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44)
- 2023(13872)
- 2022(12089)
- 2021(11103)
- 2020(9525)
- 2019(21621)
- 2018(20920)
- 2017(40457)
- 2016(22543)
- 2015(25376)
- 2014(25277)
- 2013(24611)
- 2012(22421)
- 2011(20171)
- 2010(19840)
- 2009(17561)
- 2008(16802)
- 2007(14467)
- 2006(12401)
- 2005(10412)
- 学科
- 济(85794)
- 经济(85697)
- 管理(62277)
- 业(59532)
- 企(48559)
- 企业(48559)
- 方法(44742)
- 数学(39754)
- 数学方法(39406)
- 中国(22909)
- 农(22750)
- 财(21549)
- 学(19178)
- 业经(18570)
- 贸(16568)
- 贸易(16564)
- 地方(16426)
- 易(16045)
- 农业(15721)
- 技术(15523)
- 理论(15109)
- 务(14113)
- 财务(14055)
- 财务管理(14032)
- 环境(13675)
- 企业财务(13355)
- 制(13189)
- 和(12711)
- 教育(11948)
- 划(11667)
- 机构
- 学院(317875)
- 大学(312844)
- 管理(124329)
- 济(120797)
- 经济(118307)
- 理学(109859)
- 理学院(108658)
- 管理学(106699)
- 管理学院(106168)
- 研究(101756)
- 中国(71506)
- 科学(66832)
- 京(65617)
- 农(57320)
- 业大(53185)
- 财(52703)
- 所(51374)
- 研究所(47629)
- 中心(45693)
- 农业(45653)
- 江(44215)
- 财经(44173)
- 经(40484)
- 北京(40480)
- 范(40364)
- 师范(39845)
- 技术(38897)
- 院(36723)
- 经济学(36443)
- 州(36297)
- 基金
- 项目(228658)
- 科学(178813)
- 基金(164676)
- 研究(163078)
- 家(145702)
- 国家(144493)
- 科学基金(123575)
- 社会(101114)
- 社会科(95839)
- 社会科学(95815)
- 省(91528)
- 基金项目(88601)
- 自然(83084)
- 自然科(81183)
- 自然科学(81159)
- 自然科学基金(79740)
- 教育(77489)
- 划(77115)
- 资助(67841)
- 编号(66829)
- 成果(51798)
- 重点(51750)
- 部(49839)
- 创(48085)
- 发(48058)
- 课题(46560)
- 创新(44667)
- 科研(44478)
- 计划(42721)
- 教育部(42525)
- 期刊
- 济(119566)
- 经济(119566)
- 研究(84894)
- 学报(57527)
- 中国(55164)
- 农(50118)
- 科学(49095)
- 大学(42516)
- 管理(41864)
- 学学(40357)
- 教育(39704)
- 财(37573)
- 农业(34922)
- 技术(28646)
- 融(22012)
- 金融(22012)
- 财经(21108)
- 业经(20183)
- 经济研究(20043)
- 经(17899)
- 业(17835)
- 科技(16345)
- 问题(16007)
- 业大(15540)
- 图书(15416)
- 版(15294)
- 理论(14564)
- 技术经济(14539)
- 职业(13905)
- 商业(13841)
共检索到431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瑞林 王彦
本文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构建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对常州高职园区顶岗实习学生的问卷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个体因素、用人单位因素5个因素和18个指标的影响权重。结论显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不在于能否就业,而在于缺乏就业的自主性,为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特别是提高就业质量提供了有效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层次分析法 就业质量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秋明
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从2003年到2005年3年毕业生就业状况为背景,以调研和统计数据为分析依据,从社会经济发展宏观层面和学校内部微观层面上探讨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学校就业工作的建议策略,对上海地区的高职院校制定与调整自身的就业指导工作方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上海 高职毕业生 就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冉云芳 石伟平
文章基于浙江省16所高等职业院校2011届部分高职毕业生进行实证调查获得的10746份问卷,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影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重点研究了人力资本特征、社会资本特征、就业特征和组织特征变量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特征、就业特征和组织特征变量对就业稳定性有着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影响,但社会资本特征变量基于就业稳定性没有显著性影响,根源在于: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群体拥有的社会资本存在趋同化,且极少的社会资本并不能影响其就业稳定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怡倩 蓝欣 刘晨雪
通过对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职技高师院校的学校教育促进了学生的社会流动,就业质量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呈现显著的满意倾向,但是总体水平有待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受人际交往能力、专业能力、行业、学历水平、实践经历、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等多方面影响,其中受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职技高师 毕业生 就业质量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石庆华 尹涵
从就业准备视角研究发现,职业探索准备和教育投入准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成功有着显著帮助,而物质辅助准备的影响很弱;职业探索准备和教育投入准备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绩效呈倒U型关系,这主要受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传统观念影响,而物质辅助准备与就业满意绩效的关系不显著。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效果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的提升、企业转变用人观念以及更好发挥学校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助推器功能。
关键词:
就业准备 就业绩效 倒U型关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源 张巧 宋志刚 于佳鑫
基于动机系统理论,将就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划分为就业认知、就业资本和就业观念三个维度,对郑州高校物流专业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析各因素对就业意向的影响程度。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应届毕业生的期望就业区域呈现出以大学所在地为中心的幅射型布局,期望薪资较以往有所提高,专业对口就业意向较低;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受其就业资本和就业观念的显著影响,而与就业认知并无显著相关关系。
关键词:
物流专业 应届毕业生 就业意向 实证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怡凡
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期望进行探索,通过问卷调查,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学专业、家庭所在地、性格、实践活动等学生个人及家庭特征与受教育状况对毕业生就业期望具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高职 毕业生 就业期望 调查报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利军 梁丁玲 朱瑞
随着高考扩招的逐年深入,招生人数由1977年的27万增长到2012年的685万,录取比例由4.7%增长到75%。"精英教育"早已经变为"大众化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虽然近几年初次就业率有所回升,但2012年又降到70%,其中会计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只有65%。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多学生牺牲自己职业理想、专业、特长暂时就业于明显低于自己知识水平和能力的临时岗位或非理想岗位上。勉强就业的结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小瑜 胡军刚
本文利用从全国范围内抽样得到数据建立了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就大学毕业生个人的性别、年龄、政治面貌、生源地、户口性质、毕业院校、学历、专业类型对其就业情况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的性别、年龄、政治面貌、生源地、户口性质、专业类型对其就业状况产生了显著影响,而学历、毕业院校则并未对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产生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回归 就业 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宋齐明
基于毕业生追踪调查,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将就业能力指标分为知识掌握、认知性技能、组织胜任技能、职业态度四个维度,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相较于其他能力,毕业生认为高校对学生认知性技能的培养更为欠缺;就学科差异而言,工科类学生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评价偏低;课外支持因素对各类就业能力的培养都有着突出的影响,而课程和教学因素只对知识掌握方面有较强的作用;实习效果和学生投入因素亦不同程度地影响就业能力培养,并且实习效果不佳是工科类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不足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就业能力 高校 本科毕业生 人才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庄小将 吴波虹
针对国内外文献关于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设计问卷,并对江苏省589家聘用高职毕业生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SPSS18.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企业人才需求视角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主要由学习能力、个人特质能力、职业能力及专业能力等四种能力构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杜桂英 岳昌君
教育公平近年来一直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课题组于2009年6月进行了第四次问卷调查,主要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及就业起薪等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家庭背景,包括家庭年收入、父母的受教育年限、家庭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以及性别因素等都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及就业起薪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发现,高校毕业生在高等教育阶段所积累的人力资本对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产生更大的、更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其对就业起薪的影响程度不及家庭背景对就业起薪的影响。
关键词:
教育公平 高校毕业生 就业机会 家庭背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月琳 闫希敏
[目的 /意义]探究大学毕业生搜寻就业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及其影响因素,以促进信息搜寻与信息成本研究的融合,启示高校可通过提高毕业生的信息素养、改善就业信息服务方式等,帮助大学生降低其就业信息搜寻成本。[方法 /过程]采用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获取数据,样本来自某"985"高校的毕业生。利用SPSS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结论]研究发现,搜寻渠道、工作初衷(主动/被动/其他)、工作预期、社会资本、家庭影响、男/女朋友影响等6个因素显著影响就业信息搜寻成本,基于此,构建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搜寻成本影响因素模型。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信息 搜寻 成本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佐想 叶映华
我国高水平大学的毕业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精英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就业意愿与职业选择也深刻影响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水平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探索高水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并对进一步提升就业质量提出若干展望。
关键词:
就业选择 就业质量 高水平大学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海荣
教育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生不论接受任何层次教育,最终都将会进入社会选择职业,以期实现自身价值。为此,选择何种职业不仅是就业数量的反映,更是就业质量的体现。实证调查发现,"职业定位"和"专业选择"的问题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所在。为了更好的保证就业质量,应尽早将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引入教育体系,并将端口前移,尤其是高中阶段。通过系统的职业生涯培养,使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自己、认知社会、合理定位、选择专业、为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做出科学规划,提升就业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