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19)
2023(10259)
2022(8444)
2021(8118)
2020(6352)
2019(14456)
2018(14092)
2017(24631)
2016(14755)
2015(17026)
2014(16898)
2013(15532)
2012(13974)
2011(12764)
2010(12810)
2009(10882)
2008(10389)
2007(9330)
2006(8180)
2005(7227)
作者
(37775)
(31395)
(31109)
(29750)
(20029)
(15061)
(14400)
(12147)
(12102)
(11452)
(10835)
(10494)
(9957)
(9906)
(9723)
(9698)
(9517)
(9307)
(9189)
(9040)
(8075)
(7769)
(7696)
(7372)
(7214)
(6982)
(6933)
(6849)
(6388)
(6323)
学科
(43324)
经济(43291)
管理(34560)
(34397)
(26357)
企业(26357)
教育(23101)
中国(18427)
方法(17097)
(16812)
技术(15628)
数学(14793)
数学方法(14573)
理论(13780)
教学(12748)
农业(12085)
(11215)
业经(11142)
地方(10592)
(9749)
(8686)
(8224)
贸易(8220)
(7986)
环境(7587)
学法(7440)
教学法(7440)
技术管理(7205)
(7076)
研究(6715)
机构
学院(192250)
大学(187468)
研究(65429)
管理(63162)
(62785)
经济(60958)
理学(54696)
理学院(53900)
管理学(52718)
管理学院(52329)
(41620)
科学(40579)
中国(40290)
(37978)
师范(37734)
教育(36442)
技术(32007)
(31768)
(31571)
师范大学(30474)
(30089)
职业(29694)
中心(29225)
研究所(29119)
业大(28150)
(27299)
北京(26490)
(24849)
(24077)
农业(23501)
基金
项目(128273)
研究(106209)
科学(101722)
基金(84961)
(72937)
国家(72051)
社会(61841)
科学基金(60807)
教育(59647)
社会科(58168)
社会科学(58154)
(55987)
编号(48563)
(47990)
基金项目(44978)
成果(40844)
课题(38160)
自然(36462)
自然科(35514)
自然科学(35509)
自然科学基金(34875)
(32997)
资助(32638)
重点(31137)
(30369)
(29381)
规划(29142)
(28559)
项目编号(27927)
(27136)
期刊
(69777)
经济(69777)
教育(68449)
研究(62772)
中国(51990)
(27306)
学报(27303)
技术(26833)
科学(25314)
职业(22242)
大学(22157)
(21251)
管理(20799)
农业(19274)
学学(18983)
技术教育(14744)
职业技术(14744)
职业技术教育(14744)
(13048)
论坛(13048)
业经(12548)
(10434)
(10372)
金融(10372)
经济研究(10307)
科技(10289)
财经(10234)
(10115)
图书(9608)
(9006)
共检索到288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德文  许金波  
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普遍得到提高,但就业质量和就业后的发展却受到职业素养的严重制约。当前高职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存在认识不统一、载体不到位、教育队伍不合拍等困境。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构建有引领力的培养方案、开发有鲜活力的素养课程、创设有感染力的教育载体、搭建有凝聚力的校企平台和打造有执行力的育人队伍等途径,切实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使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司春燕  孟剑飞  
文章结合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实况,从公共艺术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必要性、主要实施途径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理念创新、艺术教育体系创建、管理机制构建以及艺术活动展演等方面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任熊  
面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意愿高涨、效果堪忧的现实困境,创新体制为体、畅通机制为用是必然路径。高职院校在深化产教融合发展的实践中,应积极探索体制机制的创新,改革以往校企松散式合作模式,创新产教深度融合办学体制,构建以"利益契合"为纽带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传统"管理"向教学"治理"的转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金中  
学校和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非常重要。但学生期望过高、政府服务意识不强、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使校企深度合作困难重重,以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从政府宏观调控、学校主导、技术创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双文化"育人等几个方面入手,深入研究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及实施效果,对于全国其它高职院校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首次提出"2122"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在物流管理专业应用之后,大大提高了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步提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晓倩  欧阳常青  
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学生创新创业的心理现状,并结合高职院校特点,从三个方面探索高职生创新创业心理的培育路径:以教学为中心,构建高职生创新创业心理素养培育课程体系;以实践为载体,拓展高职生创新创业心理素养培育实践体系;以能力为导向,完善高职生创新创业心理素养培育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宣  桂敏  陆海峰  
高职院校作为开展职业教育主要机构,在培育高素质农民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当前高素质农民培育中农业生产社会认可度低,农村青壮年离农去农现象明显;培训手段单一,培训时间不完全符合农业生产要求;培训内容老旧,师资水平偏低,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以东部一所高职院校的实践举措为案例,基于内生性发展理论,着力提升农民学习的内生动力,提出加大投入拓宽农民学历教育渠道、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适应性、依托职教优势完善高素质农民培育内容与模式、搭建适应农业产业需求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瞄准培育后续抓培育后跟踪服务等解决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李娥  吴访升  盛杨  
职业素养是直接与高职学生今后的职业环境和岗位需求相对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无论从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是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言,通识教育对于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具有重要作用。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通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特色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竞赛课程、环境课程,论述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基点,开发高职通识课程的实践。同时,提出对保障高职通识课程顺利实施的初步建议,即全员化的职业素养培育理念,全方位的通识教育保障制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丽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借船出海"校企联合"走出去"办学新模式,在柬埔寨成立职业培训中心、联合开展留学生学历教育、申办股份制海外大学,在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多元参与、创新人才培养、服务"一带一路"方面收获经验。构建监管机制和质量体系是高职院校境外办学的发展根本;加强顶层设计与科学规划是高职院校境外办学的关键;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是高职院校境外办学的抓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有明  张薛梅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和职业教育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在深化内涵建设过程中需要统筹学校文化、地方文化、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并不断强化其内涵建设。文化内涵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职院校巩固内涵建设成效的有力保障,而众多高职院校在推进学校文化内涵建设方面都面临着"建什么"和"怎么建"的问题。文章基于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视角,从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及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究两者有效融合应遵循的原则与路径,以期为提高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水平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瞿立新  
正在转型升级的中国旅游业,对亟需的高素质技能型旅游专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为例,系统研究高职旅游专业群建设的构想与路径,为破解当前中国旅游业供需严重错位的矛盾,增强旅游职业教育吸引力,尊重学生多样化的选择,提高高素质技能型旅游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强为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服务能力,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杰  周桂瑾  徐安林  王振华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应有之意,文章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改革方面存在的政策困境以及合作能力不强、合作层次不高等现实问题。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高企业参与程度、提升高职院校自身竞争力等方面提出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改革的思路,并着重分析介绍了笔者所在学校探索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改革的具体举措和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传彬  
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生产方式变革的深入,我国企业走出去呈剧增态势。它们在海外发展面临沿线发展中国家教育相对落后、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为高等职业教育校企联合海外办学带来契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探索校企合作在柬埔寨办学取得的相关成效,深入分析了海外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其对策,并对高职院校在"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办学提出了具有前瞻意义的思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云峰  蔺宏良  
从教育观与人才观的双重视角分析发现,现代学徒制是实现青年一代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人才培养形式。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中德SGAVE项目实施中,通过搭建政行企校多元合作人才培育平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开发课程体系与教学标准、创新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等措施,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较好地对接了双主体育人、双身份成长、双导师培养与双环境学习等现代学徒制关键问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汉生  
经济社会与高职教育自身的发展,都要求高职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而校企合作缺乏深度与教师职业能力不足则成为制约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因素。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引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钟碧芬  何静  
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职业素质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缺位,素质教育类课程远离职业岗位实际。高职院校在注重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超前培育,应打破职业教育功利化、素质培养边缘化、责任文化碎片化的现象,构建职业素质教育与责任文化融合贯通的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