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54)
- 2023(12317)
- 2022(10977)
- 2021(10537)
- 2020(8823)
- 2019(20648)
- 2018(20679)
- 2017(38786)
- 2016(22008)
- 2015(25251)
- 2014(26174)
- 2013(24982)
- 2012(22834)
- 2011(20391)
- 2010(20348)
- 2009(18134)
- 2008(17492)
- 2007(15452)
- 2006(13372)
- 2005(11584)
- 学科
- 济(76564)
- 经济(76465)
- 管理(61319)
- 业(54431)
- 企(46167)
- 企业(46167)
- 方法(35444)
- 数学(30039)
- 数学方法(29605)
- 中国(21514)
- 农(21300)
- 财(20297)
- 学(19436)
- 业经(17595)
- 理论(17441)
- 地方(16861)
- 制(15597)
- 和(14240)
- 教育(14184)
- 农业(13979)
- 技术(13803)
- 务(13199)
- 财务(13119)
- 财务管理(13079)
- 贸(12725)
- 贸易(12718)
- 环境(12494)
- 企业财务(12291)
- 易(12289)
- 银(12016)
- 机构
- 学院(302029)
- 大学(296081)
- 管理(116127)
- 济(104738)
- 经济(101872)
- 理学(99589)
- 理学院(98437)
- 研究(97267)
- 管理学(96522)
- 管理学院(96007)
- 中国(71084)
- 京(64590)
- 科学(64433)
- 所(50009)
- 农(49645)
- 财(49563)
- 业大(46655)
- 江(46254)
- 研究所(45501)
- 中心(44237)
- 范(42128)
- 师范(41684)
- 北京(40799)
- 技术(40539)
- 财经(39245)
- 农业(38872)
- 州(38164)
- 院(36082)
- 经(35434)
- 师范大学(33011)
- 基金
- 项目(205027)
- 科学(158120)
- 研究(153808)
- 基金(141557)
- 家(123140)
- 国家(122005)
- 科学基金(103519)
- 社会(89578)
- 省(84592)
- 社会科(84400)
- 社会科学(84376)
- 基金项目(75664)
- 教育(73437)
- 划(70325)
- 自然(68258)
- 编号(67199)
- 自然科(66576)
- 自然科学(66556)
- 自然科学基金(65284)
- 资助(58919)
- 成果(55090)
- 课题(47719)
- 重点(46024)
- 部(43516)
- 发(43371)
- 创(42405)
- 项目编号(40765)
- 创新(39288)
- 科研(39184)
- 年(39170)
共检索到441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元俊
科研论文是高职院校教师科研成果的主要类型。文章对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论文情况进行分析,阐述科研论文评价体系的概念及构建目的与原则,通过建立高职院校科研论文评价机制,并开发出适合高职院校科研论文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实现对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创新与完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华生 傅捷 汲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引入国际上通行的等级期刊论文评价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科研水平的提升与科技发展,然而也带来“唯论文论”等问题。针对科研产出活动的特殊性,由于论文的发表与科研成果真正价值与贡献的显现存在时滞,现行基于期刊的科研成果评价激励体系或将引致系统性偏差。研究表明:跨期激励合约能有效弥补由于认识时滞所引致的激励机制偏差,从而构成对现有制度的帕累托改进;在跨期激励合约的具体设置上,后验科研成果价值与贡献所需要的时间越长,跨期的激励效应越大。进一步,跨期合约基础上引入门槛在劳动力市场异质化程度较大时可缓解逆向选择问题,而这正是科研领域人力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据此,应建立科研成果的跨期再评价体系,吸引相关专业者参与,优化以论文为基准和标识的科研成果评价激励体系。
关键词:
跨期合约 激励机制 委托代理 科研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飞在《成人教育》2014年第2期中撰文,提出了"体面就业"的观点,分析了高职毕业生"体面就业"评价的指标设计,并对如何有效促进高职毕业生"体面就业"提出了建议。所谓"体面就业"是指在就业岗位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其获得专业对口、待遇公平、权利保障、具有人格尊严的可持续发展的就业机会。在高职毕业生"体面就业"过程中,自主选择就业岗位是其"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和平 赖晓凡
在分析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主要环节及其相应的子系统的基础上,提出双线闭合监控与评价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模式,并对此模式的结构、功能及在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运行实践和作用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学质量 监控体系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郭向勇 敖龙 龚自振 李勇 汪勇 杨光武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应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计算机管理方法实现实时、动态地获取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并进行统计与分析,同时,通过数据填报来发现问题,并通过决策支持指标实施细则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该系统平台在线运行结果表明其是全面提升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建设质量与水平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晓红
在高校学术管理体系中,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作为学术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深化实践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但当前阶段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存在着科研评价标准科类差异、评价主体多元性缺位、评价流于形式以及绩效考核奖励异化等现实问题,对于提升高校学术管理工作质量极为不利,深入研究和优化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工作迫在眉睫。基于此,文章针对新时代下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策略进行简要论述,并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培中 裴智民
目前,高职院校生源情况较为复杂,对学业指导有更迫切的现实诉求。然而,当前学业指导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需求。主要从建构"互助式"学业指导体系的角度,通过整合高职学业资源、重组多元指导队伍、创建智慧指导平台等途径,形成"互助式"学业指导体系,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在学业指导方面的需求。
关键词:
互助式 学业指导 高职院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瑞芬
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各高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教学模式又具有很多特殊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在学习借鉴普通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经验的同时,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制度创新和系统化设计,具体包括加强专项环节监控、创新日常管理制度、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等内容。
关键词:
高职 教学质量监控 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斌
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专业培养目标入手,通过专职结合、工学结合,以师资、实训条件、体制机制、网络管理平台为保障,实施三层次递进式能力的培训,构建了一种特色鲜明的"1234"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证明,该实践体系较好地实现了实践教学的全方面育人、全过程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
实践教学体系 “1234” 高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小峰
科研成果转化进展滞缓是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避免科研成果束之高阁造成科研经费投入的巨大浪费,高职院校必须加强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策略研究,及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为人才培养工作服务。同时,高职院校应制定合理的转化成效评判标准,保证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科研成果 教学转化 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玺玫 曹明 宋志敏
科教融汇新战略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科研平台建设实效。面对高职院校科研平台建设层次低、体量小,重数量、轻成效,重管理、轻评价的现实问题,选择科研平台服务地方发展效能研究评价标准,有助于明确科研平台发展方向,增强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以破除“五唯”分类评价,定性定量综合考量,科学容错理性评价为原则,从平台效能目标推导评价指标体系,多元化选定评价主体,从目标设定、机构运行、有效投入、创新产出、收益影响等维度分类设计评价指标和测评点,创新性构建了高职院校科研平台服务地方效能评价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科研平台 建设效能 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云 金中仁
本文从学校图书馆员与专业教师两者合作的层面出发,对高职院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普遍存在由于信息素养欠缺导致的一些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强调应高度重视高职毕业生信息素养的培育,通过高职院校信息资源共享的信息集群组织,构建高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信息素养培育服务体系,以期达到高职毕业生在网络环境下提高信息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毕业设计 信息素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进军
本文简要介绍了CIPP评价模式的主要内容,阐述了CIPP模式适用于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评价的可行性,并就如何运用CIPP评价模式构建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作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项目化课程 课程评价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景峰 齐永意 刘治安
阐述了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内涵,提出了构建就业质量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构建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就业质量信息管理体系及评价调控体系,对高职院校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