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65)
- 2023(3738)
- 2022(3040)
- 2021(3052)
- 2020(2454)
- 2019(5557)
- 2018(5208)
- 2017(9301)
- 2016(5496)
- 2015(6653)
- 2014(6994)
- 2013(6186)
- 2012(5868)
- 2011(5088)
- 2010(5323)
- 2009(4266)
- 2008(4201)
- 2007(3984)
- 2006(3410)
- 2005(2792)
- 学科
- 济(15663)
- 经济(15638)
- 管理(13234)
- 业(11311)
- 企(8509)
- 企业(8509)
- 中国(8217)
- 技术(6510)
- 农(6310)
- 教学(5236)
- 地方(5230)
- 理论(5043)
- 财(4995)
- 教育(4654)
- 农业(4576)
- 方法(4426)
- 业经(4331)
- 学校(4238)
- 融(4066)
- 金融(4066)
- 学法(3705)
- 教学法(3705)
- 银(3591)
- 银行(3587)
- 数学(3585)
- 数学方法(3543)
- 行(3498)
- 制(3357)
- 学理(3257)
- 学理论(3257)
- 机构
- 学院(69860)
- 大学(60914)
- 研究(23151)
- 济(22687)
- 经济(21970)
- 管理(21341)
- 中国(17554)
- 理学(17198)
- 职业(16987)
- 理学院(16971)
- 管理学(16649)
- 管理学院(16519)
- 技术(16212)
- 京(14157)
- 科学(13404)
- 职业技术(12357)
- 财(12217)
- 江(12180)
- 技术学院(12013)
- 所(11290)
- 中心(11134)
- 范(10473)
- 师范(10397)
- 州(10214)
- 研究所(9875)
- 农(9566)
- 北京(9203)
- 教育(8894)
- 院(8854)
- 财经(8838)
共检索到114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社军 郭少卿 党辉
江苏省高职院校科技园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对同类院校科技园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经过调研,发现江苏省高职院校科技园建设具有发展较快、校地合作、集群发展等特点。借鉴其在政府扶持、建设模式、园区定位、创新创业教育、专业集群等方面的经验,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实际,高职院校科技园建设可以多元合作联合共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打造专业集群。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科技园 经验 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建洪 李俊飞
本文分析了江苏省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总结出江苏高职院校创建科技园的主要经验,在剖析江苏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认为未来江苏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应该合理定位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功能,建立大学科技园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把人才建设作为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
江苏省高职院校 大学科技园 发展 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社军 王振京 郭少卿
大学科技园作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各国关注。文章通过梳理国外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总结出国外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成功经验在于全方位的政府扶持、优质的高校资源、健全的服务体系、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及开放与创新的园区文化,并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从培育园区特色、构建多元合作战略联盟、加强创新创业、提升中介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国外 大学科技园 发展 经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会 刘烈辉
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自它产生以来就受到各国的关注。本文介绍了美国、英国和日本大学科技园发展状况,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然后从政府扶持、资本筹集、服务体系和特色大学科技园的建设4个方面给出对我国科技园区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创新 比较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神赋
本文对世界科技园的管理体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比较各类管理体制的层次和职能,分析了我国科技园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弊端,并提出对“二次创业”的启示。
关键词:
科技园 管理体制 比较分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史国栋
大学科技园的形成模式主要有内生自发、引进创新、交叉递进三种类型。大学科技园的核心功能是整合创新要素、培育创业人才、孵化高新企业和促进产业升级。我国要在政府责任、要素效应、创业平台、运营机制上加以创新,提升大学科技园创新绩效。大学科技园是以研究型大学为依托,以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为主要任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社会组织形式。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斯坦福研究园发展成举世瞩目的"硅谷"之后,世界上相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开勇,张建
高等学校职能有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市场对高校发展影响作用的明显增大,高校职能中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越来越显示出紧密结合的趋势,这一趋势集中体现于各高校的科技园建设与运作中。高校科技园的成功建设与有效运作,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要求。据此,探讨地方院校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社军 只海平 郭少卿
科技园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高职科技园建设中存在着诸如功能定位不准确、利益与激励机制不健全、成果转化低等问题。本文从高职院校科技园建设的功能地位入手,提出了全面推进高职科技园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
科技园 功能定位 问题 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俊军
中国经济园区的产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中国经济园区的发展历程是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城市,再到西部整体的全国"开花"的过程。而园区的类型,由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到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逐渐向多功能、专业化发展。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特殊经济区域,对增加出口、吸引外资、引进高新技术、土地开发、增加就业以及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国家和地方经济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中坚力量,在经济版图之中起到了"增长极"的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海波 孔焱
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阐述了高职院校与大学科技园协同发展的现状。同时,指出了高职院校与大学科技园协同发展的策略:坚持建园初衷,准确把握高职院校在大学科技园发展中的定位;完善运营机制,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的良性发展;加强协同互动,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的反哺功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科技园 协同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伟 肖荣阁
1991年以来印度经济自由化,印度政府实施"软件科技园计划",科技园区模式带动印度经济跨越式发展。文章以印度经济为背景,展现印度软件科技园和生物科技园两大类园区发展现状,结合我国高新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竞争力的"二次创业",得出几点启示。
关键词:
科技园 园区模式 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贺剑颢 郑卫东
在传统认识中,大学科技园是依托大学的科研实力,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与其他社会优势资源结合,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撑平台和服务场所。就目前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而言,在定位、运行、目标等方面,都过于强调大学科技园为社会提供的科研服务功能,而弱视了对学生的育人服务功能。近年来,高职院校建设的科技园(以下简称"高职科技园")越来越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侯博 李墨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辉 张武军
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形式。国外大学科技园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涌现出一批业绩突出、具有广泛影响的典型园区。这些科技园促进了国家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了高科技企业成长,促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总结国外大学科技园的成功经验,对于指导和促进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祝木伟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服务地方经济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高职院校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主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面向中小企业和生产一线服务。而科技园的建设,可以拉近学校与中小企业的距离,为高职院校对中小企业开展科技服务提供可行的实现路径。本文着重就高职院校依托大学科技园为中小企业开展科技服务的策略——平台建设与机制构建进行探讨,试图为高职院校开展科技服务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