖掘思政育人元素,不断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实现形式,持续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育人能力,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激励机制,保障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文豪  
<正>随着职业教育深入发展,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更应关注学生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等的成长发展。高职院校要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将价值引导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有效提高专业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专业性,使课程更加贴近实际职业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陈华栋等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一书,深入挖掘中国传统育人思想,对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清晰阐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对于高等教育教学事业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华  杨璐  
高职院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建设是其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丰富德育内容、增强文化自信,加强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回归教育本真、倡导“全人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针对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建设存在课程定位不明、育人目标不精、教学方法不新、教学资源不足、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其课程建设应明确课程定位,跨越学科藩篱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精准育人目标,明晰基于学段进阶式教育目标;创新教学方法,注重过程成长的生态文明教育手段;优化课程资源,构建基于视点的分层递进教育模式;创新评价体系,构建基于形成的教育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兰丽   贾琼   刘雁琪  
数字时代高职课程思政数字资源建设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用好用活思政教育资源、推动课程思政改革。数字时代高职课程思政数字资源建设面临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融合存在难度、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率低、教师数字化素养不足的困境。据此,提出数字时代高职课程思政数字资源建设路径:构建课程思政数字化体系、推动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推动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提升教师数字化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巍巍  
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意蕴,事关"三个培养"根本问题,事关"四个伟大"全面推进,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顶层设计不突出、精准施策不突出、问题意识不突出、内涵建设不突出、地位待遇不突出等问题,必须抓好顶层设计、加强党的领导和师德建设、增强内涵素质培养、提高地位待遇、强化各方保障,多措并举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实现思政课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素琴  
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要紧扣这一核心,依托校企两个育人主体,实现"一体化"顶层设计、"互补性"资源共享、"联动式"协同育人;要把握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三个关键,构建"三全育人"格局;要坚持职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四个融合,不断提高"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晓珍  王文权  
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有效地解决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单一化的问题。课程思政的三重属性,从不同层面全方位覆盖学生的思政教育,基于课程内在特征提取课程思政元素,使课程思政与各类课程乃至校园生活融于一体,潜移默化地推进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成效。课程思政的成效在于它的可接纳性,实施的难点在于如何创造这种接纳性。其实践路径是与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与校园生活相融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书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于青年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思想政治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呼之欲出。高校思政教育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内含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整体部署之中。高等职业教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专业文化素养是新时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使命。文章以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理论基础,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进行思考和探索,希望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教学方法、过硬的师资队伍等方式方法对思政教育的"供给侧"进行改革创新,让课程思政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历久弥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石  田洪芳  
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是"大思政"观的体现,也是增加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抓手。推进"课程思政",应考虑高职院校与研究型高校的差异,处理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通过各学科课程的思政资源开发,改进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确立制度与考核等方式循序渐进地实现"课程思政"。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青年学生认知规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小靓  
目前,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青年。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是为不同学科培养以德为本、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关键。当前,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建设提出新要求。管理学概论课程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为促进财会人才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有必要探索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管理学概论课程的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针对高职院校管理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教师认识不清晰、教学方法陈旧等若干问题,从教师、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制度等三个层面探求问题产生的根源。以管理学概论课程为例,从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的角度,寻求更好地解决课程思政融入问题的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国城   陈婕妤   陈意正  
做好“审计学”课程思政工作的关键是要厘清在“审计学”课程思政建设中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基于审计人才培养这一根本性问题,文章首先从立德树人和审计文化两个层面出发,阐述“审计学”课程思政的建设理念,其次,基于课程教学大纲优化、思政教学体系构建、思政教学方法改革三个方面分析“审计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最后,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探究“审计学”课程思政的评价策略,以期为提升高校“审计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提供建设性思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轩辕  彭子茂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思政是贯彻立德育人的重要举措,创新创业教育中本身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发挥并未充分,因此,探索思政元素与创新创业课程的有机结合,需从教学目标中结合立德树人、内容中融入党史教育与国家发展战略及优秀企业家成长知识、强化创新创业师资的思政能力等方面予以建设,从而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燚宁  
随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各高职院校越来越关注辅导员的胜任力,尤其是校企协同育人视角下的辅导员胜任力。具体而言,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高职院校辅导员胜任力主要包括角色、知识、技能、能力及素养五个方面的应然向度。但在具体的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高职院校辅导员呈现出职业角色定位模糊、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专业实践技能短缺、关系协调能力欠缺及综合人文素养不足等实然表征,影响了校企协同育人的成效。基于此,需要明晰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校企协同育人中的角色定位、夯实专业基础知识、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关系协调能力、涵养综合人文素养,这是提升辅导员胜任力的必然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