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02)
2023(14756)
2022(12539)
2021(11956)
2020(9794)
2019(22775)
2018(22264)
2017(42904)
2016(23319)
2015(26567)
2014(26555)
2013(25798)
2012(23504)
2011(20937)
2010(21187)
2009(19346)
2008(17727)
2007(15790)
2006(13711)
2005(11676)
作者
(64112)
(52817)
(52607)
(50084)
(33490)
(25407)
(24095)
(20691)
(20304)
(19016)
(18206)
(17689)
(16618)
(16523)
(16452)
(16058)
(15591)
(15460)
(15199)
(14998)
(13079)
(12966)
(12869)
(12028)
(11990)
(11797)
(11779)
(11760)
(10665)
(10406)
学科
(88933)
经济(88754)
管理(64646)
(60411)
(51826)
企业(51826)
方法(42687)
数学(36191)
数学方法(35648)
中国(31186)
(27030)
金融(27028)
(25327)
银行(25295)
(24469)
(24406)
(22652)
业经(22103)
地方(20815)
理论(19630)
(18330)
(18053)
农业(16487)
(15625)
(15017)
财务(14932)
财务管理(14910)
技术(14775)
(14265)
贸易(14250)
机构
学院(317512)
大学(311145)
管理(124727)
(119402)
经济(116574)
理学(108150)
理学院(106969)
管理学(104785)
管理学院(104228)
研究(100519)
中国(79265)
(65998)
科学(62319)
(55660)
(48919)
中心(47880)
(46812)
(46030)
业大(45632)
财经(44819)
研究所(44561)
(42433)
师范(42070)
北京(41761)
(40670)
(38905)
技术(38490)
(36763)
农业(36197)
经济学(35588)
基金
项目(218724)
科学(171948)
研究(165404)
基金(155464)
(133607)
国家(132361)
科学基金(114557)
社会(102319)
社会科(96202)
社会科学(96174)
(88501)
基金项目(82408)
教育(78794)
自然(73380)
(73318)
自然科(71699)
自然科学(71689)
编号(70599)
自然科学基金(70326)
资助(64341)
成果(57076)
课题(49510)
重点(49149)
(47520)
(46824)
(45935)
项目编号(43278)
创新(42518)
科研(41473)
教育部(41271)
期刊
(128460)
经济(128460)
研究(91694)
中国(64212)
学报(47290)
教育(46742)
管理(44726)
(43220)
科学(43204)
(41058)
(37735)
金融(37735)
大学(36497)
学学(33948)
技术(31915)
农业(29675)
业经(21508)
财经(21249)
经济研究(20154)
图书(18523)
(18034)
职业(16629)
问题(16130)
理论(15899)
科技(14931)
实践(14770)
(14770)
技术经济(14638)
(14258)
论坛(14258)
共检索到463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成涛  丰彩君  
构建技能型社会是我国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总战略,高职院校是技能型社会构建的重要实施单元,具有缓解技能人才供需矛盾、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推动技能文化培育与传播、促进劳动者终身技能成长等应然功能。然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偏差、技能培训的供给偏弱、技能文化效能的效应不强、劳动力终身技能培养不足等问题阻碍了高职院校融入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进程。为此,高职院校应以推进产教融合为契机调整技能人才的培养定位,以激发内生动力为切入点提升培训供给能力,以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推进技能文化氛围的形成与传播,以模式创新优化终身技能培训的供给。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瑞荣  
为满足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研究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之中。分析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当代价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提出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路径:重塑社会价值导向、企业主导现代师徒制、重拾工匠精神的学校培养、打造专兼结合的名师名匠团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打造匠心品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山立   邓志远  
技能型社会建设对职业教育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内涵的深化与办学质量的提升。面对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首先,需要厘清其与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内在逻辑,即促进技能形成的基本教学形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效手段与服务技能供需平衡的前沿阵地。其次,需明确其目标方向,即实现完整职业人培养目标、满足社会适应力提升现实需求、构建技能文化生成教学生态。研究发现,实践教学评价与育人目标契合性较弱、实践教学实施过程跨界交流不足、实践教学设计对职业精神培育关照不足,为此从突出教学评价能力本位功能、健全跨学科综合教学机制、实现技能与职业精神双向同行方面提出行动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慧婷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我国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是参与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排头兵”。协同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参与技能型社会建设是历史必然、时代使然和体系应然,同时还存在高职院校区域协同效应发挥不足、技术协同效应发挥不够、质量协同效应发展不均、培养协同效应规格滞后等困境。协同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参与技能型社会建设是“三轨协同”的协作共生共建模型,其实践路径是:以内涵发展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畅通本轨自我协同提升链路;以提质增效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畅通内轨多维协同合作链路;以互惠互利为导向,扩大交流合作,畅通外轨互通协作联合链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丽娟  
随着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建设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目前经济法课程开设现状来看,无论在课程价值聚焦、课程思政与实践元素的结合、任课教师的常态化德育培育机制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文章认为在经济法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进行系统建设,需要深刻剖析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力求最大限度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实现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教育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中健  
工匠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宝贵财富,是滋养和塑造技能型社会的文化源泉。从融入基础、融入依据和融入动因来看,工匠文化与技能型社会建设具有有机融合的内在逻辑。工匠文化融入技能型社会建设,有助于夯实技能型社会的文化基石、强化文化自觉、坚定文化引领。基于此,通过聚合“三全内容”、聚力“三融平台”、聚焦“三大方位”,构建工匠文化融入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资源体系、联动体系、制度体系,用工匠文化塑造重视技能的群体意识,激发工匠潜能,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全守杰   张惠冰  
ChatGP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工作世界,高职院校学生如何适应工作世界的变革,是高职教育亟须关注的重点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在具身关系、解释关系、他者关系和背景关系四个维度中应具备人机协作、数字分析、技术创新和技术体认的多元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可从搭建虚拟仿真平台,展现具身性教育场景;开发数字化教材,深度诠释技术内涵;开展在线学习项目,协同他者激发创新潜能;完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感知技术文化背景四个方面推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新文   陈忠根  
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高职院校被赋予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当前高职院校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面临思想与文化的桎梏、实践与政策的局限、主体与要素的缺失等问题。高职院校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在于在发展目标中寻找共同点、在发展路径中寻找契合点、在发展重点中寻找融合点。其内生动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体现本质性的技能供给力、突出类型化的跨界融合力和增强适应性的质量保障力。其需要的有效服务机制包括多元协同、市场响应、职能再建和主体优先四种,从而凝聚内外合力,提升供给效能,强化育训一体,凸显终极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志艳   陈新文  
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高职院校到底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这需要对技能型社会的需求和高职院校的能力进行分析后才能回答。结合对技能型社会需求与高职院校能力的分析认为,高职院校在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中的可能作为就是链接现实与未来。在综合考虑现实社会需要和教育终极追求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重点致力于在三个领域有所作为:一是多维目标下的技能供给;二是大职教观下的技能服务;三是数字化转型下的技能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霍丽娟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国家全面提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在新时期推进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构建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是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社会价值充分体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区域适应、产业适配、体系完备、合作共生以及治理适切等特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从技能型社会形成、技能型社会建设水平、技能利用三个方面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技能型社会建设进行了综合性评价。研究认为,新时期技能型社会建设应加强政府主导作用,统筹部门协同治理水平,完善技能形成系统,构建系统技能提升通道,打造产教融合生态,提高技能社会建设成效,优化要素配置机制,促进技能匹配利用效率,加快实现“国家重视技能、人人想学技能、处处可教技能”的社会发展愿景。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徐林  王阿舒  
技能型社会需高职思政教育与时俱进。基于生态学与协同学的“道德—知识—技能”分析框架,将高职思政教育作为职教类型特质下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系统,以此探究其育人机理:达至德技双馨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培养大国工匠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实现技能强国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进而,审思现实发现部分院校囿于学科、价值取向单一,部分教师墨守成规、开发资源及创新教学能力欠佳,部分学生被动接受、融通转化自主发展意识不强。为此,高职思政教育需丰实价值取向,将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凝聚人心协同起来;守正创新,以文化人、因材育人、以身示范;指向技能强国,助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虞银泉  
社会重大事件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现实资源。课题组前期已经对社会重大事件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文章通过社会重大事件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目标和原则进行分析,阐述社会重大事件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价值,从而找出有效将社会重大事件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方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康贤  林丽芳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为制造强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在技能型社会建设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要加强对技能型人才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在教学中,要着重从教学内容、教师素质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德技并修,树立技能报国、技能强国的远大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成为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人才,主动承担历史使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旻   王慧泽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需求,技能型社会以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本质上具有技能性、构建方式具有开放性与合作性、辐射范围具有全民性与终身性等特征。以价值取向、实践取向和质量取向三个维度展现技能型社会建设标准,以明确技能型社会建设方向。并通过技能文化氛围的建设、社会主体的相互合作与职教一体化的发展,探索技能型社会建设路径,推动技能型社会的建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在迈向2035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如何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成为我国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我国提出了建设技能型社会的政策主张,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在整个教育体系层面形成支持技能人才成长发展的制度安排,在社会层面形成尊重技能人才的文化氛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