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71)
- 2023(9500)
- 2022(8621)
- 2021(8357)
- 2020(7049)
- 2019(16520)
- 2018(16414)
- 2017(31027)
- 2016(17830)
- 2015(20750)
- 2014(21065)
- 2013(20039)
- 2012(18241)
- 2011(16225)
- 2010(16230)
- 2009(13939)
- 2008(13243)
- 2007(11380)
- 2006(9742)
- 2005(8149)
- 学科
- 济(59600)
- 经济(59535)
- 管理(46625)
- 业(42729)
- 企(36106)
- 企业(36106)
- 方法(30104)
- 数学(26023)
- 数学方法(25664)
- 中国(16793)
- 农(15900)
- 理论(14790)
- 学(14743)
- 教育(14260)
- 财(14149)
- 业经(13332)
- 地方(12516)
- 技术(11693)
- 教学(11281)
- 和(10623)
- 农业(10556)
- 贸(10240)
- 贸易(10236)
- 易(9919)
- 环境(9629)
- 务(9336)
- 财务(9275)
- 制(9267)
- 财务管理(9261)
- 研究(8809)
- 机构
- 学院(240793)
- 大学(234885)
- 管理(93469)
- 济(82552)
- 理学(81857)
- 理学院(80910)
- 经济(80394)
- 管理学(79236)
- 管理学院(78842)
- 研究(74806)
- 中国(51640)
- 京(50526)
- 科学(49736)
- 所(37555)
- 农(37371)
- 业大(37307)
- 财(36360)
- 研究所(34668)
- 江(34599)
- 范(34281)
- 师范(33946)
- 技术(33708)
- 中心(33397)
- 北京(31867)
- 财经(29964)
- 农业(29416)
- 州(29039)
- 院(27545)
- 职业(27362)
- 经(27259)
- 基金
- 项目(169314)
- 科学(131553)
- 研究(128166)
- 基金(117462)
- 家(101413)
- 国家(100455)
- 科学基金(86175)
- 社会(74344)
- 社会科(70099)
- 社会科学(70080)
- 省(70067)
- 基金项目(63487)
- 教育(63476)
- 划(58380)
- 自然(57349)
- 编号(56016)
- 自然科(55984)
- 自然科学(55972)
- 自然科学基金(54910)
- 资助(48926)
- 成果(45149)
- 课题(40041)
- 重点(38227)
- 部(36600)
- 创(35727)
- 发(35481)
- 项目编号(33980)
- 年(33329)
- 创新(32878)
- 大学(32674)
共检索到335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金友 廖金雄 胡巍
部分高职院校存在重视职业技能训练,轻视职业素养培养,忽视工匠精神培育的现象。文章针对这一突出现象进行原因分析,探求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的内在契合关系,探索以学校营造环境,教师指导示范、学生主体践行相结合的高职汽车类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路径。高职学生在崇尚劳动、崇尚技能、崇尚工匠的环境中成长,在教师以身示范,指导引领下成才,在学生自觉践行,精湛技能过程中成匠,以满足企业对高职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诉求,达到培育汽车类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目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梅洪
当前,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面临困境,以"技能本位"为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需要大力培育现代工匠,现代工匠的培育,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加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改革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高职教育要积极打造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育人体系,着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工匠精神 培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青春 桂德怀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工匠人才培育的使命。高职院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品质、专心致志的品格、一丝不苟的品行、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淡泊名利的敬业精神。本文从校园工匠文化、校企深度合作、教学做合一、全面素质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等5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 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宏 涂玮 石莉 陆英
培育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高职院校教师、用人合作企业三方分别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的掌握情况、工匠精神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高职院校学生接受工匠精神培育后发生的变化、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以下对策:积极宣传工匠精神,增加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的深入了解;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促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制定相应的激励考核机制,提高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效果;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宏 唐敏娟 赵红艳 于文荣
为了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效果评价和质量保障机制,使得工匠精神培育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分别调查高职院校学生、教师和用人合作企业,明晰工匠精神培育总体效果、工匠精神培育实际效果、工匠精神培育效果评价机制、工匠精神培育质量保障机制等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建议:在人才培养全要素中融入工匠精神培育,提升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整体效果;强化工匠精神培育效果薄弱环节的工作力度,促进学生工匠精神全面提高;统一学生工匠精神考核评价标准,科学制定工匠精神培育效果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健全工匠精神培育质量保障机制,加强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过程精细化管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晓 朱巍
从"工匠精神"的时代变迁入手,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所具有的新内涵与新特质,立足学生、高校和社会发展需求,明确高职学生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重点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开展高职学生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思考:认识"工匠精神",提高职业认同感;弘扬"工匠精神",构筑文化大环境;体现"工匠精神",强化内容与价值取向;践行"工匠精神",搭建校内外实践平台。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新时代 工匠精神培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芮明珠
社团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大学生社团文化与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所需要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紧密相连,具有独特社会、实践和主体价值意蕴。从实践层面来看,社团在"工匠精神"培育中,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引领功能、载体功能和激励功能。时代赋予了"工匠精神"全新的内涵与价值,高职院校承担着重要的职业人才培养功能,需要全面认识大学生社团在高职生"工匠精神"培育中的地位,优化相应制度环境,营造"工匠精神"文化氛围,充分利用专业社团培育"工匠精神"。
关键词:
高职生 “工匠精神” 社团文化 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施祝斌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灵魂,是职业教育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是受教育者的核心素养。船员工匠精神,包括敢于颠覆传统的创新精神,追求卓越的钻研精神,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航海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结合船员工匠精神的内涵,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职业院校文化软实力建设,提高师资的"工匠精神"等维度进行。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 立德树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玉剑 刘燕
促进劳动者执着追求产品质量的极致,回应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跨越是传承与培育工匠精神的逻辑起点。工匠精神既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既是对劳动者"才"(技术技能)的要求,更是对劳动者"德"(职业道德与素养)的考验。对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而言,传承和培育学生工匠精神面临着三大现实的困境:一是文化困境,即历史文化传统的偏见和社会价值导向的异化;二是制度困境,即工匠培养制度的缺失与市场管理制度的失位;三是模式困境,即培养模式的"技术主义"偏差与教学模式"说"和"做"的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匠精神 传承 培育 困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翮
高职教育与社会进步、技术更新和企业发展密切相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和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推动工匠精神与高职教育有效融合,探求其价值实现的路径,既是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也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责任。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工匠精神 培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坚 丁文娟
高职院校肩负着弘扬工匠精神和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使命。以山西某职业院校为例,基于问卷调查分析其工匠精神培育状况。调研结果显示,该校具有较为浓厚的工匠精神培育氛围,在育人的各个环节都注重工匠精神的渗透;学生对工匠精神培育的满意度较高,学校工匠精神培育效果较好,且校园文化和课程教学对工匠精神培育效果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实践操作的影响则没有达到显著程度。基于研究发现,建议从校园工匠文化建设、重视课堂工匠精神渗透、注重大赛工匠品质对标三方面提升工匠精神培育效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顾卉
"工匠精神"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社会、企业、学校等方面对工匠身份、工匠文化及"工匠精神"的认识偏差,是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为此,文章从开展职业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培育路径,以期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匠精神 现实困境 培育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旭刚
当前对工匠精神的热议与解读存在过度泛化和消费的现象。全面、准确把握现代语境下工匠精神的内涵和价值需要从其外在表征和内在特质两个层面来剖析。工匠精神所蕴含的专业精神、职业理念和价值取向等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灵魂所依、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要直面当前存在的思想认知误区、培养制度缺失、文化氛围不浓和培育机制不畅等困囿,锻塑工匠精神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体悟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行系统培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志红
“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升级提质的精神支柱,培育“工匠精神”是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内在发展的迫切要求。但当前学校育人对“工匠精神”缺乏整体培养计划及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应通过营造劳动光荣的良好校园文化,优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等培养路径来滋养工匠行为。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匠精神 路径探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冯宝晶
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是履行立德树人使命任务的需要,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思政课融入"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价值观教育,开展工匠精神情感体验式专题教学,构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强化教师队伍的工匠精神培育能力来加强工匠精神培育。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课 工匠精神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