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68)
- 2023(7112)
- 2022(5866)
- 2021(5710)
- 2020(4517)
- 2019(10457)
- 2018(10660)
- 2017(18353)
- 2016(10819)
- 2015(13055)
- 2014(13662)
- 2013(12435)
- 2012(11577)
- 2011(10213)
- 2010(10360)
- 2009(8572)
- 2008(8441)
- 2007(7885)
- 2006(6892)
- 2005(5885)
- 学科
- 济(31968)
- 经济(31941)
- 管理(29280)
- 业(25448)
- 企(20349)
- 企业(20349)
- 技术(14687)
- 中国(14305)
- 农(12726)
- 地方(10656)
- 教学(10409)
- 理论(10367)
- 方法(9669)
- 教育(9477)
- 业经(8789)
- 农业(8681)
- 数学(7495)
- 数学方法(7383)
- 财(7239)
- 贸(7002)
- 贸易(6996)
- 学法(6964)
- 教学法(6964)
- 易(6754)
- 技术管理(6431)
- 学校(6396)
- 制(6278)
- 学(6236)
- 学理(5993)
- 学理论(5993)
- 机构
- 学院(140190)
- 大学(128113)
- 管理(45441)
- 研究(42915)
- 济(42284)
- 经济(40705)
- 理学(37129)
- 理学院(36593)
- 管理学(35797)
- 管理学院(35505)
- 中国(31219)
- 京(29130)
- 职业(28655)
- 技术(28215)
- 科学(27040)
- 江(26219)
- 范(24232)
- 师范(24060)
- 所(21390)
- 州(21227)
- 中心(21205)
- 财(20432)
- 职业技术(20248)
- 农(20148)
- 教育(19432)
- 技术学院(19230)
- 业大(18876)
- 研究所(18821)
- 北京(18470)
- 师范大学(18428)
- 基金
- 项目(85248)
- 研究(74508)
- 科学(65607)
- 基金(52139)
- 家(43342)
- 国家(42772)
- 教育(40436)
- 省(39852)
- 社会(39685)
- 编号(37354)
- 社会科(37052)
- 社会科学(37044)
- 科学基金(36220)
- 划(32268)
- 成果(30177)
- 课题(28552)
- 基金项目(28334)
- 年(25634)
- 自然(21360)
- 项目编号(20887)
- 自然科(20751)
- 自然科学(20750)
- 规划(20621)
- 发(20501)
- 自然科学基金(20324)
- 资助(20226)
- 重点(20172)
- 创(19086)
- 性(19010)
- 部(18120)
共检索到227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江 沈鹏
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当地区域环境和政策导向,制订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并根据电子商务业的需求变化和实施效果适时调整并完善课程标准和实训体系。在做好市场调研、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基础上,与企业共同研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计,确保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作为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321"阶段式实践教学模式是指把高职电子商务三年制(共6个学期)学生大学期间划分为三个实践阶段,每个阶段占用的时间分别为3、2、1学期。"321"阶段式实践教学以威客平台为载体,以学生工作室轮岗和典型项目轮换为教学组织形式,学生以师徒制形式完成顶岗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玮芳 陆慧娟
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国家策略,但在具体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平台不足以体现"以人为本"原则、资源内容无法满足不同主体需求、资源建设缺少长效机制保障等。高职院校校本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应严格遵守国家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各项规范标准,体现区域特色,注重长效机制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桂海进 汤发俊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过程中,将创业素质教育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工学结合方式始终体现于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学校以江苏商贸职教集团为依托,针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创立"五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电子商务构建"双类型岗位"课程体系,并建立了强化实战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可心 陈若兰 冯可莹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参与性强、影响力大,对于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在大学与社会交融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在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实现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学生社团社会功能的体现还存在参与度低、规模性体现不够等问题。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参与社会服务有自身特点和优势,要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必须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的顶层设计。多方协同、搭建平台,面向基层、区校共建,加强新媒宣传和舆论导向,引导更多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实践。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社团 社会服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海珍
基于团队建设的创业教育是提高高职创业教育质量和成效的有效途径。为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创业素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开拓各类电子商务创业实战项目,让学生通过创业实战深入了解企业环境、企业运营模式及岗位工作流程,掌握电子商务的主要环节,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跨专业 电子商务 创业团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明星
构建"两型"发展模式是高职学院实现服务湖南省"四化两型"建设功能的有效途径,打造"五类项目驱动、职教集团支撑"的校企合作服务平台是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保证,建立"五位一体"的社会服务运行模式是做好社会服务工作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四化两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倪宁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速,急需技能型人才,高职的电子商务专业实施"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有利于加快学生技能的提高和就业,有利于学校专业的发展。通过梳理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经验,思考并总结开展"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途径及优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半工半读 职业素质 人才培养 工学结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国玲
"双证融通"是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障。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通过建设校企合作机制和评价机制,重组课程体系,通过实施"3+3+3"人才培养模式、"两园区三阶段"教学组织模式,建设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平台等措施,构建了"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柱国 杜俊 周丽霞
立足于服务地方型园艺技术专业建设,介绍了湖州园艺产业发展概况,阐述了区域农业产业发展与涉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整体关系,并对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通过改革园艺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及深化与农民学院的合作模式来助推湖州地区农业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素芳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紧贴产业需求,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类专业,着力巩固和提升制造类专业,适当控制财经类专业发展规模,积极培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在办学实践中,积极发挥资源优势,突出打造专业特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实训基地建设,搭建校企互动技术服务与培训平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栾向晶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是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专业办学特色的最核心要素。本文通过对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的说明,阐释了"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的架构与运作方式,并进一步提出了"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时所需的保障条件等,为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物流管理 工学结合 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尤凤翔 于音 左步雷
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建设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就是要以人为本,尊重教师,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专业课教师的准入标准,校企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机制和激励制度,培养专家型专业带头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赣琛
商务类专业群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在岗位对口性、岗位稳定性、指导力度、实习监控与评价及实习安全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加大实习指导力度以及建立完善的实习监管体系可以有效解决顶岗实习中的有关问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洋
信息化时代,灵活丰富的网络学习环境与学校呆板、枯燥的传统课堂对高职学生吸引力对比显著拉大,高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中,基于学情特点,遵循学习规律,以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为手段,着眼于知识够用度、课堂参与度、趣味教学载体实用度、教学评价多维度、学生自信度五个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实践,取得一定效果。继续推进本次课程改革,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体化智能开放实验室的建设,注重信息化教学比赛的资源转化,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与教学载体的优化更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地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适应性研究——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专业层面供给侧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面向区域教育的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建设——以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基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践——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地方高职院校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建设路径研究与实践——以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RGMR”专业建设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发达省份偏远地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策略——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实践探索—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高职院校责任文化融入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探讨——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责任文化培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