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38)
2023(13159)
2022(11220)
2021(10607)
2020(8755)
2019(20160)
2018(19580)
2017(37831)
2016(20795)
2015(23496)
2014(23639)
2013(23017)
2012(20854)
2011(18387)
2010(18305)
2009(16534)
2008(16204)
2007(14203)
2006(12349)
2005(10825)
作者
(57900)
(47880)
(47696)
(45270)
(30513)
(22890)
(21728)
(18846)
(18134)
(17219)
(16462)
(15985)
(15273)
(14980)
(14608)
(14495)
(14353)
(14324)
(13715)
(13564)
(11906)
(11690)
(11471)
(10876)
(10861)
(10818)
(10705)
(10523)
(9516)
(9413)
学科
(83495)
经济(83391)
(81719)
(81290)
企业(81290)
管理(75888)
方法(38526)
数学(29462)
数学方法(29142)
(27405)
业经(26836)
(21558)
财务(21499)
财务管理(21481)
企业财务(20410)
中国(19308)
(19283)
技术(19110)
理论(18641)
(17029)
(15880)
(15259)
(14631)
地方(14521)
(14065)
贸易(14056)
(13663)
(13313)
农业(13266)
(13069)
机构
学院(294703)
大学(284670)
管理(121871)
(111837)
经济(109344)
理学(105434)
理学院(104384)
管理学(102858)
管理学院(102331)
研究(88152)
中国(65082)
(60089)
科学(54068)
(52122)
(43135)
(42750)
财经(42214)
业大(40990)
中心(39696)
(39609)
研究所(38827)
(38241)
北京(37648)
(36584)
师范(36298)
技术(36130)
(35570)
商学(32794)
(32722)
商学院(32448)
基金
项目(199420)
科学(158051)
研究(151956)
基金(142755)
(122193)
国家(121002)
科学基金(106034)
社会(93347)
社会科(88291)
社会科学(88267)
(80736)
基金项目(76413)
教育(71537)
自然(68767)
自然科(67184)
自然科学(67169)
(66377)
自然科学基金(65978)
编号(65121)
资助(57820)
成果(51397)
课题(44541)
重点(44104)
(43485)
(43260)
(42167)
项目编号(40669)
创新(40158)
教育部(37712)
(37707)
期刊
(124973)
经济(124973)
研究(81602)
中国(52456)
管理(48502)
(42530)
学报(40619)
教育(39089)
科学(39050)
(35403)
大学(31300)
技术(30760)
学学(29454)
农业(24811)
业经(22005)
(21343)
金融(21343)
财经(20404)
经济研究(18532)
(17364)
问题(15551)
技术经济(15449)
职业(14807)
图书(14461)
科技(14233)
现代(14133)
理论(14101)
财会(14040)
(13720)
(12999)
共检索到419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倪勇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校企合作,特别是校企深度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培养新时代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之路。笔者针对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拟从通用路径的打造和利益共同体的建立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体制、文化、组织、政府作用发挥四个层面切入,寻求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的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萍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学和人才培养最困惑的问题之一,也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高职院校应认识到校企合作的价值与意义,重新定位校企合作的价值取向,这是实现校企合作的客观要求。在与企业合作时,高职院校应建立互利共赢的体制机制,完善校企合作中一体化育人的体制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樊豫陇  朱茜  
酒店管理专业与技术开发类的专业不同,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企业的深度配合与参与,但在开展校企合作时,酒店管理专业更容易陷入囚徒困境。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运用合作博弈的方法分析,某旅游职业学院的"零学费"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是酒店管理专业突破校企合作困境的有效路径,能够有效的保障学校、学生、企业的三方利益最大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怀勇  马琴  
目前,高职院校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面临着政府缺位、合作单位认识偏差、院校自身存在局限性等主要困境。对此,文章提出以下路径:以三重螺旋理论为指导,积极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瞄准地方经济发展动向,全面引入地方可合作资源;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以期实现校企需求的完美对接,推动高职院校产学研深度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计皓宇  
对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而言,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至关重要。然而,受文化理念、运行机制等制约,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仍然停留在中浅层次。为了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必须提高高职院校社会地位,融合校企文化发展理念,完善校企合作协议细节,打造校企合作交流平台,构建互惠共赢治理格局,营造良好合作政策环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荣  
校企深度合作是提升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调查显示,一些高职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了校企合作质量和目标的实现。文章对如何能更好推进双方深度合作的统筹与衔接方面提出几点看法,以期使校企双方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达到互利多赢的目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任积丽  
分析了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阐述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索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文化的具体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俊平  顾京  周广宏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推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提升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文章分析了高职本科专业校企合作的特性要求和主要形式,并提出了高职本科专业校企合作路径:集群建设,夯实本科专业校企合作基础;掌握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提升院校方吸引力;增强校企合作黏性,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先进技术同步;共建创新实践体系,在创新教育中实现校企共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时小燕  周静  
校企合作的社会评价一直是薄弱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评价体系是激励校企合作发展的重要杠杆。本文从国内外校企合作教育评价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校企合作社会评价的价值、社会评价的主体和标准,并提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社会评价的措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晴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运作的前提条件是合作双方通过合作可按低于市场的价格获取对方资源以优化各方利益,故其合作本质符合虚拟企业的组织特征。研究探索将虚拟企业理论用于分析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机制问题的适应性;从文化对接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及利益分配机制等角度给出虚拟企业框架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暴露出的若干问题;提出建构基于文化对接、资源整合及利益分配的虚拟企业型校企合作机制的若干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宇航  王宇红  
职业教育源于企业,两者是无法分割的。因此,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离开企业的职业教育不具备生命力,不是真正意义的职业教育。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切入点、校企合作模式,并分析了校企合作主体困境,提出解决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菱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当前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发展,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要求校企合作办学继续深入开展,但其中存在缺乏良好的契机、难以深入持久进行的问题,为此高职院校应当结合时代背景的发展变化不断创新和探索校企合作的新路径,包括寻找有力的合作契机、建立相互信任、与企业共同制订培养方案,使校企合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至华  江小丁  王朝晖  
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等重任。在新形势下,如何促进江西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值得研究。遵循高职教育特点,江西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模式可以从建立以企业、高职院校为主导的校企合作共同体入手,政府、行业共同参与,构建产教融合机制,从而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服务江西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陆颖  
当前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之间存在合作层次较浅、校企合作得不到有力的政策支持、校企合作的质量难以保证、校企合作的利益难以协调等问题。而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则能推动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需要的实用性人才。通过集团化办学,学校和企业能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学校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而企业则能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达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目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丁正荣  
通过阐述校企合作动态联盟理论的缘起及意蕴,从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理念问题、制度环境问题及运行机制问题等方面揭示制约高职院校与企业拓展合作深度的若干障碍,并给出重构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动态联盟式合作理念、强化高职院校与企业动态联盟的内外部治理、健全校企动态联盟的信息交互机制、优化其利益分配机制等相应策略,以助于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确保校企深度合作机制的稳健性和长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