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5)
- 2023(10454)
- 2022(9095)
- 2021(8314)
- 2020(7151)
- 2019(16298)
- 2018(15726)
- 2017(29911)
- 2016(16804)
- 2015(19531)
- 2014(20315)
- 2013(19756)
- 2012(18614)
- 2011(16719)
- 2010(17150)
- 2009(15959)
- 2008(15252)
- 2007(14119)
- 2006(12035)
- 2005(11023)
- 学科
- 济(68258)
- 经济(68195)
- 管理(43425)
- 业(41580)
- 企(34128)
- 企业(34128)
- 方法(30304)
- 融(26526)
- 金融(26523)
- 数学(26061)
- 数学方法(25802)
- 中国(25257)
- 银(24658)
- 银行(24630)
- 行(23807)
- 地方(19641)
- 财(19223)
- 农(18488)
- 制(15644)
- 业经(14976)
- 理论(14170)
- 学(13897)
- 务(12839)
- 财务(12808)
- 财务管理(12769)
- 农业(12733)
- 贸(12491)
- 贸易(12481)
- 企业财务(12116)
- 易(12078)
- 机构
- 学院(242087)
- 大学(232721)
- 济(93460)
- 经济(91087)
- 管理(83679)
- 研究(78672)
- 理学(70721)
- 理学院(69827)
- 管理学(68430)
- 管理学院(67982)
- 中国(65620)
- 京(49332)
- 科学(49248)
- 财(45435)
- 农(41407)
- 所(41085)
- 江(39271)
- 中心(39020)
- 研究所(37039)
- 财经(35734)
- 业大(34668)
- 范(32647)
- 农业(32643)
- 州(32621)
- 师范(32300)
- 经(32113)
- 技术(31963)
- 北京(31161)
- 经济学(29738)
- 院(27903)
- 基金
- 项目(152375)
- 科学(117539)
- 研究(115918)
- 基金(104651)
- 家(90120)
- 国家(89257)
- 科学基金(75187)
- 社会(69174)
- 社会科(65424)
- 社会科学(65403)
- 省(64103)
- 教育(56055)
- 基金项目(55288)
- 划(52646)
- 编号(51491)
- 自然(46888)
- 自然科(45702)
- 自然科学(45687)
- 自然科学基金(44849)
- 资助(43595)
- 成果(41979)
- 课题(36812)
- 重点(35524)
- 发(34794)
- 部(32922)
- 创(32027)
- 年(30644)
- 性(30231)
- 项目编号(30170)
- 创新(29747)
- 期刊
- 济(104015)
- 经济(104015)
- 研究(69717)
- 中国(51596)
- 学报(37347)
- 农(37306)
- 财(36937)
- 融(35950)
- 金融(35950)
- 教育(35577)
- 科学(32364)
- 管理(27929)
- 大学(27572)
- 学学(25800)
- 技术(24780)
- 农业(23980)
- 财经(17856)
- 业经(17186)
- 经济研究(16242)
- 经(15362)
- 职业(14662)
- 问题(13848)
- 业(13071)
- 图书(12414)
- 坛(12241)
- 论坛(12241)
- 理论(11900)
- 版(11876)
- 技术经济(11529)
- 商业(11249)
共检索到367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永利 赵本立
高职院校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阵地,为民族文化传承提供平台;以开发课程为突破口,为民族文化传承奠定基础;以艺术教育为主线,创设向真向美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实践活动为引擎,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师资建设为保障,为民族文化传承保驾护航;以新媒体技术为手段,积极拓展保护及传承途径;以政企校合力促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
高职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陆阁丽 陆厦伟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生活状态的改变及农村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民间文化及技艺传承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校园传承在时间、空间等方面比传统的师徒传承更有优势,宁夏回族自治区经过6年校园传承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
宁夏回族自治区 民间文化 学校 调查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董永梅
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和专题数据库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类体系在分类结构、立类面和类面间的组配关系等方面存在不足。本着基于用户的主导性原则、用户的易用性和实用性原则,整合传统文献分类法、网络自编分类法和大众分类法构建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类体系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存储和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类原则 分类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鹏鸣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价值日益重视,它们作为华夏祖先留给后辈文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尤其是现代化生产力背景下,更有着诸多方面巨大和潜在的研究和开发应用价值。历经数千年历史,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处于一种现状没落,后继无人的悲凉状态,如何更好加以保护,使得它们的文化研究和经济开发价值能最大化的得到发挥,是一项全新而又严肃的课题。甘肃虽地处西北,但境内却分布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属各种门类包罗万象:酒泉夜光杯、甘肃洮砚、兰州水车、天水雕漆、太昊伏羲祭典等。本文结合它们地理位置上自西向东的分布趋势,选出一些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案例,来探讨其现状、保...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雯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职业属性为高职教育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可能性;而高等教育文化功能的担当又向高职教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必要性的要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成为各地方高职教育特色生成的契机。高职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包括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的策略。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色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阚如良 汪胜华 梅雪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包括文化实体的保护,也应包括文化空间的保护。文化空间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与延续的文化"土壤",强调对文化空间的保护,有利于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完整性。本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提出了相应的分级保护策略,以期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并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空间 分级保护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兆林 张宪昌
民间资本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但学术界对其尚未开展系统研究。本文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民间资本的概念、特点、研究价值、角色及作用等开展研究,力求实现民间资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效能的最大化。
关键词:
民间资本 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会力量 规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萨如拉 谢芳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过度商品化和产业化,而忽视对其知识属性的考察,同时也存在过度保守化,忽视对其所蕴含知识潜力挖掘的问题。文章在知识审计视域下构建非遗知识审计模型,从知识拥有量、生存环境、历史沿革及市场需求等层面对贵州省黔东南地区丹寨县古法造纸技艺开展知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保护中缺少技术设备支持、资料记录;其兴衰取决于国家政治环境、市场需求大小、现代科技的影响;产品创新可以提升其经济价值;生产性保护基地和研习所的设立行之有效等。提升生产性保护效能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完善资料记录、加强物质保障、提升经济价值和扩大需求信息供给。为此,知识审计也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能提升的有效工具。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怀诗 胡文静 张华
数字图书馆技术的发展使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新的契机。文章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应用5S模型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图书馆概念模型;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一些关键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图书馆 5S模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悦 石美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是遗产旅游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若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或者说若要将其推向旅游市场,就必须面对三个基本问题,即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不能开发、由谁来开发、如何开发。为此,文章选取了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相关文献,并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对上述三个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存在着与上述问题相应的三大矛盾,即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开发主体之间的矛盾、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故而文章对其进行了多侧面的跟进研究,希冀能够引起人们的广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矛盾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彭鑫 王云庆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手段,传承人个人存档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的原真性、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对传承人个人存档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并结合"发挥自身优势、克服自身劣势、利用外部机遇、应对外部威胁"的战略制定原则,提出推广传承人个人数字存档、完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政策、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的经费投入、加强对传承人的档案意识培养和建档业务的指导等具体策略,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个人存档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邓琼飞
海南作为典型的海岛型省份,长期以渔业及其他海洋资源为主导产业,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物质文化产品,创造出可观的经济价值,而且沉淀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海洋文明的延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良好的海洋保护意识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许多珍贵的非遗项目面临失传危机。笔者围绕海南海洋类非遗保护进行研究,以期探索出科学的保护策略,切实提升非遗传承主体的保护积极性,推动我国海洋非遗的传承和发展。由王文章编著、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一书,从学理视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研究,详细论述了其概念、特征、类别等知识;然后立足实践维度,针对传统音乐、舞蹈、体育、美术、医药等二十几种非遗项目进行了讨论分析,深刻解读了各种非遗项目的价值意义、文化内涵、形成过程等;最后聚焦中国非遗保护现状,积极借鉴国外管理经验,提出科学的非遗保护措施,为非遗保护工作者以及研究人员提供了科学参考,具有良好的研究价值。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鹏飞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沿话题》集合了作者苑利与顾军多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成果,多角度地向读者阐述了什么是非遗以及如何保护非遗。该书包括5编、48篇文章,内容主要有:"非遗"保护的逻辑起点:"非遗"存在的问题;传承人:中华文明的"二传手";政府在"非遗"中的定位;遗产活用:见人、见物、见生活。该书针对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同时明确了在现代互联网时代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利用高科技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VR技术作为一种人机交互仿真技术十分适合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遗” VR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盛华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联结着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共同情感认同和价值,对于了解历史、延续情感、传承发展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得不引起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域自然环境、经济、价值等诸方面的认同关系密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保护生态,将文化生态意识融入其中无疑将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生态主要研究文化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文化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关系。由吴楠著、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生态建设研究》一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文化生态建设相结合,旨在唤醒大众的文化生态意识,促进文化生态建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诗语 周梓艺
敦煌艺术保护传承是当代人民的热点关注对象。目前区块链技术对敦煌艺术研究缺乏。文章首先梳理了敦煌艺术的传统问题挑战,然后分析了区块链技术中的去中心化、哈希函数、时间戳、分布式账本等技术,并与敦煌艺术问题相结合,解决了敦煌艺术中版权侵权泛滥、传播狭窄、交易阻碍等一系列问题。最后总结出“区块链+敦煌艺术”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几个重要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