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72)
- 2023(6191)
- 2022(4864)
- 2021(4747)
- 2020(3530)
- 2019(8053)
- 2018(7696)
- 2017(13588)
- 2016(8179)
- 2015(9707)
- 2014(10171)
- 2013(9232)
- 2012(8540)
- 2011(7488)
- 2010(7803)
- 2009(6344)
- 2008(6355)
- 2007(6084)
- 2006(5336)
- 2005(4602)
- 学科
- 济(21720)
- 经济(21699)
- 管理(19902)
- 财(13809)
- 业(13341)
- 中国(11799)
- 企(10439)
- 企业(10439)
- 财政(10289)
- 农(10182)
- 教学(9055)
- 理论(8806)
- 地方(8526)
- 政(8466)
- 教育(8319)
- 业经(7249)
- 制(7184)
- 农业(6386)
- 学法(6079)
- 教学法(6079)
- 学理(5210)
- 学理论(5210)
- 体(5150)
- 学校(5142)
- 策(4996)
- 度(4719)
- 制度(4717)
- 技术(4655)
- 和(4610)
- 方法(4583)
- 机构
- 学院(101269)
- 大学(90394)
- 研究(31478)
- 济(29966)
- 经济(28813)
- 管理(28509)
- 中国(23994)
- 职业(22546)
- 理学(22469)
- 财(22274)
- 理学院(22169)
- 管理学(21578)
- 管理学院(21398)
- 技术(20598)
- 京(20074)
- 江(19605)
- 科学(19032)
- 范(17214)
- 师范(17077)
- 职业技术(16110)
- 州(16079)
- 技术学院(15855)
- 所(15729)
- 中心(15060)
- 教育(14080)
- 财经(13589)
- 研究所(13348)
- 省(13212)
- 北京(13043)
- 师范大学(12922)
- 基金
- 项目(57037)
- 研究(53301)
- 科学(42566)
- 基金(32455)
- 教育(29287)
- 社会(27814)
- 编号(27605)
- 省(27444)
- 家(26214)
- 国家(25801)
- 社会科(25796)
- 社会科学(25790)
- 成果(23837)
- 课题(22047)
- 划(21538)
- 科学基金(21241)
- 年(20307)
- 基金项目(16399)
- 项目编号(15456)
- 性(14984)
- 规划(14854)
- 重点(13948)
- 度(13870)
- 发(13777)
- 研究成果(13181)
- 阶(12947)
- 段(12933)
- 阶段(12892)
- 资助(12658)
- 创(12414)
共检索到174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启鸿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为什么开展""如何开展""开展的怎么样"的疑问,提出职业院校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聚焦三个关键点助推、突出"工匠精神"职教特色和创新多维度评价体系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素琴
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要紧扣这一核心,依托校企两个育人主体,实现"一体化"顶层设计、"互补性"资源共享、"联动式"协同育人;要把握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三个关键,构建"三全育人"格局;要坚持职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四个融合,不断提高"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
关键词:
产教融合 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丽娟
随着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建设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目前经济法课程开设现状来看,无论在课程价值聚焦、课程思政与实践元素的结合、任课教师的常态化德育培育机制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文章认为在经济法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进行系统建设,需要深刻剖析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力求最大限度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实现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
经济法 思政元素 建设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江颉 罗显克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通过对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现实意义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在未来,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可从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体系、协调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强化"课程思政"特色专业群建设、突出课程教学内容的"思政"功能以及打造特色校园文化5个方面进行路径探究。
关键词:
新时代 “课程思政” 建设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菊霞 张启明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与价值要求、人才培养产业与区域适应性的经济与社会需求、人才培养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力的教育与人的追求,是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应然之意。高职院校应把握"立德树人"为根本的价值向度,"内生融入"为设计的行动向度,"真情升华"为共鸣的情感向度,"协同联动"为保障的制度向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跨境供应链专业群基础课程为例,探索以"链通天下,信‘韧’有‘佳’"为主线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推进向度 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淑敏 李秋红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相互融合,形成协同效应。本文以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创业教育为例,探索将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协同的必要性、可能性,探索高职院校加强创业教育的新路径,以期拓宽高职学生毕业后的发展空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萌梦
高职院校的军事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应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从我国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课程思政实施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以构建高职院课程思政军事理论课"64255"教学体系为研究主题,提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措施,重点分析以"课堂、实践、社团、网络、社区"军事理论课程思政"五育融合"实践路径的具体举措及实施效果,旨在强调把"课程思政"融入军事理论教学过程中,激发教育合力,增强思政育人的实效性,以期为全国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程思政改革提供案例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孔德兰 王玉龙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落实教育职责体现教育性的具体内容,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的制度设计、载体选择、融入程度、教师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推进课程思政贯穿人才培养过程,充分结合不同类别课程特点挖掘思政育人元素,不断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实现形式,持续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育人能力,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激励机制,保障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盛振文
课程思政作为高校"大思政"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以专业课程的育人属性作为出发点,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念创新与实践探索。高校应树立系统性思维,在目标整合、队伍组合、内容融合、方法结合等方面和合共进,持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最终实现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四合”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国燕萍
自国务院于2019年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来,"1+X"证书试点院校建设工作已经在全国许多职业学校和一部分应用型本科学校积极推进,特别是在对学生进行相应的"1+X"证书培训和考核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如何将"1+X"证书制度融入会计专业课程建设之中,深化"课证融通",仍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文章结合"1+X"证书的特点,对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路径进行了相关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书林 张忠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力量,承载着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开展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在保障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据此,文章提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对策:构建课程思政保障机制,做好课程思政顶层设计,依托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建立课程思政资源整合机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艺术设计专业 课程思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文霞 卢敏
在课程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充分挖掘课程中的育人元素,是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重要方向。《知识产权保护专题》作为经管类的专业选修课程,通过对课程知识体系的系统梳理,结合课程的法律属性,立足于案例分析和示例介绍,将课堂讲授同小组展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相结合,深度探究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引导当代大学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尊重原创、抵制抄袭、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等,通过探索课程理论知识同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课程思政 教学方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剩富 胡守庚 王占岐 朱江洪 刘成
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土地整治工程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2017年以来已有15家高校陆续开设土地整治工程本科专业。研究在对土地整治工程专业需求和特征分析基础上,对比各开设院校的课程体系,按通识类、资源类、规划管理类和工程技术类进行归类,讨论开设课程的特征、异同及其优劣势,并从课程体系、专业教材和实际教学及实习平台等方面进行专业体系探讨。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姚彦琳
课程思政建设是推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旨在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起到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而且为其提供丰富的思政资源和教育方法,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切入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思政元素应做到分专业、分类别、分特色开发。可从加强顶层设计、打造教学团队、丰富教学模式3个层面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与体系保障。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课程思政 课程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丽华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成了高职院校协同育人的合力,是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载体。时代需求是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前提,理论依据是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基础,原则规定是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关键,路径设计是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核心,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内在理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