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13)
2023(3450)
2022(2982)
2021(2997)
2020(2564)
2019(5619)
2018(5406)
2017(9305)
2016(5874)
2015(7364)
2014(7676)
2013(6625)
2012(6322)
2011(5518)
2010(5913)
2009(5067)
2008(5336)
2007(5010)
2006(4273)
2005(3902)
作者
(16469)
(13414)
(13337)
(12834)
(8553)
(6587)
(6354)
(5277)
(5231)
(5117)
(4720)
(4441)
(4412)
(4317)
(4230)
(4221)
(4067)
(4044)
(4028)
(3808)
(3632)
(3403)
(3392)
(3337)
(3099)
(3073)
(3046)
(3039)
(2880)
(2839)
学科
管理(15449)
(15223)
经济(15203)
(12128)
(11478)
企业(11478)
教学(11327)
理论(8916)
学法(7272)
教学法(7272)
方法(7013)
教育(6041)
数学(5422)
学理(5394)
学理论(5394)
中国(5278)
(5137)
数学方法(5120)
(4932)
技术(4128)
学校(4109)
(3850)
财务(3839)
财务管理(3829)
业经(3702)
企业财务(3590)
(3388)
(3284)
(3167)
(2885)
机构
学院(83357)
大学(74262)
研究(23612)
管理(23134)
(21305)
经济(20491)
理学(19265)
理学院(18979)
技术(18897)
职业(18690)
管理学(18177)
管理学院(18040)
(17195)
中国(16877)
科学(16322)
(14346)
技术学院(14007)
(13657)
职业技术(13540)
师范(13472)
(12725)
(12174)
(11781)
教育(11528)
(11512)
研究所(11343)
中心(11244)
北京(10980)
业大(10862)
师范大学(10347)
基金
项目(47400)
研究(39485)
科学(35209)
基金(28216)
教育(24212)
(24089)
国家(23781)
(22280)
编号(19996)
科学基金(19782)
社会(19017)
(17984)
社会科(17661)
社会科学(17657)
成果(16837)
课题(16122)
(14984)
基金项目(14281)
自然(12871)
资助(12830)
自然科(12575)
自然科学(12570)
自然科学基金(12313)
重点(11776)
项目编号(11483)
规划(10892)
(10630)
(9948)
(9874)
大学(9829)
期刊
教育(30304)
(26638)
经济(26638)
中国(24115)
研究(22712)
技术(14583)
职业(13285)
学报(13096)
(11159)
科学(10474)
(10386)
管理(10365)
大学(10162)
学学(9044)
技术教育(8410)
职业技术(8410)
职业技术教育(8410)
农业(7325)
(6431)
论坛(6431)
图书(5318)
财经(4868)
(4718)
金融(4718)
(4428)
职教(4339)
(4295)
(4278)
书馆(3904)
图书馆(3904)
共检索到128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洁萍  
通过对高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物质基础、技术条件和人力因素的可行性分析,指出博客应用到高职语文教学中有教学资源的丰富性、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教学评价的透明性、学习的协作性、学习的无限性、教学研究的即时化等优势;也应注意博客是个性化的教学工具、过滤信息、贵在坚持等应用问题。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海霞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育人文精神、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从执教者的角度来说,要想打破大学语文课程山重水复的尴尬处境,当务之急是要更新教学理念,提升大学语文的课程内涵。执教者要奉行"大语文"教学观,立足文化视角进行教学,深入挖掘课程的文化品质,以"文"化人,就能激活教学内容,从而唤醒师生的创造激情。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军辉  
中职作文教学正处于学生不愿写,教师无从教,师生两端无序、低效的困境。建立开放式的作文教学体系,立足于中职生成长特点及专业的现实需求,从作文命题方式的转变、作文教学内容的丰富以及评价体系的变革等方面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可以有效提高中职生作文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娜  
语文是高职院校为学生开设的一门教育课程,能够很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修养以及综合能力素养。就当前情况来看,多数高职院校开始重视语文教学改革,语文成为一门必修课。文章分析了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语文教学与实践方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姮  
传统的应用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应用写作的综合实践能力的要求。将案例教学引入到高职应用文教学的实践中,结合应用写作教学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素对案例教学的优越性、高职应用文教学中"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以及局限性等进行了探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和平  
大学语文对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都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因此,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效率,深入研究大学语文教学效率提高的方法,已经是摆在每一位大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雪艳  付成波  
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人文素质教育对高职院校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而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又不尽如人意,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雅杰  郝春生  
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在诸多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制约着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推进。因此,高职大学语文课必须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改革。本文从教学目标定位、教材编写、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及考试方式的选择五大方面探索了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全方位改革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楠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情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语文学科由于具有丰富蕴藉的情感与深厚的感召力,因而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情感教育优势,学文与育人同步进行,语文学科是情感育人的最佳阵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宇驰  
高职语文作为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承载着人文教育的重任,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优势。高职语文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职业素养出发,为学生的专业成长夯实基础,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邹旗辉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方兴未艾,论辩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其中一种有益的探索。文章探讨了论辩式教学模式的源起,提出论辩式教学模式的建筑,即文本研读、发现问题、信息搜索、得出结论、课堂辩论、教师点拨,总结了论辩式教学的应用效果,并提出论辩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白立元  
汉语字词误用的规律及辨析方法,在民族院校汉语文教学中重视程度不够,对此方面的深入探索与研究对学生规范运用汉语言文字无疑具有很好的作用。汉语字词的辨析可以从汉字结构、字形特点、字形演变、偏旁部首等汉语字词的构成规律以及字词关系、词义构成、字形表义方式等词义规律着手,从而总结汉语字词误用规律、找出汉语字词误用的根源。本文初步总结的汉语字词的辨误方法主要有因义辨形、字形辨异等字形辨析法和互文见义、义素分析、语义搭配、词义辨异等词义辨析法两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磊  
语文在高职教育的各类专业中是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语文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人文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但长久以来,职业院校语文教学改革力度小,效果不明显。从高职教育中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入手,分析了高职教育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探讨了教学中存在的病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永元  
在当前的课改实践中,对于语文课和语文教学质量的质疑颇多。其实,自建国以来的我国各个历史阶段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对于语文教学的争论、非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语文教学中“空对空”与“‘实’不到路子上”的现象确实比较普遍,与所付出的教学成本相比,语文教学的效率、质量确实不如意(尤其是在识字教学任务基本完成后的阅读教学中);在教学研究方面,经验不少,但仔细分析,往往取决于某些“特殊条件”(如,高频率大容量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金荷华  
语文教学论的优化探索,其宗旨是追求"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的课程特色,培养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新型师范生;其实质是追求课程实施的实践指向,直面语文教学实践,深度关怀语文教学实践。其实施途径及策略:加强课程实施的横向联系,改革学科课时安排;必修与选修课程结合,静态和动态课程互补;加强语文教育实习环节的管理,强化"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习得与积累;改革课程考核评价的内容及方式,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