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91)
2023(14913)
2022(12813)
2021(12171)
2020(10107)
2019(23312)
2018(23174)
2017(43349)
2016(24559)
2015(28019)
2014(28358)
2013(27091)
2012(24887)
2011(22451)
2010(22672)
2009(20565)
2008(20236)
2007(17804)
2006(15863)
2005(14168)
作者
(66986)
(55127)
(54858)
(52713)
(35344)
(26611)
(25190)
(21611)
(21199)
(20028)
(18976)
(18568)
(17539)
(17452)
(17129)
(17005)
(16682)
(16335)
(15862)
(15810)
(13937)
(13637)
(13140)
(12676)
(12563)
(12447)
(12320)
(12297)
(11063)
(10855)
学科
(87942)
经济(87751)
管理(71904)
(63682)
(55879)
企业(55879)
方法(39383)
数学(32302)
数学方法(31908)
中国(28705)
(25547)
教育(24354)
(22871)
理论(21553)
业经(21449)
(21400)
(20301)
地方(16953)
(16412)
(15980)
财务(15909)
财务管理(15880)
技术(15823)
企业财务(15082)
农业(14656)
(14481)
贸易(14475)
环境(14283)
(14100)
(14057)
机构
大学(340669)
学院(339501)
管理(128842)
(125380)
经济(122297)
研究(111928)
理学(111490)
理学院(110150)
管理学(108213)
管理学院(107553)
中国(77871)
(73859)
科学(67494)
(61590)
(54973)
(53530)
师范(53189)
(50859)
研究所(49710)
中心(49281)
财经(48738)
北京(47386)
(46450)
业大(46385)
(44193)
师范大学(43399)
教育(41968)
技术(41243)
(40952)
(40463)
基金
项目(226816)
科学(180091)
研究(176282)
基金(161168)
(137749)
国家(136423)
科学基金(117642)
社会(109249)
社会科(102537)
社会科学(102508)
(90180)
教育(88705)
基金项目(85088)
(76894)
编号(75526)
自然(73961)
自然科(72186)
自然科学(72173)
自然科学基金(70864)
资助(65476)
成果(64180)
课题(54823)
(51826)
重点(51705)
(48243)
(47444)
项目编号(46431)
教育部(45655)
(45231)
(45168)
期刊
(139738)
经济(139738)
研究(109169)
中国(74932)
教育(72373)
学报(49570)
(48216)
管理(47771)
科学(45668)
(42184)
大学(39326)
学学(35448)
技术(34458)
农业(29156)
(25724)
金融(25724)
财经(24421)
业经(21846)
经济研究(21580)
职业(21054)
(20784)
图书(18085)
问题(17717)
(16111)
论坛(16111)
理论(16012)
科技(15453)
(15118)
实践(14631)
(14631)
共检索到504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顺  丁志卫  
从协同理论的视角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包含多要素相互联系与作用的系统,需要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方可产生教育效果。高职院校应当正视当前协同教育的突出问题,在坚持开放性、目的性、匹配性、关联性等原则的基础上,从管理协同、制度协同、主体协同、方式协同、环境协同等多个维度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教育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国杰  
高职院校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熏陶、规章制度规约等途径来促使高职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进行理解、认同并进一步接受,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执行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焦连志  
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具体来说,要着力推进五个方面的协同:与课堂教学协同,与校园文化建设协同,与社会实践活动协同,与网络文化育人协同,与社会文化育人协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素琴  邵汉强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属性,从文化传播视角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转变传播理念、拓展传播主体、丰富传播内容、改变传播方式、创新传播载体等,是提升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乔芬  李洁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缺少的阵地。文章从高职院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着手,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高职院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俊  刘辕  
创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统一的教育宗旨与目标、共同的教育内容与实质、相似的教育方式与历程,这为两种教育融合提供了可能。当前,两种教育在具体的融合过程中存在教育理念与教学实际存在一定的分歧、教师促进两者融合的意识不强等问题。据此,文章提出两种教育融合的路径:加强思想引领,树立科学有效的融合理念;坚持理实一体,构建互融课程体系;突出价值引导,创新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注重队伍建设,打造专业精干的创业师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畅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过程中的基础工程,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环节。现有的新生入学教育尚未完全满足新生的成长需求,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融合,也未按学生需求区分类别和层次。高职院校应结合"三全育人"要求,将入学教育渗透学生学习生活,通过浓郁校园文化、大力推动社会实践、强化榜样激励作用等措施,将理想信念教育、知校爱校教育、学业规划教育、法规校规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融合新生入学教育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邹静  
医学类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程。可通过有效整合教育媒介资源,形成教育协调力;大力营造校园教育环境,形成教育感召力;转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形成教育主导力;适应医学类高职学生的独特性,形成教育支配力四个方面构建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凤翔  鲍敏  
封闭灌输式思想品德教育模式无法满足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诉求,知信不一、知行脱节是阻碍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的两大顽症。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学生态度养成的价值认同过程,要顺利实现思想道德价值认同,必须重视学生社团活动的教育承载功能。学生社团活动模式影响社团活动的教育功能,应从社团活动模式和社团活动功能角度论证社团活动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诉求的功能,为此,推进社团活动规范化、系列化,才能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语境的适切;创新活动空间,才能促使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动静结合、显隐结合的学生社团活动模式是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的基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蔡颖  张玉荣  洪旺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在对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等几所高职院校学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经,这对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如何做好在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迎春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支持架构体系包括核心要素层、多元要素层和外围要素层三个层面,以及课堂教学、师资队伍、学风建设、学生活动和政策、文化、资金七个要素子系统,在实践过程中各要素互相促进,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完善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薛铭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他们代表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高职院校学生能否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郝琦  
根据当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基础,文章将心理认同理论应用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领域,研究心理认同过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意义。认为应通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唤醒学生的本质力量、激发学生的内驱动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群体共识,切实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第一课堂的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泽   韩文彬  
社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的重要场域,要在社区教育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力度并使之常态化、长效化,就需要掌握和运用好自觉内外化机制、科学规范化机制、形象动情化机制、数字智能化机制、日常生活化机制、结合渗透化机制、柔性精细化机制,全面系统地构建社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体系和运行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基层、社区、家庭,贴近群众实际生活,成为居民自觉遵守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夏建文  
为更好实现立德树人的使命,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是高校当下及以后的重要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促进高校学术发展的精神动力。把先进的校园文化如科学精神、人文传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辐射到整个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成才提供了基本价值遵循。高校承担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