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2)
2023(2162)
2022(2028)
2021(1979)
2020(1760)
2019(3905)
2018(3821)
2017(5895)
2016(4486)
2015(5571)
2014(5912)
2013(5035)
2012(4752)
2011(4231)
2010(4637)
2009(3731)
2008(3614)
2007(3344)
2006(3139)
2005(2941)
作者
(11159)
(9123)
(9061)
(9010)
(5943)
(4485)
(4271)
(3687)
(3662)
(3454)
(3246)
(3131)
(3122)
(3121)
(3059)
(3008)
(2932)
(2854)
(2823)
(2722)
(2721)
(2483)
(2415)
(2349)
(2263)
(2178)
(2125)
(2109)
(2089)
(1966)
学科
管理(8699)
教学(7604)
(7390)
经济(7371)
教育(6764)
(6697)
理论(6450)
学法(5409)
教学法(5409)
中国(5173)
(5026)
企业(5026)
学理(4801)
学理论(4801)
学校(4089)
(4007)
(3338)
技术(2989)
研究(2833)
高等(2630)
(2559)
(2490)
银行(2480)
职业(2431)
地方(2421)
(2413)
(2394)
农业(2325)
政治(2234)
思想(2180)
机构
学院(54221)
大学(45218)
职业(17468)
研究(16785)
技术(15885)
职业技术(12694)
管理(12658)
技术学院(12516)
(12297)
(12165)
中国(11912)
经济(11497)
(10877)
科学(10436)
(9790)
教育(9787)
理学(9436)
(9406)
(9328)
师范(9303)
理学院(9298)
(8946)
管理学(8916)
管理学院(8838)
中心(8346)
(7891)
研究所(7794)
(7745)
业大(7168)
北京(7116)
基金
项目(29006)
研究(27239)
科学(21231)
教育(18669)
(15952)
编号(15363)
基金(14706)
课题(13473)
成果(13039)
(12598)
(12545)
(12077)
国家(11857)
社会(11582)
社会科(10658)
社会科学(10656)
科学基金(9427)
规划(8646)
(8198)
项目编号(8006)
重点(7812)
研究成果(7668)
(7619)
年度(7364)
(7313)
基金项目(7174)
资助(7069)
(6793)
(6787)
阶段(6765)
期刊
教育(27118)
中国(20961)
(17867)
经济(17867)
研究(17125)
职业(13264)
技术(11331)
(8758)
技术教育(8556)
职业技术(8556)
职业技术教育(8556)
学报(8135)
(6685)
大学(6353)
(6194)
论坛(6194)
(5793)
金融(5793)
农业(5712)
科学(5567)
管理(5545)
学学(5314)
图书(5095)
职教(4564)
书馆(4194)
图书馆(4194)
高等(3427)
成人(3381)
成人教育(3381)
(3144)
共检索到95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育培  
订单培养作为高职教育产学结合的有效途径而倍受高职院校的推崇,但在实施过程中容易陷入人才观、教育观和课程观的误区,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到校企合作的成效。通过对相关误区的理性分析,指出坚持素质本位的人才观、树立三主体的教育观和注重过程取向的课程观是走出订单培养误区的重要思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裴智民  朱平  
订单培养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而且能够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当前我国职业院校订单班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损害学校,特别是损伤订单学生切身利益的现象。因此,高职院校在选择订单培养之际,要正确对待利弊,建立"扬利避弊"机制,切实惠及校、企、生三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志辉  卢庆林  
订单培养是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当前高职院校订单培养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系统描述了订单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总结了多所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订单培养的实践,期望为高职院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家林  朱现平  黄小萍  
在高等职业院校订单式培养模式中,从毕业生上岗的实际效果上看,订单式培养质量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差距仍然存在。以地铁运营行业的订单式培养实践为例,由于现代地铁运营行业的工种、岗位设置繁多,职业能力差异较大,不同学校受学科专业、教学条件、学生能力等限制,即使是同一地区、相同专业往往也存在培养过程、学业考核、岗位能力要求的差异。要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加快订单式培养的标准化建设,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科学、通用的培养规范,使培养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要求都能依据一定的规范标准自觉地去实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科海  
文章就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中的合作企业选择,"订单"班级的组建、培养、就业,组织保障等问题结合实践进行探讨,以期对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有所裨益。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海涛  
目前,各高职院校大都实行了“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完善这种模式,使高职教育更好地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怀忠  
本文认为,实施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订单式”培养要由浅层次合作向深层次合作发展;“订单式”培养必须有学校和企业的深层次合作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切实建立“订单式”培养的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京毅  张震  
文章提出订单式培养的狭义模式和广义模式,在基于广义模式下,对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提出重视基础课程、强化专业课程的构想;对高职课程授课方式提出了任务驱动、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和行动学习三种方法;对课程评价方面,提出由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参与课程评价的新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川  
文章分析了传统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模式,认为传统培养模式存在工具性实用性强、侧重谋生生计、注重短期效益等问题。而订单式学生培养模式又面临着易受市场环境的波动影响、受合作企业影响、受学生就业双向选择制约等困境,为此,文章提出突出政策引领、注重搭建平台、实行动态管理、打牢基层基础的对策,促进订单式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模式健康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雪松  李盛聪  
近年来,订单式教育在高职院校如火如茶地展开,成为许多高职院校的招牌。但订单式教育模式在实践中同样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试图从订单式教育模式产生的原因和现实中的具体矛盾入手,从教育规律层面分析这些矛盾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期能对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世刚  
订单式培养是高职高专学校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得以成功运作。为进一步完善"订单式教育",通过分析学校开展订单式培养的模式及其运作的过程,提出了相应的操作思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许冬武  陈迎红  
作为新一轮政府订单医学生培养政策先行地区代表的浙江省,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认识到,"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是政府订单医学生培养政策取得成功的三大关键环节。只有健全招生、培养、就业政策,保证订单医学生"下得去";完善职后待遇与用人机制,保证订单医学生"留得住";加强适应岗位需求的教育,保证订单医学生"用得上",政府订单医学生培养政策才能真正取得成功,才能切实解决农村医务人员短缺的现实问题。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魏小琳  
当前,"订单培养"被视为今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但是,在理性分析"订单培养"与企业生产不同、"订单培养"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后,可以认为"订单培养"的实施受教育规律和一定条件所制约,因而不具备广泛意义上的适应性,不宜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般模式推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伟贤  
本文结合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武进办学点轴承班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对这一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市场背景、培养模式的内容,并着重探讨了"订单式"培养的利弊以及采取的相应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