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57)
- 2023(6619)
- 2022(6186)
- 2021(5767)
- 2020(5126)
- 2019(12199)
- 2018(12079)
- 2017(22789)
- 2016(13277)
- 2015(15706)
- 2014(16719)
- 2013(16212)
- 2012(15273)
- 2011(13847)
- 2010(14191)
- 2009(12714)
- 2008(12935)
- 2007(11983)
- 2006(10233)
- 2005(9234)
- 学科
- 济(51970)
- 经济(51915)
- 管理(35853)
- 业(33827)
- 企(27633)
- 企业(27633)
- 方法(25971)
- 数学(22582)
- 数学方法(22328)
- 农(14602)
- 中国(14189)
- 财(14003)
- 理论(11658)
- 学(11529)
- 地方(10611)
- 业经(10367)
- 制(9944)
- 贸(9899)
- 贸易(9896)
- 易(9577)
- 农业(9552)
- 技术(9013)
- 务(8988)
- 财务(8951)
- 财务管理(8917)
- 和(8789)
- 教学(8561)
- 企业财务(8361)
- 教育(8134)
- 银(7906)
- 机构
- 学院(194900)
- 大学(187405)
- 济(72958)
- 经济(71034)
- 管理(69168)
- 研究(61512)
- 理学(58771)
- 理学院(58088)
- 管理学(56872)
- 管理学院(56527)
- 中国(46285)
- 京(40407)
- 科学(39317)
- 财(34612)
- 农(34001)
- 所(32713)
- 江(32205)
- 研究所(29401)
- 中心(29192)
- 业大(29122)
- 技术(28296)
- 财经(27133)
- 农业(26855)
- 范(26369)
- 师范(26063)
- 州(25779)
- 北京(25650)
- 职业(24535)
- 经(24347)
- 经济学(22029)
- 基金
- 项目(119525)
- 科学(91658)
- 研究(91447)
- 基金(80614)
- 家(69241)
- 国家(68566)
- 科学基金(57570)
- 社会(51948)
- 省(50950)
- 社会科(48913)
- 社会科学(48893)
- 教育(46719)
- 基金项目(42997)
- 划(42008)
- 编号(41984)
- 自然(37140)
- 自然科(36190)
- 自然科学(36177)
- 自然科学基金(35508)
- 成果(34190)
- 资助(34084)
- 课题(30248)
- 重点(27855)
- 部(26425)
- 发(26147)
- 创(25175)
- 年(25111)
- 项目编号(24065)
- 性(23730)
- 创新(23278)
共检索到289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家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玲青 苏江
文章阐述了高等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内涵,指出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在社会培训、技术服务、咨政咨询、文化建设和公益服务五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进而提出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服务动力;加强专业建议,挖掘服务潜力;利用教学资源,增强服务活力;推进平台建设,发挥服务效力;开发社会培训,提升服务能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内涵 提升策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
文章首先对能力和潜能进行了探讨,进而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的管理路径提出了建议,认为高职院校师资职业能力管理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师资管理 职业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姜运隆
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其内涵精准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对综合职业能力概念辨析的基础上,通过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职业流动与职业发展、非完善到自我实现三个层面的价值考量,明确了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价值标准和重要维度;在不断变化着的职业生涯中,根据不同层次的需求驱动,以"适应"和"创新"为核心,从就业竞争力、职业胜任力、职业创新力三个层次对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内涵进行了探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骏
文章分析了职业胜任力导向下高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阐述了高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矩阵的具体构建及象限分析,进而从基础课程实训体系、专业核心课程实训体系、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和顶岗实习课程体系四个方面进行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系统建设,最后提出高职院校应从管理制度、师资队伍、校内基地和行企基地四个角度进行高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保障体系建设,以促进高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增军 李建广 张露颖
文章基于对我国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背景的分析思考和所面临问题的归纳梳理,对其需要厘清的类型定位、法人属性、治理模式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论证和阐述,勾勒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路径,并提出了相关法制和政策等方面的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奇富 林明
伴随着制造加工业向郊区转移和现代服务业的兴起,区域性高职院校通过在产业集聚区建设"基地",形成了"总部-基地"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促进产学研结合和校企合作,实现高职院校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科研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办学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营
本文探讨了项目群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对高职院校存在的项目群的主要类型、组织模式、管理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并从项目集成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视角,对不同类型项目群的管理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综合建设项目群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 项目群 组织模式 管理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乐平
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是指学校、企业、政府等不同性质的主体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是汇聚、融合不同体制职业院校优势的一种战略设计,有利于高效配置办学资源和激发办学活力。相比于学校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办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更具有可操作性、易实现性,特别是相关政策的出台,进一步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的办学探索提供了动力。1.公办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
关键词:
二级学院 公办高职院校 混合所有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剑飞 陈彬
高职教育要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通过国际化办学借鉴、吸收、整合国际资源,开拓国际化办学市场是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开展国际化办学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借助政府、合作企业、合作院校和国际化项目"借船出海",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在国际化办学过程中,高质量师资、健全的机制、包容并蓄的文化是保障办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韩娟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已成为职业教育的时代使命,而职业院校实现"社区化办学",是完成时代使命的重要路径之一。职业院校要实现社区化办学,必须明确"社区化办学"的基本内涵及预期效果,必须转变办学思想、完善顶层设计、优化教育过程、强化协同创新,并由各界向其提供多方面的转型保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姚军
市场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市场对于人才结构的分层需求,同时也形成了对传统单一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冲击。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宗旨更应该侧重于对技术型、应用型、职业型人才的培训。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分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战略方案提供路径选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齐小萍
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实现高职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新突破的需要,是区域型企业走向国际的需要,也是发展中国家增强国力的需要。基于宁波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条件,尝试在发展中国家办学。中国政府援助是走出去办学的依托,受援国举办学校的主动性是走出去的核心,中外院校共同管理是走出去的机制保障,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走出去的能力基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方洪锦 严燕
论文作者认为,我国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的办学模式可归纳为相对完整的实体模式、虚实结合的开放性模式和开放的课程制模式,分析了这3种模式的利弊。并认为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办学模式将按照“并存——完善——混合”的路向发展。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办学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于建华 任心甫 王雪燕
优良的学风是高职院校立校之本、发展之魂,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在学风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分析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论述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教风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风建设 问题 原因 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