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84)
- 2023(7405)
- 2022(6821)
- 2021(6350)
- 2020(5724)
- 2019(13423)
- 2018(13241)
- 2017(25500)
- 2016(14585)
- 2015(17162)
- 2014(17808)
- 2013(17527)
- 2012(16541)
- 2011(14875)
- 2010(15396)
- 2009(14077)
- 2008(14133)
- 2007(13041)
- 2006(11427)
- 2005(10227)
- 学科
- 济(56900)
- 经济(56743)
- 业(39906)
- 管理(39158)
- 企(30788)
- 企业(30788)
- 方法(28358)
- 数学(23355)
- 数学方法(23108)
- 农(17195)
- 中国(17075)
- 财(15095)
- 业经(13107)
- 理论(12997)
- 制(12803)
- 学(12358)
- 地方(11950)
- 贸(11239)
- 贸易(11233)
- 和(11205)
- 易(10904)
- 农业(10796)
- 银(9357)
- 银行(9335)
- 技术(9309)
- 行(8857)
- 教育(8825)
- 务(8669)
- 工作(8646)
- 财务(8637)
- 机构
- 学院(209268)
- 大学(203954)
- 济(81152)
- 经济(79021)
- 管理(77434)
- 研究(67023)
- 理学(65539)
- 理学院(64811)
- 管理学(63629)
- 管理学院(63241)
- 中国(51113)
- 京(43615)
- 科学(41102)
- 财(39145)
- 农(35514)
- 江(35124)
- 所(34571)
- 中心(32709)
- 研究所(30947)
- 财经(30355)
- 业大(29982)
- 范(28839)
- 师范(28578)
- 技术(28136)
- 州(27946)
- 农业(27780)
- 北京(27635)
- 经(27179)
- 经济学(24401)
- 职业(24122)
- 基金
- 项目(131053)
- 科学(101858)
- 研究(101149)
- 基金(90535)
- 家(77305)
- 国家(76545)
- 科学基金(64975)
- 社会(61756)
- 社会科(57231)
- 社会科学(57209)
- 省(54328)
- 教育(50255)
- 基金项目(47992)
- 编号(45810)
- 划(44876)
- 自然(40425)
- 自然科(39474)
- 自然科学(39461)
- 自然科学基金(38775)
- 成果(38454)
- 资助(37332)
- 课题(31980)
- 重点(30028)
- 部(29394)
- 发(28348)
- 创(27355)
- 项目编号(27088)
- 年(26749)
- 性(25960)
- 教育部(25391)
- 期刊
- 济(92483)
- 经济(92483)
- 研究(60228)
- 中国(47216)
- 教育(34253)
- 财(31852)
- 农(31666)
- 学报(31513)
- 科学(27636)
- 管理(26216)
- 大学(23683)
- 技术(22383)
- 学学(21492)
- 农业(20531)
- 融(19165)
- 金融(19165)
- 图书(16293)
- 财经(15385)
- 业经(14894)
- 经济研究(14095)
- 职业(13780)
- 经(13285)
- 问题(12599)
- 书馆(11908)
- 图书馆(11908)
- 坛(11814)
- 论坛(11814)
- 业(10934)
- 理论(10618)
- 技术经济(10488)
共检索到320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玉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由量的扩张进入到质的提升阶段。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对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进行分析,探讨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途径,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内涵 提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耿金岭
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吸引力和经济贡献度,离不开其社会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而其服务活动范围、种类、方式等都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其提升服务能力的方法与路径也有别于其他院校。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提升能力 对策思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建军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开展社会服务既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高职院校在办学中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宗旨,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式发展,重视和加强专业和专业群建设,建立社会服务的机制和制度,开展多渠道、多元化的社会服务,进行社会服务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涵式发展 服务社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玲青 苏江
文章阐述了高等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内涵,指出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在社会培训、技术服务、咨政咨询、文化建设和公益服务五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进而提出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服务动力;加强专业建议,挖掘服务潜力;利用教学资源,增强服务活力;推进平台建设,发挥服务效力;开发社会培训,提升服务能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内涵 提升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明星
文章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五个基本组成要素分析得出,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现状表现为人力资源供给不足、设施设备功能单一、技术资源市场脱节、服务时间投入有限、服务对象参与不够。分析表明提升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基本策略是:创新体制机制,激发服务动力;沟通双边信息,挖掘服务潜力;优化教学资源,增强服务活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服务能力 提升 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凤华 王海丽 范国渠 刘国宁
开展科技社会服务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拟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地方高职院校科技社会服务现状进行剖析,查找问题、探索提升高职院校科技社会服务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 科技社会服务 现状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凌敏 李伟明
本文在梳理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指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必要性,分析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深刻内涵,阐述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基本内容,并为高职院校科学、合理、高效地进行社会服务提供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内涵 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志强 唐军
新时代,服务人民是高职院校的根本宗旨,服务国家是高职院校的家国情怀,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社会担当,服务经济是高职院校的本质要求。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方式缺乏创新。文章提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途径:提高服务意识,改变"等靠要"的办学思想;拓展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创新服务方式,增强精准服务措施;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激发服务内生动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能力 服务意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南海
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社会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师的重要能力。现行激励机制缺位以及观念上的偏差,是制约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发展的主要原因。对此,应建立开放式的高职院校教师教育体制、采取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改变教师观念、树立教师"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意识,以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师 社会服务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称萍 徐书培 卢建平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阶段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百万扩招的机遇与挑战既为高职院校进行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撑,同时也倒逼在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有待加强的高职院校彰显多元化的育人功能,凸显高职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职责与效能。面对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双重任务,高职院校需要从优化专业布局,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校企"双主体"育人,建立人才培养共同体;探索多元办学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训工作机制,打造终身教育基地等方面施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百万扩招 服务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岑家峰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基本职能之一,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客观需要。基于对广西11所高水平高职学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存在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差别大、服务整体层次不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不足、学校社会服务平台缺乏、社会服务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加强社会服务统筹规划;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学校师资结构;积极搭建社会服务平台;建立健全社会服务机制;打造社会服务品牌。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服务能力 广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奇富
"协同创新"的政策要求和"新四化"建设特别是县域"新四化"建设的战略实施,对高职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也为高职院校寻求服务区域发展的主战场提供了难得的契机。高职院校要围绕这一创新诉求和特色需求,通过"县校协同创新"实现产学研合作创新并以此转变社会服务方式,通过构建联动机制、推进办学模式管理创新、凸显功能优势"三管齐下"的实质性行动,不断提高其县域-区域发展服务能力。
关键词:
县校合作 协同创新 社会服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奇富
"协同创新"的政策要求和"新四化"建设特别是县域"新四化"建设的战略实施,对高职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也为高职院校寻求服务区域发展的主战场提供了难得的契机。高职院校要围绕这一创新诉求和特色需求,通过"县校协同创新"实现产学研合作创新并以此转变社会服务方式,通过构建联动机制、推进办学模式管理创新、凸显功能优势"三管齐下"的实质性行动,不断提高其县域-区域发展服务能力。
关键词:
县校合作 协同创新 社会服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雷久相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也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最直接的反映和体现。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功能定位主要包括人才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服务、文化服务、咨询服务。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强化服务意识、夯实服务基础、创新服务模式、构建服务机制、健全服务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能力 核心竞争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馨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是高职院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关键,虽然日益受到重视,但仍然面临着服务功能异化、冲突因素较多、体制机制缺失的现实困境。那么,要实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和推进内涵建设,必须建立教师社会服务政策导向机制、管理激励机制,激发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动力;转变观念,增强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责任感;搭建综合服务平台、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平台,畅通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渠道;创新优化团队,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辐射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