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8)
- 2023(8828)
- 2022(7096)
- 2021(6354)
- 2020(5342)
- 2019(11814)
- 2018(11447)
- 2017(20860)
- 2016(12041)
- 2015(14010)
- 2014(14522)
- 2013(13507)
- 2012(12286)
- 2011(10807)
- 2010(11273)
- 2009(10624)
- 2008(10856)
- 2007(10177)
- 2006(9028)
- 2005(8490)
- 学科
- 企(69403)
- 企业(69403)
- 业(63562)
- 管理(57309)
- 济(44572)
- 经济(44479)
- 财(22728)
- 业经(20226)
- 务(18422)
- 财务(18395)
- 财务管理(18378)
- 方法(18039)
- 企业财务(17452)
- 理论(15247)
- 技术(14901)
- 制(14258)
- 体(12182)
- 企业经济(12039)
- 中国(11946)
- 和(11915)
- 划(11292)
- 策(11187)
- 经营(10770)
- 数学(10304)
- 数学方法(10164)
- 技术管理(9896)
- 体制(9615)
- 决策(8836)
- 农(8825)
- 计划(8373)
- 机构
- 学院(175949)
- 大学(163911)
- 管理(67922)
- 济(63945)
- 经济(62382)
- 理学(56603)
- 理学院(56074)
- 管理学(55317)
- 管理学院(54976)
- 研究(50482)
- 中国(40970)
- 财(35853)
- 京(35148)
- 江(31482)
- 科学(28929)
- 财经(27090)
- 技术(26149)
- 所(24893)
- 州(24561)
- 职业(24550)
- 经(24227)
- 中心(24112)
- 农(22308)
- 北京(21893)
- 研究所(21858)
- 业大(21255)
- 范(21138)
- 师范(20900)
- 商学(19865)
- 商学院(19679)
- 基金
- 项目(105348)
- 科学(84175)
- 研究(83751)
- 基金(73478)
- 家(62154)
- 国家(61403)
- 科学基金(54560)
- 社会(51137)
- 社会科(48141)
- 社会科学(48126)
- 省(45212)
- 教育(41953)
- 基金项目(37741)
- 编号(37229)
- 划(36195)
- 自然(34120)
- 自然科(33383)
- 自然科学(33371)
- 自然科学基金(32841)
- 成果(30563)
- 资助(29531)
- 课题(27078)
- 创(24345)
- 重点(23800)
- 项目编号(23683)
- 业(23429)
- 年(22925)
- 部(22586)
- 创新(22236)
- 性(22158)
- 期刊
- 济(80800)
- 经济(80800)
- 研究(50449)
- 中国(41099)
- 财(34897)
- 管理(32648)
- 教育(30923)
- 学报(22743)
- 技术(21879)
- 科学(21502)
- 农(19267)
- 大学(17833)
- 学学(16548)
- 融(16324)
- 金融(16324)
- 财经(14630)
- 职业(14377)
- 业经(14296)
- 经(12715)
- 农业(12042)
- 财会(11878)
- 经济研究(11746)
- 会计(10131)
- 坛(10049)
- 论坛(10049)
- 技术经济(9552)
- 问题(9483)
- 技术教育(9161)
- 职业技术(9161)
- 职业技术教育(9161)
共检索到277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费芳
要进行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需要分析其中存在的障碍,从校、企、政、地等方面的价值需求出发,依托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起合作平台、资源共享、文化融合等的合作,进而建立起校企价值共同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武智
文章分析了高职教育政企校协同育人存在的政府层面、企业层面、院校层面和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层面的问题及原因,指出了构建高职教育政企校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前提,进而提出了构建高职教育政企校协同育人共同体的有效路径:地方政府主导,资源权益共享,实现校地合作从聚合到融合的转变;组建"双主体"企业学院,校企共研人才培养标准,共建师资队伍;引入企业考官和企业标准,实现校企联动、过程共管、人才共选共育;实现校企文化双向融通,传承传统文化;建立涵盖多元主体的评价机制,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多方协同共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政企校 协同育人 共同体 构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只海平 王明耀 富国亮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但目前的校企合作,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推动力度不够、缺乏利益机制等问题,导致合作难以深入。构建"政行企校"利益共同体长效机制,是解决校企合作瓶颈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政行企校 利益共同体 问题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荣奕
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是破解校企合作壁垒、推进深度合作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与企业有着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共同利益诉求,使构建共同体成为可能。由于合作中也存在价值、经济、体制、文化方面的冲突,因此,形成利益共同体就要规避校企之间的冲突,满足校企合作共同的诉求,建立共同愿景,完善法律框架,建立理事会,创新合作形式,丰富合作内容,优化环境氛围,从冲突走向融合。
关键词:
利益共同体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晓华
"校企共同体"以合作共赢为基础,以协议形式缔约建设,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是产学研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建的"校企共同体",共同规划,依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发展规划和专业方向;共构组织,实施校企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共同建设,全面调整和改革人才培养方式;重构课堂、联通岗位、校企联动、双师共育;这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务实合作、共融共进"的紧密型"校企共同体"产学研合作模式,克服了以往校企合作在理念、管理、运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到了双方共赢的结合点,增强了产学研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校企共同体 产学研合作 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施祝斌 王琪 乔红宇 沈苏海 刘芳武 朱永祥 袁健 杨泽宇 汤国杰 孙自力 季本山 薛仕中 徐传光
"校企共同体"是指企业与职业院校两个主体之间以协议形式缔约建设的校企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是从宏观角度对校企合作的各个微观层面进行系统化管理的一个创新型实体,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背景下校企合作的一次创新。文章分析了校企共同体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及其内涵,以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海上教学工厂"和"高端海事人才培养基地"两个典型案例,介绍了"校企共同体"机制创新的具体举措,并对校企共同体的难点进行了思考,以期为我国校企合作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校企共同体 高职院校 路径 思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贾文胜 梁宁森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迫切需要和根本保证。在校企共同体的视阈下,打通"双师型"教师培养渠道,实施校企联动、双师共育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实施专任教师入职标准,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强化教师职业培训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振洪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多年来一直存在因合作主体价值取向上的差异而导致合作关系松散、合作效能低下等问题。校企利益共同体以校企双方共同利益为基础,突破以往"学校本位"或"企业本位"价值取向的局限,着力于建立校企高度融合的和谐生态,双方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品质,满足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校企利益共同体主要通过构建共同体的组织框架、完善共同体的管理机制和提高共同体的服务水平等实现其价值取向。
关键词:
校企利益共同体 价值取向 实现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苏华
职业教育需要有效的校企合作来支撑,但是目前面临着两大瓶颈:理想的合作企业难求、校企利益共同体难建。在对这两大瓶颈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共建型校企利益共同体的模式,它能够超越单一企业的有限功能,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不违背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有利于解决校企合作方面的一些主要问题。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超锋
基于共生理论,深度分析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校企共生系统,探究其共生单元、共生模式以及共生环境的实施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高职院校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具体措施与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建松 陈正江
教师、学生和校友是自然形成的各类学校所共同具有的最重要的三类主体。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乃至普及化背景下,教师、学生和校友这三种相对独立又密切相连的行动者在高校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复杂性越来越凸显出来。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决定了教师、学生、校友既存在于学校内部,又存在于学校外部,发展共同体基于三者之间的各种互动关系构建而成,其既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工具。本文在对发展共同体理论阐释的基础上,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探索与实践为个案展开研究,提出基于教师学生校友发展共同体的高职院校治理新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尹娟
高职院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立足于本校协同育人工作实际,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大规律,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师资共同体。文章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师资共同体的蕴含和价值追溯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探讨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师资共同体的构建路径,包括宏观层面的组织保障机制、协同育人机制、信息反馈评估机制,微观层面的培养成员共同体意识,构建"学习共同体""精神共同体"。
关键词:
高职 思想政治教育 师资共同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正平
课堂"学习共同体"体现平等合作,彰显和谐共生,促进情感交融。高职院校的课堂"学习共同体"注重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重视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教学方式的体验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基于课堂"学习共同体"模式下实施教学设计,构建追寻"共同愿景"的教学目标,创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学习情境",倡导"对话体验"的教学策略,恪守"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习共同体 课堂 教学设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铭之
校企利益共同体是实现技术本科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创新形式。技术本科校企利益共同体的运行机制包括:共同的愿景、文化的共融、资源的互补、利益的共赢以及制度的保障。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实现路径包括:校企共建二级学院组织机制、建设同工同酬的技术应用型师资队伍、开发企业需求导向的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创建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战略联盟推进技术创新。
关键词:
校企利益共同体 技术本科 校企合作 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于友成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和国际交流平台,筛选合适的企业合作项目,可以构建以企业项目实践为核心的IECP育人共同体。其中I指"International",即国际化,建立中外高校办学的合作平台,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意团队,引入国际创意理念,培养学生国际视野;E指"Enterprise",即企业,通过企业这个窗口,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