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20)
2023(9656)
2022(7994)
2021(7557)
2020(6317)
2019(14306)
2018(13831)
2017(25953)
2016(14151)
2015(16134)
2014(15448)
2013(14286)
2012(12940)
2011(11621)
2010(11916)
2009(10532)
2008(10162)
2007(9172)
2006(7991)
2005(7084)
作者
(39425)
(32468)
(32274)
(30690)
(20773)
(15623)
(14567)
(12533)
(12491)
(11693)
(11164)
(10991)
(10650)
(10426)
(10250)
(10178)
(9849)
(9521)
(9437)
(9313)
(8119)
(8119)
(8058)
(7645)
(7445)
(7381)
(7316)
(7200)
(6693)
(6585)
学科
(51100)
经济(51053)
管理(44040)
(41710)
(37686)
企业(37686)
方法(24628)
数学(21448)
数学方法(20887)
技术(17634)
中国(15013)
业经(12939)
(12784)
理论(12488)
技术管理(12010)
(11742)
(10659)
(10469)
地方(9155)
教学(9013)
农业(8292)
(8202)
(8049)
银行(8022)
(7885)
贸易(7877)
教育(7782)
(7691)
(7671)
(7642)
机构
学院(192764)
大学(184679)
管理(73236)
(70616)
经济(69011)
理学(63407)
理学院(62763)
研究(61930)
管理学(61228)
管理学院(60910)
中国(45754)
(39443)
科学(39413)
(32058)
(30776)
(30622)
(29948)
技术(28844)
业大(28559)
中心(28200)
研究所(28053)
财经(25183)
北京(24651)
(24223)
农业(24154)
(24143)
师范(23789)
职业(23436)
(23182)
(22908)
基金
项目(131819)
科学(104845)
研究(97249)
基金(92774)
(82240)
国家(81541)
科学基金(70548)
社会(59151)
(56300)
社会科(56049)
社会科学(56031)
教育(48670)
基金项目(48014)
(46804)
自然(46782)
自然科(45828)
自然科学(45814)
自然科学基金(45010)
编号(40120)
资助(38202)
(33544)
成果(31376)
重点(31119)
课题(30503)
创新(30336)
(28445)
(27862)
科研(25021)
计划(24858)
(24706)
期刊
(76194)
经济(76194)
研究(52580)
中国(44956)
教育(33469)
管理(31580)
学报(30327)
科学(28604)
(27602)
(24758)
技术(23934)
大学(23530)
学学(22097)
农业(19180)
(14947)
金融(14947)
职业(14199)
经济研究(12743)
业经(12606)
财经(12204)
科技(11961)
(11250)
(10702)
(10600)
(10551)
论坛(10551)
技术经济(10527)
统计(10438)
(9257)
技术教育(9062)
共检索到282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潘锡泉  
高职院校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两个行动计划的颁布激发了高职院校治理模式的研究热潮。传统的依附于政府为主导的单一行政化治理模式显然已难以适应高职院校发展新形势的变化,想要准确把握高职院校治理模式的发展取向,则必须要厘清"管理"还是"治理",以及"治理"还是"自理"两个关键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原有治理模式作出适当安排与优化。文章通过对"管理"还是"治理",以及"治理"还是"自理"进行辨析的基础上,以多中心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提出了高职院校外部治理和内部自理有机耦合的创新治理模式,为高职院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屠羽  彭本红  鲁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屠羽  彭本红  鲁倩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未来经济的支柱产业,探究其商业模式创新与网络治理协同耦合问题有助于实现科学发展。文章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与网络治理"非耦合"的现状及原因,以问卷调查数据为研究基础,运用回归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探讨商业模式创新、网络治理与协同耦合绩效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商业模式创新对网络治理与协同耦合绩效均有正向影响,正式网络治理机制与非正式网络治理机制对协同耦合绩效均有正向影响,特别地,正式网络治理机制对协同耦合绩效的正向影响有限。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关注政府、市场和企业三个方面:政府等管理者制定具体政策,引导商业模式创新与网络治理有序开展;市场提供商业模式创新与网络治理所需的配套设施及服务,提高二者实施的成功率;企业主动树立合作共赢理念,积极开展与网络内其他组织的交流交互。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饶亮  
针对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结构治理与办学模式建设的现状及问题,从国家政府、社会以及学校等多方面来进行探讨,目的是加强高职院校机构治理的合理性,强化办学模式创新,从而提高我国高校的教育水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国晖  郑萌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结合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两者的紧密结合往往会带来经济的高度繁荣和社会财富的高速增长,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引擎。本文通过对耦合理论、方法及其应用领域的分析比较,认为松散耦合理论在研究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互动方面是适用且有效的,继而分析了两者之间微观层面的互动机制、中观层面的匹配机制以及宏观层面的协同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炼出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的三种运作模式,即科技产业园融资模式、科技金融机构模式、补贴资金市场化运作模式,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智勇  
高职院校特色化办学道路的耦合设计模式兼备自主演化与理性设计两种模式的优点,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特色化办学的效率,其技术路线是:在统筹环境和组织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特色化办学意图;经过价值判断形成明确的特色化办学主题;组织各类要素,构建并耦合和则体系与谐则体系,形成实施特色化办学主题的运行和保障机制;在适当时机评估特色化办学的绩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剑新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学"式向"导学"式转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研究,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和构建,力求探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及其评价的新体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强  
本文从金融功能的分立与融合、支付数据挖掘与融资行为发生相关性等角度,对支付功能与融资功能的耦合关系进行了论证分析,总结归纳了当前支付融资耦合实践的主要模式,认为依托大数据挖掘技术的支付融资耦合模式通过建立支付交易等数据与借款者信用水平相关联,重点考察反映借款者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的"软信息",有效提升了融资决策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探索建立符合支付融资耦合创新需求的监督管理体系等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文龙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有利于完善乡村自治,发展乡村经济,传承乡村文化,加强乡村社会整合,激活乡村慈善。中国长期的乡绅治理传统、浓厚的乡土情结与丰富的新乡贤资源使新乡贤治理具有内在合理性。但只有对不同地区新乡贤资源与乡村社会结构进行认真分析,才能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新乡贤治理模式,实现新乡贤资源、乡村社会结构与新乡贤治理目标的有效耦合。作为一种辅助性措施,新乡贤治理并不能代替根本性的制度改革,也具有地区与功能局限性。只有进一步加快制度改革,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让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使乡村具备内生发展能力,才能为新乡贤治理提供坚实平台,助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超  
尽管创新链在整合创新资源范围和效率方面比单个创新主体更具有竞争力,但创新链的运行和协同日益复杂,往往又会造成创新效率的损失。因此,为更好地发挥创新链的作用,需要强大的技术工具来提高运作效率。由于区块链具有信息不可篡改、可溯源、安全可信、共享平权等技术特点,把区块链应用到创新链场景中,实现对创新链的全流程信息安全共享,能够提高创新链协同效率。文章在梳理区块链与创新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创新资源配置和整合组织模式——集成创新链,并构建了一个"区块链+创新链"融合逻辑、组织模式和治理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更好地把握创新链与区块链的融合过程与规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超  
尽管创新链在整合创新资源范围和效率方面比单个创新主体更具有竞争力,但创新链的运行和协同日益复杂,往往又会造成创新效率的损失。因此,为更好地发挥创新链的作用,需要强大的技术工具来提高运作效率。由于区块链具有信息不可篡改、可溯源、安全可信、共享平权等技术特点,把区块链应用到创新链场景中,实现对创新链的全流程信息安全共享,能够提高创新链协同效率。文章在梳理区块链与创新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创新资源配置和整合组织模式——集成创新链,并构建了一个"区块链+创新链"融合逻辑、组织模式和治理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更好地把握创新链与区块链的融合过程与规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秦  孙长坪  
大数据正在推动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转型。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无论是治理需求层面、技术发展层面,还是政策驱动层面,高职院校治理转向数据治理新方式都将成为一种必然。高职院校数据治理的内在机理表现为数据—信息—策略转换模型,外在样式表现为以数据系统为核心的多元利益主体的协同运行。高职院校治理转向数据治理应采取以下应对策略:强化数据治理的顶层设计,提升数据治理的基本素养,优化数据治理的基础条件,完善数据治理的运行程序等。高职院校应积极顺应数据技术发展,以数据治理创新治理方式,提升治理能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仁祥  付腾腾  
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发展在促进现代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给金融稳定带来一定的冲击。如何既能促进二者耦合关系的可持续发展,又确保不会造成系统性风险,是一个两难的抉择。基于"监管沙盒"思想,研究了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交互作用以及二者耦合过程中金融监管与创新的动态平衡关系,构建了以全生命周期为基础、以网络和大数据为支撑、以包容性协作创新为理念、强化监管机构独立性的耦合模式,并研究该模式在我国的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永辉  
在分析军民融合创新特性基础上,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治理理论提出了军民融合创新治理体系,并将该体系分为内部治理、外部治理两个层次。基于各利益相关者的治理需求和责任,提出了融合创新的利益相关关系治理模型,进而提出两种典型的融合创新治理模式,即军工单位主导的治理模式和民工单位主导的治理模式。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比较了两种治理模式的代表性案例,结果证明了理论成果的合理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东风  
以数字技术为突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进阶迭代,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在这种语境下推进农村数字化治理成为基层治理体系的应然之义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然之需。不过,在乡村数字治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当前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治理主体参与能力不足等困境,严重影响了乡村治理的成效。因此,亟需加大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提升多元主体的参与能力,以确保数字化更好地赋能乡村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