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56)
2023(8861)
2022(8072)
2021(7792)
2020(6623)
2019(15477)
2018(15337)
2017(29756)
2016(16626)
2015(19137)
2014(19416)
2013(18840)
2012(17175)
2011(15224)
2010(15031)
2009(13119)
2008(12457)
2007(10551)
2006(9035)
2005(7605)
作者
(46196)
(38012)
(37676)
(35920)
(24199)
(18269)
(17195)
(15154)
(14550)
(13595)
(13214)
(12530)
(11884)
(11839)
(11757)
(11596)
(11503)
(11328)
(10793)
(10677)
(9469)
(9389)
(9079)
(8668)
(8599)
(8536)
(8490)
(8370)
(7629)
(7618)
学科
(60572)
经济(60499)
管理(46621)
(43146)
(36831)
企业(36831)
方法(30650)
数学(26446)
数学方法(26160)
(15605)
中国(15386)
(14927)
(13845)
业经(13478)
理论(12766)
地方(12381)
技术(11404)
教育(10618)
(10575)
农业(10455)
(10331)
贸易(10327)
(10142)
财务(10085)
财务管理(10068)
(10006)
环境(9740)
企业财务(9561)
(9512)
(8697)
机构
学院(229242)
大学(222824)
管理(93061)
(82453)
理学(81460)
理学院(80600)
经济(80446)
管理学(79215)
管理学院(78831)
研究(69994)
中国(49486)
(47659)
科学(45354)
(36473)
(34604)
业大(34488)
(33695)
(32099)
研究所(31771)
中心(31386)
(30330)
技术(30287)
财经(30103)
师范(30086)
北京(29943)
(27399)
(27012)
农业(26306)
(25709)
职业(24829)
基金
项目(161281)
科学(126194)
研究(121818)
基金(114093)
(98217)
国家(97347)
科学基金(84090)
社会(72367)
社会科(68347)
社会科学(68327)
(65388)
基金项目(61973)
教育(58308)
自然(55722)
(54426)
自然科(54388)
自然科学(54377)
自然科学基金(53376)
编号(52907)
资助(47120)
成果(41794)
课题(36583)
重点(35843)
(35139)
(33782)
(33761)
项目编号(32022)
创新(31195)
科研(30781)
教育部(30270)
期刊
(86724)
经济(86724)
研究(63438)
中国(40740)
教育(34669)
学报(34494)
管理(32391)
科学(31896)
(29950)
(26215)
大学(25972)
学学(24217)
技术(24029)
农业(21619)
(14863)
金融(14863)
业经(14643)
财经(13685)
图书(13585)
经济研究(12967)
职业(12884)
理论(11947)
(11411)
科技(11391)
实践(11299)
(11299)
问题(11208)
技术经济(10850)
(10750)
(10450)
共检索到314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小峰  任海华  陈德超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具有德育内容的职业性、德育对象的特殊性、德育途径的二元性、德育力度的薄弱性等特点,在高职院校实施精益德育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需要,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学生个人素质全面提高的内在需要。精益德育具有主体客体的完整性、教育过程的系统性、教育载体的实践性、教育目标的生活化等四个方面的内涵,因此在实施中要注重与本校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发展其内涵与外延,有重点、分步骤地进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窦爱玲  
文章指出了网络发展现状及其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阐述了网络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以下挑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网络挑战、高职院校德育对象面临网络挑战、高职院校德育内容面临网络挑战,并探讨了从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德育理念,培养及提高相关德育工作者网络方面的素质,开辟新型的思想教育渠道、建立网上德育阵地,充分利用网络的双渠道作用等四个方面来构建高职院校网络德育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俊富  耿宝云  
本文认为,在高职德育教学研究中,研究者对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之间内在规律的注重与研究非常深入,而对道德感情、道德意志方面的深入探讨相对较少,尤其是对道德感情的关注与研究不多。从道德感情角度来分析和探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德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对德育教学现状与内在规律的进一步分析与挖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鲍建青  
随着经济的发展,成本管理已成为企业的一项基本管理手段。而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管理起步较晚,因此,高职院校加强教育成本管理,科学、有效地控制高职教育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一、高职教育成本管理概述(一)相关概念成本一词原为经济学上的概念,是指从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孝四  
构建高职院校校内全员育人、校企合作育人、家校共同育人大德育格局,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高职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手段。构建大德育格局要以培养学生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等方面的素质为目标,开展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等内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发挥制度、其他课程、合作企业、家庭、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艳  
文章通过对网络环境给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新挑战、社会多元化带来大学生价值取向多样化、市场经济的消极表现加剧诚信危机三个造成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缺失的现状,提出一种新的德育模式即文化德育,阐述了文化德育的习俗型德育、专业型文化德育、创业型文化德育三个内涵层次,指出文化德育以社会文化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通过文化背景的熏陶对学生德育发展起着导向、激励、塑造和规范的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邓喜英  
文章基于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实践教学,通过构建“2”种评价方式、“3”个评价时段、“4”个评价维度、“5”个评价主体、“6”个评价原则的高职院校“23456”德育评价体系,对高职学生的思想状况、德行修养与品性素养等进行多维度、全方面、客观真实的分析评价,为高职院校改革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提供具有参考借鉴性的有效方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岚  
在开展校本活动德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围绕学生德育课程满意度展开调查,进而得出结论:学生对活动德育课程的总体满意度较高,表明活动德育课程改革成效显著,但仍有改进空间;在学生个体特征方面,不同性别、专业和生源地的学生课程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在学生学习状况方面,学生在校学习成绩越高、自主学习效能越高、学习投入越多,对活动德育课程的满意度越高。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增强活动德育实效,提升德育课程满意度的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幸福  
高职院校德育教师队伍"关怀者"角色、德育工作实效现状和高职学生的群体特性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德育教师队伍树立良好的关怀意识、形成良好的关怀能力。内尔·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中关于关怀地位及作用、教师关怀及其榜样作用、关怀能力等的精辟论述,对于高职院校培育关怀型德育教师队伍有着重要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玉娟  郭君  
"德育导师制"是近年来德育工作者探索和实践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是亲情化、个性化的德育管理模式。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德育导师制"是一种遵从高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和教育规律,通过教师与学生结成相对稳定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德育教育个别化教育模式,是对学生思想道德、政治修养、学习生活、职业素质等诸多方面进行个别辅导的人才培养制度。新形势下,探讨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德育导师制"的运行机制及有效途径尤为重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逢菊  王芝春  崔文  宗杨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如何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使其德才兼备,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是职业院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实际出发,分析德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寻找切实有效的德育方式,创新切实可行的教育手段,提出了改进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大珍  
高职德育既要搞好课堂教育,更应注重德育实践,创新德育工作体系。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围绕学生实际需求,以提高教学吸引力为目标,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同时在德育实践中落实德育责任"全覆盖"、德育实施"全员化",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文化体系,并以德育研究推动德育工作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关勇  
生态德育是低碳经济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实诉求。文章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态德育的内涵界定,从学理基础和现实依据等层面分析了高职院校开展生态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提出了高职院校开展生态德育的实现路径:打造绿色生态校园,提高教师生态素养,完善生态德育机制,优化生态课程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段小斌  
当前我国正处于"十二五"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对于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主要存在对自身重要性认识不够、德育内容和现实脱节、缺乏有效的队伍建设和机制保障以及受社会舆论的误导等问题。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应"以人为本"、强化教师的榜样作用、学校和家庭德育双管齐下、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学生责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