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88)
2023(14413)
2022(12430)
2021(11575)
2020(9804)
2019(22374)
2018(21933)
2017(42168)
2016(23250)
2015(26413)
2014(26726)
2013(26048)
2012(23685)
2011(21063)
2010(21065)
2009(19478)
2008(19402)
2007(16997)
2006(15091)
2005(13617)
作者
(65677)
(54132)
(54102)
(51483)
(34691)
(26016)
(24639)
(21187)
(20657)
(19638)
(18638)
(18301)
(17382)
(17250)
(16749)
(16584)
(16229)
(16188)
(15576)
(15448)
(13459)
(13386)
(13052)
(12394)
(12330)
(12298)
(12014)
(12011)
(10834)
(10612)
学科
(91275)
经济(91122)
(88442)
管理(87373)
(86931)
企业(86931)
方法(42309)
数学(32888)
(32830)
数学方法(32543)
业经(28001)
(23976)
财务(23908)
财务管理(23878)
企业财务(22697)
中国(22169)
(22087)
(20606)
技术(20051)
理论(19961)
(18318)
(17182)
(16760)
(16185)
地方(15979)
(15767)
贸易(15759)
(15357)
(14785)
环境(14438)
机构
学院(333849)
大学(327060)
管理(135904)
(129591)
经济(126725)
理学(117019)
理学院(115822)
管理学(114129)
管理学院(113518)
研究(101793)
中国(77091)
(69445)
(64673)
科学(60932)
财经(51126)
(50009)
(49688)
(46261)
中心(45818)
业大(45402)
研究所(44633)
(44289)
北京(43604)
(41075)
师范(40743)
(40363)
技术(38698)
经济学(38317)
财经大学(37797)
(37331)
基金
项目(221565)
科学(175882)
研究(167665)
基金(160232)
(137007)
国家(135753)
科学基金(119051)
社会(104711)
社会科(99162)
社会科学(99137)
(88343)
基金项目(85377)
教育(78786)
自然(76841)
自然科(75055)
自然科学(75039)
自然科学基金(73719)
(72988)
编号(70313)
资助(65388)
成果(56638)
重点(49020)
(48838)
课题(48531)
(47791)
(46059)
(44960)
创新(44311)
项目编号(44081)
教育部(42808)
期刊
(145887)
经济(145887)
研究(97221)
中国(64601)
管理(55235)
(53792)
学报(46403)
科学(44185)
教育(42479)
(39342)
大学(36174)
学学(33973)
技术(33568)
(27070)
金融(27070)
农业(27004)
财经(25704)
业经(23794)
经济研究(21949)
(21898)
问题(18429)
技术经济(17056)
财会(16362)
理论(16309)
现代(15829)
科技(15606)
图书(15522)
职业(15345)
会计(15170)
(15127)
共检索到488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颜青  
产教融合下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涵盖产教有效融合"、双师型"教师培养、新型学徒制实施、社区教育、评价监督、信息沟通等各方面。实践出真知,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正在上下求索的实践探索中。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吟龙  廖发良  
校企一体、协同育人,是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交通运输行业需求,从校企一体、协同育人关系特征、平台建设、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明确协同育人关系,搭建协同育人平台,理顺协同育人运行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安建良   翟炜从  
职业本科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日益受到关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和实证研究,指出职业本科教育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校企协同育人体制不完善、企业参与度较低、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脱节“、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瓶颈、校企合作评价机制缺失。据此,提出职业本科教育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优化策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机制、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加强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构建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科学的校企合作评价与反馈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冯益芙  魏会贤  
高职院校推进实践协同育人机制有利于校企合作共赢,有利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因此,需要创新协同育人理念,突出实践育人的引领作用;实施分层分段培养,提升实践育人的针对作用;形成“四类协同机制”,凸显实践育人的系统作用;构筑“四型实践平台”,深化实践育人的长效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在办学中探索并实践了"校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其核心内涵是"双会双主导、双核双枢纽"。该模式得到学生、行业企业、政府和社会认同,引起社会强烈关注。2013年,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与湖北省物流协会共同牵头成立湖北物流职教集团,2014年学院牵头成立湖北省职教学会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任主任单位。由此,学院实现了从最初的"学校-企业"合作,到"学校-行业协会-企业"合作,再到"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行业协会-企业"的合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丹中  赵佩华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月26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要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当前,国家从政策制度层面、理论层面、实践层面都为高职院校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将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把产业与职业教育的合作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企业核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含笑  柴政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产业的无缝对接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软件类应用型专业中体现的尤为突出。但在某些地区因未能构建良好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存在"企业热、学校冷",或者毕业学年企业主导学校参与度不高,使得学生对学校认同度下降等问题。文章以江西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构建机制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为例,以期为高校进行校企合作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伍俊晖  黄小东  蔡丽  
文章通过分析校企协同育人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协且同、融且合、合且优”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即完善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培养机制,建立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激励机制,构建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评价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红艳  
跨区域合作办学有助于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和区域间的教育发展平衡。但是,我国跨区域合作办学还存在行政指令导向明显、协同主体缺乏长效联动机制、合作办学层次浅以及合作内容较为单一等问题。为了提升跨区域合作育人质量,高职院校与企业应联合构建"校校企"育人平台,积极尝试混合所有制办学,构建深度的合作关系,实现多方共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霓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高职教育与家庭、学校、企业以及社会之间的关联程度不够深入。鉴于此,文章从“三全育人”的困境与模式、工作顶层设计、协同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探讨高职院校“双区协同、三全育人”协同管理机制,通过将学区与舍区联动等方式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谷献晖  涂凯迪  
职业院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当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力量分散、形式单一、部门分立等状况,应立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特色,实施“线场思政”改革,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通过“一格局、三体系、三结合”,构建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形成以思政专员为引领的思政队伍体系、以实践教学为抓手的思政课程体系、以校企协同为导向的课程思政体系,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相结合、思政课与思政工作相结合、学校思政教育与企业思政教育相结合;构建“一会议三平台三创新”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将培养德技双强的新时代高职生落在实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平静  徐飞跃  王钢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然成为职业教育的一大改革趋势。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的授课主体、授课对象以及授课地点均发生了变化,这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持续推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文章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多元化"的教育主体、教育对象以及教学环境,深入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以及企业实践课"三课堂"课程思政教学的不同特性,探索实现"三全"育人的有效路径,包括空间构建、双育人主体构建、覆盖式涟漪圈构建,进而构建"三课堂"课程思政协同式育人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畅  解旭东  
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主要形式。统筹教育和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强化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都需要政校行企等主体之间的协同联动。围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方向,搭建政校企行协同育人机制,关键是构建互利共赢的需求动力机制、共享共荣的资源配置机制、规范有效的动态协调机制、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行业组织深度参与的协同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飞燕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运用系统思维助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成效,促进学科专业可持续发展和课程建设提质增效。然而,受育人主体协同不足、育人场域“重术轻道”、育人渠道衔接不畅、育人方式融合不深、育人路径实施不力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为此,建议基于系统思维的整体性、层次性、协同性、开放性和创新性,通过师师互动、术道同行、德技并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等方式,构建强师育人、专业育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五育融合”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打破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促进各育人环节和育人要素有机协同,提升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成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费广胜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三全育人”是从“人”“时”“空”对学生进行无缝隙立体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内在要求。“三全育人”需要建构体系化协同机制,以整合高校一切人财物教育资源,形成合力,产生协同效应。为此,有必要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构建育人主体协同机制、育人过程协调机制和育人环境协同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