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86)
2023(4682)
2022(3726)
2021(3513)
2020(2602)
2019(5957)
2018(5795)
2017(9020)
2016(6169)
2015(7248)
2014(7442)
2013(6513)
2012(6236)
2011(5375)
2010(5852)
2009(4746)
2008(4636)
2007(4327)
2006(4032)
2005(3798)
作者
(15828)
(13213)
(13199)
(12845)
(8404)
(6336)
(6169)
(5186)
(5096)
(5076)
(4605)
(4497)
(4334)
(4318)
(4305)
(4294)
(4218)
(3999)
(3947)
(3867)
(3692)
(3475)
(3395)
(3330)
(3138)
(3110)
(3056)
(3031)
(2871)
(2786)
学科
管理(14693)
(12744)
经济(12720)
(9874)
教学(9297)
理论(8107)
教育(8100)
(7776)
企业(7776)
中国(7482)
学法(6581)
教学法(6581)
(5902)
学理(5697)
学理论(5697)
环境(5115)
学校(4528)
技术(4335)
(4178)
(4131)
地方(3990)
业经(3900)
农业(3724)
(3623)
银行(3612)
(3578)
(3484)
研究(3409)
(3297)
(3229)
机构
学院(75587)
大学(66783)
研究(24204)
管理(20845)
(19744)
职业(19540)
经济(18798)
技术(18531)
中国(17549)
(16157)
理学(16018)
理学院(15809)
管理学(15287)
(15249)
管理学院(15166)
科学(14827)
职业技术(14131)
技术学院(13993)
(12977)
(12883)
师范(12725)
(12558)
教育(12184)
中心(12081)
(12047)
(11115)
研究所(10589)
业大(10423)
(10382)
北京(10040)
基金
项目(44291)
研究(39788)
科学(32910)
基金(24516)
教育(24306)
(22728)
(20408)
国家(20080)
编号(20003)
社会(19262)
(18000)
社会科(17886)
社会科学(17881)
课题(17287)
成果(16878)
科学基金(16655)
(15870)
基金项目(12207)
规划(11702)
重点(11335)
项目编号(10811)
(10583)
(10371)
资助(10271)
(10211)
(10151)
(9795)
研究成果(9728)
自然(9362)
年度(9320)
期刊
教育(32134)
(29307)
经济(29307)
中国(27350)
研究(23528)
职业(14856)
技术(14180)
(11963)
学报(11189)
技术教育(9697)
职业技术(9697)
职业技术教育(9697)
(9182)
管理(9138)
大学(8809)
科学(8306)
农业(7984)
(7781)
金融(7781)
学学(7483)
(7168)
论坛(7168)
图书(6619)
书馆(5351)
图书馆(5351)
职教(4888)
(4765)
业经(4421)
(4191)
高等(4170)
共检索到131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伟  
随着绿色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应的人才需求不断增长。通过对我国绿色建筑人才发展的现状分析,阐述建筑类高职院校培养绿色建筑人才的使命和优势,并从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专业设置的调整、课程体系的更新、师资培养、绿色校园建设等角度探讨建筑类高职院校培养绿色建筑人才的做法和思考,从而顺应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促进建设类高职院校的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黎明  
文章通过分析建筑行业对绿色建筑人才的需求,借助于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支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师资队伍、发挥科研引领、借用行业平台等措施,探索建筑类高职院校培养绿色建筑人才的途径,培养适应建筑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严丽丽  
工学结合是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必然要求,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财经高职院校由于实习单位点多面广、实习岗位的特殊性,增加了实习成本和风险,这一直是困扰开展工学结合的难题。文章以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财经类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实践、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洪列平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本文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内涵的分析,提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双证书"式、"订单"式、顶岗式、工学交替式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形式。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实训基地建设是基础、课程与教学改革是核心、制度创新是保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应崧  
本文结合参与院校评估、示范遴选、评估抽查等工作的体会,回顾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开展以来走过的历程,总结了评估工作取得的成效,反思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高评估工作的水平、促进评估工作的健康发展进行了系统思考,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怀珍  杨桂染  刘立新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直接决定了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构建医学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遵循主动适应社会和医疗卫生领域发展,校院合作、工学结合,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标准规范培养,突出实践能力等原则,通过专业调研及分析、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专家论证、最终确定等程序构建人才培养方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梁克东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治理致力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升,是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治理是由治理主体、治理共识、治理工具和治理成效等构成的治理系统,其运行以人才培养目标的识别、理解及定位为起点,以此统领治理共识、指引治理主体、规约治理工具,治理主体开发并运用治理工具取得预期治理成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实现高职院校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剖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治理现实,发现在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治理共识的有效达成、治理工具的科学供给、治理成效的持续改进等方面仍面临不少挑战。为此,应着力构建治理主体良性互动长效机制、发挥治理共识激发内源动力作用、优化治理工具多元互补供给结构、提供治理成效持续改进动力源泉,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提升提供行动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福春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以数字技术全面渗透、跨界应用的特点形成,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引发人类生产和生活模式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加快了职业教育革新的步伐。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数字化人才需求缺口呈现不断扩大趋势,而其中技术技能型人才尤为明显。面对上述情况和问题,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输出主阵地的高职院校亟待三措并进,加强关键办学能力、提高数字化人才培养能力,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增强数字化人才培养适应性,构建科学的育人评价体系、巩固数字化人才培养成果,以期培养更多的适应我国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数字化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小娟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规律性,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应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主动与政府、行业、企业深度融合,从专业设置、办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人才评价等方面深化改革,制订切实可行的有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为社会培养一批理论基础较好、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邵文红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本文从分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和特点入手,提出了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素,对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师资队伍与实训建设、质量监控与教学管理等进行了研究,并针对该模式的具体落实,从建立教学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建洪  
随着高职院校的生源减少、办学综合竞争的重新定位以及人才培养评估的重心转移等问题的出现,高职院校必须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大力加强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积极实践专业结构设置、课程资源整合、教学队伍建设和管理机制创新等改革举措,确保办学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贤政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基本形成了两个转换与替代:一是用人才培养方案替代原有的教学计划;二是用课程标准替代原有的教学大纲。借鉴国家示范院校专业建设的先行经验,认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是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重构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转变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淑贞  
高职人才培养的专业定位一直是困扰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文章对当前高职专业定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专业定位的原则,论述了专业定位的方法,认为高职教育既要保留高等教育之根,更要创出职业教育之本,并且从社会需求、企业需求和学校特色与学生实际等方面对职业教育之本进行了论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继安  方东傅  
都市农业就是在城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环境资源及自然生态,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而形成的一种农业形态。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都市农业的宗旨由保证食物供应向以生态、绿色生活、社会功能为主的模式转型,把自然融入城市成为都市农业的重要标志。自上海发展都市农业之后,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