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13)
2023(8136)
2022(6853)
2021(6495)
2020(5352)
2019(12166)
2018(12441)
2017(21832)
2016(12732)
2015(14453)
2014(15144)
2013(13686)
2012(12494)
2011(11155)
2010(11495)
2009(10610)
2008(10440)
2007(9451)
2006(8374)
2005(8012)
作者
(34591)
(28938)
(28675)
(27673)
(18180)
(13700)
(13170)
(11133)
(10982)
(10584)
(9891)
(9819)
(9511)
(9424)
(9326)
(8989)
(8656)
(8566)
(8467)
(8158)
(7648)
(7164)
(7085)
(6716)
(6662)
(6651)
(6373)
(6365)
(5893)
(5832)
学科
管理(37393)
(36767)
经济(36685)
(29672)
(26603)
企业(26603)
(16521)
(14076)
中国(13571)
(12878)
理论(11162)
(11118)
方法(11118)
业经(10569)
体制(9986)
教学(9945)
(9244)
银行(9219)
(9132)
(8856)
教育(8797)
数学(8790)
(8627)
金融(8620)
数学方法(8592)
(7866)
财务(7833)
财务管理(7808)
技术(7549)
企业财务(7390)
机构
学院(171283)
大学(164581)
(60667)
经济(58956)
研究(58590)
管理(55481)
理学(46054)
理学院(45499)
管理学(44529)
管理学院(44206)
中国(43598)
(35867)
(34709)
科学(34495)
(29804)
(29337)
(27394)
技术(26871)
研究所(26465)
中心(26156)
财经(25393)
(24488)
师范(24154)
职业(24078)
业大(23478)
(22822)
(22795)
北京(22680)
(21746)
农业(21237)
基金
项目(106899)
研究(85225)
科学(82687)
基金(71829)
(62076)
国家(61464)
科学基金(51745)
社会(49710)
社会科(46743)
社会科学(46735)
(45554)
教育(44323)
编号(37764)
(37608)
基金项目(37035)
成果(32862)
自然(31473)
自然科(30709)
自然科学(30695)
自然科学基金(30123)
课题(29620)
资助(29054)
(25577)
重点(25372)
(25070)
(23746)
(23008)
(22998)
(22785)
项目编号(22357)
期刊
(75330)
经济(75330)
研究(54651)
中国(47159)
教育(39211)
(29864)
学报(26782)
(26079)
管理(24051)
科学(22415)
大学(21084)
技术(20705)
学学(19347)
农业(17040)
(16964)
金融(16964)
职业(15737)
财经(13483)
业经(11808)
(11663)
经济研究(11429)
技术教育(10309)
职业技术(10309)
职业技术教育(10309)
(9984)
论坛(9984)
问题(9177)
(8604)
(8333)
科技(7496)
共检索到275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浩  伍杰明  林广国  梁传善  
1+X证书试点工作的推进,为高职院校开展学分制改革提供了契机。结合高职院校学分制现状研究综述,提出特色学分制的内涵概念,解释了套餐、标签与转换三个特色学分制的关键概念,并结合高职院校的改革探索实际,提出特色学分制下重构课程体系的思路和方法,为相关职业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下学分制改革提供思路借鉴与行动参考,为国家大力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融合,打造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学校层面的微观解决方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福利  田云霞  李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华平  胡先富  
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体系的模块化构建,是数学教学适应学分制模式的最有效途径,对数学课程模块体系构建提出方案。将支撑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为适应学生个性需求的、从业需要的数学知识生成模块内容体系,并在模块化教材建设实践中进行创新性探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海泉  吴优芬  
高职教育要实现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必须大力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本文认为,改革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符合岗位或岗位群对本专业人才在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规格要求,并遵循素质优先、理论够用、技能超群等原则。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晓晶  俞彤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和旅游企业的资源优势,聘请旅游企业的专业人员参与课程的规划、设计与开发,在进行行业实际情况和岗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共同确定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必须掌握的职业能力,制定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确定专业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向汉江  
从"能力本位"观出发,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要从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的联系等几方面来进行,确立以提高学生职业训练能力为中心的新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鸿安  翟东昌  吴柏祥  
试行学分制对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使高职教育能更好满足职业岗位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本文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贸系试行学分制改革试点个案为例,总结了商贸类专业实施学分方案的主要做法:即构建了"三平台、四模块"的阶层式专业课程体系架构,形成了选课制、奖励学分制和学业导师制"三制"相辅助的教学管理模式,并对影响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一些制约因素进行了理性反思。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韩天爽  张晓黎  
文章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探讨了高职院校开展顶岗实习之前应如何搭建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逐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实现学生的角色转换及岗位能力的提升,以适应企业需求、满足岗位需要,为后续顺利推进顶岗实习、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良凤  
高职院校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迫在眉睫,文章认为课程改革应根据就业岗位需要,突出高职教育能力本位的特点,进行教学模式和手段的创新,并在过程中贯穿教学项目化的设计理念。课程改革主要分为课程定位、教材及教辅资料的研发、课程资源共享与推广三个阶段进行,促进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健康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禹  
首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可分为商业性首饰设计和展示性首饰设计两个培养方向。着眼于培养"市场型"设计师的目标定位,可以采取"三次循环练习"的课程体系,即在三个连续学期内设置三次设计到制作的练习,通过不同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完成从设计出图到成品制作的三次完整的首饰设计与制作过程,提升学生核心技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设计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海燕  吴芳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对高职院校特色化、优质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与要求。文章总结与借鉴美国社区学院课程变革的成功经验,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高职院校职能定位,以"特色化课程体系建设"为突破口,以所在学校"五大课程体系建设"为实践蓝本,探索特色化高职院校的建设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虞丽娟  
当前高校都在搞教学改革,看似轰轰烈烈,实则缺乏整体设计,缺少大手笔。要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教学内容。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最终的落脚点是“课程”,也是一个很重要、显形的抓手。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基本上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向前苏联学习,同时对旧中国留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冬冬  贾博寅  董良杰  
基于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型人才的市场需求,我国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推进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并建设和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求的优质人才。对长春部分高职院校在大类招生过程的深入调查,发现其构建的相应学分制教学管理体系存在观念阻滞、教学资源不足、学制缺乏弹性等问题。在大类招生背景下,这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系应重点围绕优化教学计划、完善选课制度和强化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等方面进行改革,并不断深化对大类招生下学分制管理体系内涵的理解与认识,从而真正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亮  
课程是一个复杂概念,对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课程观,并深刻影响着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改革。从最根本上说,课程概念的理论基础是各种哲学理论。因此,应当通过对各种哲学理论的批判性检验,从哲学的视角上审视课程概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课程观,辨明我们对课程概念和课程观的理解,使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改革能够建筑在恰当的理论基础上。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景峰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促使课程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变革,这就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在此情况下,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开始体现。从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变革对教师的要求入手,论述了高职教师基于校内外,本兼职同顾的四种继续教育模式,提出了技术服务、本职"基地"、校外企业、校办企业模式的继续教育培养体系,为教师的继续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提供基础与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