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27)
2023(6673)
2022(5552)
2021(5401)
2020(4545)
2019(10558)
2018(10495)
2017(19134)
2016(11272)
2015(13254)
2014(13472)
2013(12507)
2012(11374)
2011(10175)
2010(10624)
2009(9011)
2008(8746)
2007(8000)
2006(6865)
2005(6157)
作者
(30398)
(25203)
(25201)
(24116)
(15799)
(12060)
(11382)
(9776)
(9627)
(9227)
(8677)
(8514)
(8273)
(8063)
(7827)
(7812)
(7668)
(7617)
(7376)
(7183)
(6436)
(6298)
(6297)
(5851)
(5750)
(5746)
(5746)
(5614)
(5343)
(4996)
学科
(38527)
经济(38493)
管理(27388)
(23694)
(19535)
企业(19535)
方法(18928)
数学(17118)
数学方法(16572)
中国(12216)
理论(11541)
教学(10959)
(10754)
教育(8929)
业经(8435)
地方(8204)
学法(7380)
教学法(7380)
技术(7292)
(7245)
(7108)
农业(6865)
(6513)
学理(6322)
学理论(6322)
(6179)
贸易(6174)
(5981)
(5615)
(5543)
机构
学院(148949)
大学(138789)
管理(52206)
(49846)
经济(48432)
研究(46452)
理学(44334)
理学院(43818)
管理学(42502)
管理学院(42254)
中国(33240)
(30125)
科学(29601)
技术(26291)
(24719)
职业(24092)
(24021)
(23431)
(23040)
业大(22042)
研究所(21310)
中心(21225)
(21220)
师范(21004)
(19994)
北京(18918)
农业(18742)
技术学院(17879)
财经(17615)
(17270)
基金
项目(98044)
研究(76291)
科学(75730)
基金(64308)
(55937)
国家(55436)
科学基金(47106)
(43497)
社会(42407)
教育(41549)
社会科(39984)
社会科学(39971)
(36148)
编号(35383)
基金项目(33147)
自然(30654)
自然科(29993)
自然科学(29981)
自然科学基金(29375)
成果(28371)
资助(27823)
课题(27074)
重点(23494)
(23062)
(21340)
(21263)
(20687)
项目编号(20449)
规划(20020)
创新(19614)
期刊
(55317)
经济(55317)
研究(40783)
中国(39255)
教育(37371)
(22140)
学报(21875)
技术(21819)
管理(20870)
科学(19083)
(18231)
大学(16809)
职业(16271)
学学(15461)
农业(15241)
技术教育(10692)
职业技术(10692)
职业技术教育(10692)
(10668)
金融(10668)
业经(9624)
(9208)
论坛(9208)
(9159)
经济研究(8650)
统计(8513)
财经(8201)
(7877)
图书(7668)
(7159)
共检索到224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立国  高海军  杨博  
石油化工产业升级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技能、应用创新能力和解决现场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已成为石油化工企业选人用人的新标准。由于人才培养落后于产业发展,当前,高职院校存在所培养的学生岗位胜任力不够、应用创造力不足、就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以区域产业发展为导向,构建并实施"三进三延伸"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学改革和产业实践,培育学生的岗位基础技能、应用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形成逐级递进的人才培养闭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探索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屈昌辉  
"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实践—理论—实践"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为例,就高职院校"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进行深入的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谷溪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矛盾的最好办法。然而,在我国,高职院校数量庞大,专业种类繁多,就是在同一所学校,不同的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差异性。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主动地更新观念,创造条件,依据不同专业需求,推进多元化工学结合创新体制,真正搭建起了学生、企业、院校间的桥梁,实现了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博   高海军   李硕   于立国  
“三进三延伸”源于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百年传承的工学结合育人理念,是职业院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立足于课堂、专业和学校三个层面,逐级递进培育学生岗位技能、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解决职业院校学生岗位胜任能力不足、应用创新能力不够、职业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破解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不足难题,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获得了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闫春荣  
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围绕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三融四化职场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实施,详细阐述了依据专业岗位调研,对市场营销专业的两个方向—超市经营、销售代表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提炼高职营销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和职业素质,以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并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借助校内实训基地,以夯实的保障机制促进专业课程改革的深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辉  
文章从五年制高职教育基本规律与会计职业发展规律入手,提出了"五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作者通过对该模式的构建与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为下一步的改进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佳  
会计作为一门技能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专业,在将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文章探索的工学结合的"三段递进+角色转换"全程训练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很好实现这一转化过程。该模式通过以就业为导向的"核心课程+认证课程+拓展提升课程"专业课程群的实施,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教育资源,实现了融"教、学、做"于一体。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万健  陈建军  
创业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生存的能力。只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才能使创新创业教育落地生根。通过创新创业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潘勇  许宁  
产业结构的升级导致区域经济的人才需求结构有重大变化。文章对化工类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研究整体构建"大专业、多方向、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大专业的构建、职业方向的打造、分流机制的建立和课程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进行研究。目的是使新培养模式具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专业定位更适合现代化工企业的需求,兼顾人才培养的就业导向和个性化发展,并有利于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和产学结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广兴  朱向丽  
文章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其与传统教学的区别着手,分析了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保障条件,包括课程开发保障、实训基地保障、师资保障、教育质量评价和学生学业评价保障,并提出了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途径:开发以工作岗位及其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的专业课程;共建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重点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改革评价方式,注重技能考核。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洛  古凌岚  汪清明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并实践"三阶段技能递进式"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在高职学生的三年学习期间,将教学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1至4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第5学期培养学生的企业项目开发能力,第6学期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并开发出学习评价方案,加强校企合作和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使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施祝斌  
高职院校有效实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构建适应"工学交替"教学的课程体系,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此,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本着"依据需求、多元推进、模式各异"的原则,在航海类专业实施校内模拟航海职业环境模式,在船舶工程类专业实施工程中心、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模式,在汽车类专业实施引企入校模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潘百翔  
近几年专创融合是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热点,也是创新创业教育向深水区推进的重要路径。在分析高职专创融合实现路径的基础上,以高职涉外物流类专业为视角,阐述专创融合的构建模式。旨在为高职其他的商科类专业开展专创融合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全新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齐志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深入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专业内涵建设。从通信技术行业主要岗位能力需求出发,完成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通过全程岗位实习,实现学生专业认知、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的稳步提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喻桃义  
随着中国旅游业被国家确定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预计到2013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旅游市场,为此,需要有大批高素质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人才来保障中国旅游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实现中国旅游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通过分析民办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准确定位应用性人才培养教学目标、构建应用性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应用性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用性人才培养教学监督保障体系五个方面来构建民办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