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95)
- 2023(9460)
- 2022(7950)
- 2021(7346)
- 2020(6288)
- 2019(14030)
- 2018(13647)
- 2017(26410)
- 2016(14873)
- 2015(17152)
- 2014(17661)
- 2013(17095)
- 2012(15667)
- 2011(13710)
- 2010(14274)
- 2009(13438)
- 2008(13926)
- 2007(12991)
- 2006(11768)
- 2005(11141)
- 学科
- 企(75543)
- 企业(75543)
- 业(72688)
- 管理(69121)
- 济(59027)
- 经济(58830)
- 财(28348)
- 方法(22907)
- 业经(22261)
- 务(21443)
- 财务(21383)
- 财务管理(21347)
- 企业财务(20275)
- 制(20043)
- 技术(16346)
- 体(15467)
- 理论(15199)
- 数学(14900)
- 中国(14855)
- 数学方法(14673)
- 划(13582)
- 农(13485)
- 和(13069)
- 策(12647)
- 体制(12439)
- 企业经济(12338)
- 经营(11227)
- 技术管理(10902)
- 银(10472)
- 银行(10465)
- 机构
- 学院(219244)
- 大学(207817)
- 济(88170)
- 管理(86364)
- 经济(86134)
- 理学(72234)
- 理学院(71575)
- 管理学(70632)
- 管理学院(70227)
- 研究(63899)
- 中国(52573)
- 财(49666)
- 京(43362)
- 财经(37281)
- 江(36938)
- 科学(33790)
- 经(33379)
- 所(31265)
- 中心(30049)
- 州(29267)
- 北京(27399)
- 技术(27337)
- 财经大学(27057)
- 研究所(26815)
- 职业(26202)
- 经济学(26000)
- 农(25946)
- 业大(24931)
- 范(24904)
- 商学(24841)
- 基金
- 项目(129075)
- 科学(103759)
- 研究(103310)
- 基金(92305)
- 家(76704)
- 国家(75870)
- 科学基金(67708)
- 社会(65210)
- 社会科(61540)
- 社会科学(61519)
- 省(53387)
- 教育(50456)
- 基金项目(48187)
- 编号(44859)
- 划(42689)
- 自然(41486)
- 自然科(40543)
- 自然科学(40530)
- 自然科学基金(39868)
- 资助(37638)
- 成果(37508)
- 课题(32004)
- 制(31912)
- 部(29132)
- 创(29109)
- 重点(28784)
- 性(28207)
- 项目编号(28143)
- 创新(26857)
- 业(26697)
- 期刊
- 济(110519)
- 经济(110519)
- 研究(65942)
- 中国(49823)
- 财(45761)
- 管理(39547)
- 教育(31206)
- 技术(25109)
- 农(24519)
- 科学(24434)
- 学报(23586)
- 融(23375)
- 金融(23375)
- 财经(19896)
- 大学(19624)
- 学学(18346)
- 业经(18236)
- 经(17134)
- 农业(15392)
- 经济研究(15375)
- 财会(14365)
- 职业(14262)
- 问题(13841)
- 会计(12428)
- 技术经济(11986)
- 贸(11773)
- 坛(11401)
- 论坛(11401)
- 现代(10667)
- 国际(10503)
共检索到347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伍淑君 李云华
目前我国仍未出台规范校企合作的有关法律规章,高职院校和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由于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权利义务缺乏规范,学校在与企业履行合约时相应的合作内容无法兑现,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合作定位不明、企业投入不足、劳动关系模糊、岗位互动不深、履行合同不力等。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必须建立完善的权益保障制度,具体包括建立高校律师顾问制度、优化政府税费制度、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权益保障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瑞荣 李志彬
文章在深入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与冲突的基础上,构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外部保障机制、内在动力机制和文化对接机制,确保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深入发展、高效运作,促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校企合作 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辉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大量人才的高职院校需进一步推动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提升合作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的核心成员是专业教师,如何明确其权责,调动积极性,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科学有效的专业校企合作教师责任机制,是高职院校大力提升校企合作工作质量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
高职 校企合作 教师责任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卫国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还处于很不成熟的阶段,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文章从办学体制、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不断提高职院校企合作办学的成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荣奕
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是破解校企合作壁垒、推进深度合作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与企业有着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共同利益诉求,使构建共同体成为可能。由于合作中也存在价值、经济、体制、文化方面的冲突,因此,形成利益共同体就要规避校企之间的冲突,满足校企合作共同的诉求,建立共同愿景,完善法律框架,建立理事会,创新合作形式,丰富合作内容,优化环境氛围,从冲突走向融合。
关键词:
利益共同体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波秀 杨凤敏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实现学校教育形式多元化,增加企业的人才储备,是一项能实现学校、企业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在司法实践中,学生的权益往往难以得到保障,从而引发诸多纠纷。文章以实践案例及相关统计数据为起点,深入分析校企合作中学生权益保障的问题,为校企合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学生权益保障 双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华敏
校企合作机制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校企合作机制的成果,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是一项互惠互利的举措。校企合作机制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企业、校方、政府的三方一致努力和探索,从而为良好机制的形成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可持续发展 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兰小云 石伟平
系统论认为,系统具有时变特点,即系统中的各要素将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将影响其他要素发生变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校企合作系统的任何一个要素变化也将引起校企合作整个特性和运作方式的变化。因此,一种校企合作机制不是永远有效、一成不变的,它将随校企合作关系或某些外部环境要素发生变化而变化,在设计校企合作机制时应充分分析其所处的环境。
关键词:
时变系统 行业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兰小云、石伟平在《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第Z1期中撰文,在辨析时变系统下的校企合作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优势,探讨了校企合作若干要素变化产生的影响,提出时变系统下校企合作机制构建的应变措施。系统论认为,系统具有时变特点,系统中的各要素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将影响其他要素发生变化。作为一个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司林梅 杨光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已成为决定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要素。文章针对当前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提出要遵循政府主导、互利互惠和教育与培训的基本原则,构建由政府、院校和企业三方参与的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民办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韦进 李曙明
在校企合作中,学生的知情权、选择权和获益权往往得不到充分保障。先进国家的有效经验主要体现在:明确校企合作的定位;规范校企合作的过程;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校企合作方式。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应围绕学生的成长而展开,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完善相关校企合作的管理机制。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利益主体 学生权益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兰小云博士撰写博士论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发展历程,调查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状况,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依据行业高职院校的特性,选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机制设计理论、系统论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根据主管部门的不同,将行业高职院校分为政府行业部门所属高职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崔发周
校企合作的实践困境反映出理论上存在的缺陷。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和市场经济改革的历史较短,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仍处于浅表层面。通过企业经营机制与高职院校办学机制的比较发现,校企合作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两个层次,运行机制的完善有赖于动力机制的构建;企业发展方式转变是校企合作的内在动机,但由于企业资本的趋利性,其提供职教公共服务的外部动力主要源自于政府导向的市场驱动;构建政府购买职教服务的机制是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的基本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晔 刘宏杰
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系统分析职业教育中政府、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获得的利益,研究表明,三方都可以获得多方面利益,但无论是企业利益还是学校利益,最终表现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和技术技能积累的国家利益,国家获得的利益是最大的,校企合作具有公益性。为此,建议国家从营造良好环境、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建立校企合作管理机构等多个方面来推动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娟
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助推剂,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现状,深度剖析其中的问题所在,着重探讨校企双方合作中利益机制的构建,寻找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原动力。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利益机制 问题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