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3)
2023(1652)
2022(1532)
2021(1550)
2020(1361)
2019(3031)
2018(2809)
2017(4369)
2016(3356)
2015(4467)
2014(4892)
2013(4013)
2012(3694)
2011(3099)
2010(3246)
2009(2322)
2008(2207)
2007(2008)
2006(1568)
2005(1354)
作者
(7942)
(6464)
(6376)
(6156)
(4192)
(3106)
(3012)
(2654)
(2579)
(2507)
(2333)
(2279)
(2199)
(2190)
(2183)
(2109)
(2034)
(2003)
(1993)
(1957)
(1798)
(1793)
(1710)
(1700)
(1600)
(1512)
(1499)
(1483)
(1470)
(1464)
学科
教学(6930)
理论(6785)
教育(6607)
学法(4976)
教学法(4976)
学理(4469)
学理论(4469)
管理(3943)
学校(3733)
中国(3685)
文化(3678)
(3395)
经济(3392)
研究(3157)
(3048)
企业(3048)
高等(2807)
(2701)
政治(2559)
思想(2538)
思想政治(2496)
政治教育(2496)
治教(2496)
技术(2491)
德育(2478)
职业(2328)
职业技术(2053)
方法(1955)
产业(1929)
技术学校(1914)
机构
学院(41149)
大学(30565)
职业(16484)
技术(14678)
职业技术(12117)
技术学院(11956)
研究(11240)
教育(8084)
(7997)
科学(7993)
(7937)
师范(7888)
(7178)
管理(7171)
(6899)
(6773)
(6146)
业大(5756)
中国(5681)
师范大学(5661)
理学(5599)
研究所(5585)
(5526)
农业(5486)
理学院(5466)
管理学(5151)
经济(5099)
管理学院(5091)
中心(4501)
北京(4459)
基金
项目(24236)
研究(23325)
科学(17415)
教育(16323)
(14474)
编号(13704)
课题(12014)
(11406)
(11264)
基金(11063)
成果(10962)
社会(9444)
(9140)
国家(8932)
社会科(8626)
社会科学(8623)
规划(7795)
项目编号(7141)
(7135)
科学基金(6803)
重点(6787)
年度(6631)
(6599)
研究成果(6546)
(6425)
(6377)
主持(6297)
主持人(6195)
(6053)
高职(6002)
期刊
教育(24958)
中国(15588)
职业(12735)
研究(10113)
技术(9460)
技术教育(8201)
职业技术(8201)
职业技术教育(8201)
(7692)
经济(7692)
学报(7099)
(6285)
大学(5431)
(5237)
论坛(5237)
学学(4805)
科学(4686)
农业(4610)
职教(4319)
高等(3343)
成人(3255)
成人教育(3255)
管理(3073)
(2930)
图书(2721)
(2567)
高等教育(2526)
书馆(2272)
图书馆(2272)
(2158)
共检索到61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莹莹  赵慧  
高度的文化自信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和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文章从学校、学生、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文化自信不足的现象及原因,提出高职院校需要结合职教实际、专业实际、地域实际和学生实际,汲取"三业文化"、名人文化、校友文化、地域文化等优秀文化进校园,培育高职教育文化自信,鼓励高职院校以文化自信的姿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丽  
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自信为高职院校提供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能够促进提高师生文化素质,提升育人水平。当前,高职院校文化自信培育难的原因是:高职院校办学时间、办学条件与本科院校的差距明显;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偏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难以深入进行;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感较低。基于此,文章提出了高职院校文化自信培育路径:构建鲜明的职业特色;打造服务地方的特色校园文化;对外宣传自身特色文化;培养服务地方的高技能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娄梦玲  
高职院校培育文化自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要深刻认识培育文化自信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推动学生增强身份认同感和促进高职院校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价值。在准确把握文化自信科学内涵和生成要素的学理基础上,建立系统优质的文化自信培育资源库,打造多维立体的文化自信培育平台,构筑坚实稳固的文化自信培育屏障,为高职院校培育文化自信筑牢基底、提供保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资  罗婕  苏海莎  
技能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对于高职教育技能不能仅限于一种单一的操作性能力,它更需要在蕴育和传承中培育成一种自觉的技能文化,发挥文化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技能在职业教育中的演变,阐述了技能文化的内涵及培育,通过学校自身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探讨了在高职院校中如何培育技能文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汪永智  
社团文化创新已成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内涵提升的重要方向,积极推进社团文化创新有助于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化水平。然而,职业院校学生社团文化发展现状堪忧,仍存在着社团群体价值观弱化、社团活动品质庸俗、"文化产品"经营意识淡漠化、社团管理制度低效化、社团发展环境非正态等突出问题,文化创新有必要在改善社团文化的环境氛围、强化社团文化建设的情感支持、夯实社团文化建设的制度基础、规范社团文化发展的组织依托、奠定社团文化建设的文化品位等维度寻求突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超  张娜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崇与弘扬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有效形式,亦是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大学生所承载的独特使命敦促其在未来的国家发展中具有主导性作用,其文化自信度关乎文化认同度及文化传承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民族文化的长远发展,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对国家"文化自信"号召的积极响应,更是新时代社会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变化的必然需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金萍  
两千多年来,君子人格已成为中国人的理想人格。现代君子风范是以诚信、责任、好学、宽容为一体的个性特征和气度特点。君子风范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以人为本。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核心价值观是其最持久、最深层的文化力量,它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人们的精神气质,塑造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青年的精神气质、个性风度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象最鲜明、最直接的表现。中华民族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以和谐为主调的君子人格。两千多年来,君子人格已成为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它既具有人们日常生活实践所固有的现实性,又具有对理想无限追求的超越精神。在当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叶煜荣  
对医疗服务业来说,搞好医院的文化建设,就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现实途径。因为,用优秀文化提升医院的文明程度、核心竞争力和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才能使我国医疗服务业更好地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明伦  
高职院校跨界文化是个富有创新的本土概念。跨界文化的意境体现了创新,是推进校企合作向深度发展的内在力量。跨界文化就是把企业文化的核心元素和高职院校文化的核心元素进行有效融合,形成一种跨界的文化生态共同体,或者说是高职院校师生"生活样式"的文化。这种文化生态共同体的核心是合作育人。培育高职跨界文化,一是要以法律法规加以引领。建议尽快出台《职业教育企校合作发展条例》,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在两个法律文本中,增加关于跨界文化培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进军  
本文认为,团队文化建设为高职院优秀教学团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良好的团队文化使教学团队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将团队成员有机地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为团队目标而努力。教学团队在不断的自我审视中,寻找到最适合本团队特点的团队文化建设途径,建设出团队自身的独特团队文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国君  
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导向、激励、协调、凝聚等多种功能,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基础,是企业经营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现代企业的重要标志。巴塞尔银行治理准则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一个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庹飞  张润昊  
厚植创客文化是高职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重要的基因工程之一,高职院校要坚持学校主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动,加大保障力度,建设创客文化载体,浓厚环境氛围,丰富物质空间,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教育教学及市场化活动中推动创客文化培育及多元融合渗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万健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首先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构建激励创新的制度文化是高职院校创新文化培育的突破口和关键环节。高职院校必须将创新作为学校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涵之一,作为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总原则、总依据和总要求。创新是大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大学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根本。与普通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的创新更侧重于应用技术和应用技能。但这丝毫不影响创新文化作为学校核心竞争力对于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性。南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华坚  赵癸萍  强伟纲  
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层次问题是要培育创新创业的文化。本文分析了创新创业文化的内涵,提出了高职院校培育创新创业文化的途径及思路,为高职院校更高层次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劲松  
构建高职院校职业文化培育体系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高职院校职业文化具有二元性、双重性、开放性和区域性等基本特征,建立高职院校职业文化培育体系的目标是实现两大群体职业素养同步提升,并坚持三项基本原则。高职院校职业文化培育包括吸收企业文化、贴近企业职业素质标准、吸纳传统职业文化中的优质因素、强化教师的职业素养、推行文化管理等主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