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24)
- 2023(7312)
- 2022(6619)
- 2021(6393)
- 2020(5535)
- 2019(13447)
- 2018(13778)
- 2017(24925)
- 2016(14931)
- 2015(17314)
- 2014(18397)
- 2013(17307)
- 2012(16191)
- 2011(14704)
- 2010(15217)
- 2009(13614)
- 2008(14031)
- 2007(12824)
- 2006(11167)
- 2005(10182)
- 学科
- 济(53067)
- 经济(53003)
- 管理(36006)
- 业(32832)
- 企(26357)
- 企业(26357)
- 方法(24160)
- 数学(21205)
- 数学方法(20963)
- 农(16225)
- 中国(16015)
- 财(14984)
- 制(14020)
- 理论(13179)
- 教学(11792)
- 教育(11506)
- 学(11393)
- 业经(11138)
- 地方(10854)
- 农业(10229)
- 体(10224)
- 贸(9977)
- 贸易(9974)
- 易(9653)
- 银(9378)
- 银行(9347)
- 行(8877)
- 融(8563)
- 金融(8561)
- 和(8492)
- 机构
- 学院(206438)
- 大学(198992)
- 济(76217)
- 经济(74147)
- 管理(69575)
- 研究(69254)
- 理学(57995)
- 理学院(57248)
- 管理学(56058)
- 管理学院(55647)
- 中国(51418)
- 京(43553)
- 科学(43132)
- 财(38370)
- 农(37539)
- 所(36974)
- 江(35781)
- 研究所(33058)
- 中心(31876)
- 技术(30998)
- 业大(30581)
- 范(30338)
- 师范(30035)
- 农业(29351)
- 财经(28908)
- 州(28300)
- 北京(28058)
- 职业(27447)
- 经(25904)
- 院(24469)
- 基金
- 项目(123855)
- 研究(97697)
- 科学(93833)
- 基金(81006)
- 家(69448)
- 国家(68722)
- 科学基金(56895)
- 社会(54175)
- 省(53644)
- 教育(51328)
- 社会科(50835)
- 社会科学(50814)
- 编号(45627)
- 划(44120)
- 基金项目(42790)
- 成果(38426)
- 自然(35479)
- 自然科(34541)
- 自然科学(34527)
- 资助(34360)
- 课题(33898)
- 自然科学基金(33866)
- 重点(29266)
- 年(28646)
- 部(27432)
- 发(27423)
- 创(26075)
- 性(26041)
- 项目编号(25876)
- 规划(24489)
- 期刊
- 济(90507)
- 经济(90507)
- 研究(63990)
- 中国(51993)
- 教育(45033)
- 农(33762)
- 财(32491)
- 学报(31855)
- 科学(26653)
- 技术(24821)
- 管理(24202)
- 大学(23717)
- 农业(21950)
- 学学(21483)
- 融(18742)
- 金融(18742)
- 职业(17281)
- 业经(15347)
- 财经(14638)
- 经济研究(13868)
- 经(12667)
- 业(12377)
- 问题(12010)
- 图书(11640)
- 坛(11562)
- 论坛(11562)
- 技术教育(11379)
- 职业技术(11379)
- 职业技术教育(11379)
- 版(10193)
共检索到323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叶峰
随着我国服装产品逐步占领全球市场,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同社会发展、行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如何既满足学生自身发展,又适应行业需求和社会发展,成为每一名高职教育人员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阐述和剖析人才培养理念,针对教师队伍现状、生源质量以及政策扶植与资金投入等高职服装专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为高职院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费芳 李永红
高职园林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依据中专和本科的培养方案适当修改而来,不能紧密切合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高职城市园林专业培养目标应根据园林产业岗位群细分为"六大员",即园林设计(制图)员、园林施工管(监)理员、园林预(决)算员、园林企业管理(营销)员、园林种植(养护)员、盆景(插花)员,以胜任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植物栽培和工程养护等第一线园林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岗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静
当前,我国高职法学教育过多注重课堂上法律理论知识的教授,而在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上进展甚微。文章阐述了高职法学教育的现状,分析了产生现状的原因,并提出了若干教育教学实践中可行的改革措施。高职院校应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律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加适应国家对法律人才的各项要求,更好地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
高职 法学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子川 陈仕楷 卢永辉 董怀光 鲁东晴 金宗武 李斌 倪建龙 邱祖怀 黄建民 陈仕富 陈宇婷 石伟权 何静林 袁超
针对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脱节"和"专业教学与企业岗位要求脱节"等问题,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努力构建"专业对接产业链"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文化育人等方式,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精、品行好、文化优的新时代应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全面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打造了中职品牌专业和中职示范校。
关键词:
专业 对接 产业链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紫云 徐朝亮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重要的转变时期,整个高等教育的价值观已发生改变,传统的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受到了较大冲击,以提高个人素质为主的教育体系逐步得到确认。中文专业作为文科基础专业,虽然有着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但随着这种转变,其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也迫在眉睫。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铁峰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培养出合格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积极推行实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二线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职业能力群、教学循环、"双证书"课程体系、职业素质教育的设计,有效提高了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宜松
根据造价员岗位能力标准和相关岗位的能力要求,按照本专业的特点,以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为指导,探索出"过程导向、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此模式下依据"识图—工艺—计量—计价"这一主线重构工程造价学习领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庆伟
物流管理人才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创出特色,打造自身品牌,成为专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科学有效地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岗位群为基本依据构建人才培养规格,在分析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基础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内容,构建与岗位衔接的工学一体的课程体系,同时建立与"职场体验-实境训练-顶岗历练"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友义 刘国生 王晓敏
为适应广东玩具行业和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我院根据市场需要于1997年率先在全国申报设置电子玩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以下简称“玩具专业”),并于1998年开始招生。学院遵循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规律,树立能力本位的思想,对玩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胆探索与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鹏 姜永华 白春涛
烟台职业学院电子工程系通过构建"四条主线,三方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立足4个岗位群,确定5项岗位能力,开发6个工作过程导向学习领域的"456"课程体系,使学生岗位能力达到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在此基础上构建"自主学习+仿真教学+工学结合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工学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琴
"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是我国旨在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内涵采取的重要举措。项目实施以来,示范院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进一步加深,但合作的内涵还需拓展;课程内容体现了职业性的要求,但需继续推进课程体系的结构化和系统化;制定了详尽的顶岗实习规章制度,但具体的管理措施还需加强;还需进一步探索实现顶岗实习教学功能的策略;与企业共建了实训基地,但在基地的管理运作方面企业参与的深度不够;在教学评价方面还应进一步吸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
关键词:
示范高职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绪军 温贻芳
高职院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本是立德树人一以贯之,关键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质量人才培养应该在变革指向、变革策略、变革导向等方面充分理解其变革意蕴,人才培养变革指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变革策略重点从体系贯通、专业升级、培养方案优化、资源共建共享、师资提质、制度保障探索其实施路径;变革导向聚焦从科学性、协同性、贡献度评价其培养成效。同时,高职院校要快速形成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我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变革意蕴 新时代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玉红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本文通过国内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模式的分析比较,结合德州学院教学改革的实践,提出了构建科学的会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思路,以期为会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忠敬 王湖滨
美国教育政策专业的人才培养在专业培养目标上主要有学术性取向与应用性取向两种类型,应用型学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了灵活性的特点,各个学校在教育政策领域所开设的课程各具特色,并对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问题和学校改革高度关注。美国教育政策专业人才培养还通过跨学科、跨学校、跨院系联合培养加强了教学合作与研究合作。对于我国来说,在培养目标方面,应实行研究型学位与专业型学位的适当分离,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增加研究方法类课程的比例,建立灵活的选课机制;在联合培养方面,探索跨专业、跨院系、跨学校联合培养教育政策专业人才的机制。
关键词:
美国大学 教育政策专业 研究生培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丽静 张丽 林景卫 马慧 李浩戈 郭志富 钟鸣 冯玉龙
生物技术作为一门高新技术学科,其专业技术人才必须经过长期培养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其创造性,才能给生物技术企业及社会创造价值。目前,高等学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定位模糊,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不符合市场需求、课程设置体系规划不完善和专业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存在高等学校、企业和社会政府缺乏人才培养联动机制等问题。通过人才市场对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层次、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等分析发现,现阶段高等学校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在生物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结合未来几年内国家、用人单位对生物技术人才技能和素质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