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5)
2023(10754)
2022(9485)
2021(9019)
2020(7581)
2019(17857)
2018(17855)
2017(34303)
2016(18919)
2015(21824)
2014(22145)
2013(21578)
2012(19550)
2011(17384)
2010(17320)
2009(15121)
2008(14477)
2007(12585)
2006(10921)
2005(9048)
作者
(52062)
(42881)
(42691)
(40509)
(27379)
(20502)
(19500)
(16880)
(16490)
(15554)
(14931)
(14308)
(13545)
(13380)
(13284)
(13095)
(12928)
(12725)
(12314)
(12012)
(10613)
(10603)
(10316)
(9771)
(9745)
(9604)
(9594)
(9571)
(8761)
(8518)
学科
(68007)
经济(67933)
管理(51183)
(48465)
(38000)
企业(38000)
方法(31529)
数学(27084)
数学方法(26794)
中国(21229)
(19498)
地方(16854)
(16132)
业经(15876)
(14959)
理论(13821)
农业(12882)
技术(12150)
(12133)
贸易(12125)
(11939)
(11891)
教育(11800)
(11748)
环境(11206)
(9672)
(9658)
(9601)
财务(9589)
财务管理(9574)
机构
学院(254803)
大学(249818)
管理(102291)
(92640)
经济(90170)
理学(88460)
理学院(87485)
管理学(85990)
管理学院(85533)
研究(80500)
中国(58266)
(54259)
科学(51240)
(41421)
(39328)
(37998)
(37750)
业大(37683)
中心(37058)
研究所(35819)
(35068)
师范(34790)
北京(34261)
技术(33200)
财经(33194)
(31529)
(30215)
(29970)
农业(29407)
师范大学(27819)
基金
项目(177967)
科学(138902)
研究(136082)
基金(124877)
(107296)
国家(106317)
科学基金(91648)
社会(81544)
社会科(76904)
社会科学(76880)
(72188)
基金项目(67460)
教育(64313)
(59829)
编号(59459)
自然(59238)
自然科(57813)
自然科学(57802)
自然科学基金(56728)
资助(50852)
成果(47932)
课题(41221)
重点(39704)
(38397)
(38187)
(37114)
项目编号(36052)
创新(34355)
(34110)
科研(33640)
期刊
(101914)
经济(101914)
研究(72493)
中国(52553)
教育(40410)
学报(37962)
管理(35943)
科学(34521)
(34454)
(29183)
大学(28808)
技术(26549)
学学(26232)
农业(24395)
图书(21168)
(18289)
金融(18289)
业经(17445)
经济研究(15292)
财经(14804)
书馆(14616)
图书馆(14616)
职业(14550)
理论(13153)
问题(13138)
(12904)
论坛(12904)
情报(12700)
(12519)
实践(12433)
共检索到368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伍红军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推进,拥有集聚性产业或新发展特色的特色城镇在全国遍地开花,高职院校应主动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避开应用型本科院校对高职院校原有服务领域的竞争,眼光向下,将服务特色城镇作为一个新的发展域,借此打造高职院校新的增长点。在服务特色城镇建设中,高职院校应主动与特色城镇建立起战略同盟关系,面向"特色城镇"提供政策咨询服务、输出人才与技术、开展全方位社区服务。在具体运行模式上,采取在特色城镇设立分校,与集聚产业区共建产业学院,与当地行业企业共建实践教学、文化传承基地,以"工作室""研究所"等散状服务对接特色创新项目等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鲍桂楠  阮浩  刘新良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要提高城镇化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人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高质量的城镇化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发挥应有作用,同时提升高职院校服务新型城镇化的能力更是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本文从新型城镇化视角研究了高职教育服务新型城镇化的机制与路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健民  张清  邹军华  
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湖北省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城镇化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挑战、高职院校适应城镇化建设的措施,为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作垫脚石,促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湖北省城镇化的现状接轨,探究高等职业教育为湖北省城镇化建设的高效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尧成  肖纲领  陈敬良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地市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战:职业新兴化要求高职院校扩展产业服务职能,农民市民化要求高职院校注重新市民教育,农业产业化要求高职院校提升农业服务水平。当前,我国地市高职院校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时尚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学校战略定位偏离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专业设置与新型城镇化产业趋向不相匹配,针对农民工的新市民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服务农业水平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差距。为此,地市高职院校应该确立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定位,提升服务新型城镇化新兴产业的能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新市民教育,针对现代农业需求深化高职院校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金雁  吴建设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的一条发展主线。服务新型城镇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有地市高职院校585所,占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46.21%。基于对地市高职院校区域分布、办学规模、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等基本情况的调查,表明:地市高职院校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尤其是人才培养做出了不少贡献,但是服务城镇化尚未达成共识。由此,从国家层面构建职教体系,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地方层面突出职教地位统筹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学校层面实施战略转型提升服务新型城镇化水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筱瑜  
"社会服务"是高校继"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后的又一核心职能。社会服务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不高,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利益驱动的角度就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设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德祥  
建设类高职院校服务美丽乡村建设既有合作的需求,又有合作的途径,更有合作的未来。建设类高职院校能为也应该为美丽乡村建设服务,其优势体现在建筑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行业背景优势和各类相关人才的资源优势,但也面临体制性、信息性、地域性和经济性障碍,服务需求和服务制约间存在的矛盾;为此,政府层面要完善政策,促进合作,整合资源,整体推进,建立服务项目打包委托机制。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成立建设职教集团,编制服务项目目录,探索新型合作模式,开展技术培训服务和农民工培训,校地文化融合,服务当地美丽乡村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新文   陈忠根  
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高职院校被赋予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当前高职院校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面临思想与文化的桎梏、实践与政策的局限、主体与要素的缺失等问题。高职院校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在于在发展目标中寻找共同点、在发展路径中寻找契合点、在发展重点中寻找融合点。其内生动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体现本质性的技能供给力、突出类型化的跨界融合力和增强适应性的质量保障力。其需要的有效服务机制包括多元协同、市场响应、职能再建和主体优先四种,从而凝聚内外合力,提升供给效能,强化育训一体,凸显终极价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庆荣  
服务学习是一种在行动和反思过程中进行的经验性学习,它将学业学习和社区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在高职教育中引入服务学习理念并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有利于高职学生在实践与反思中深化理论内容,树立服务社会的人生观,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养成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世明  
积极投身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和职责,也是新的发展机遇和舞台。高职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在深刻领会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大意义的同时,着力解决好三个关键问题,主动搭建三个服务平台,并在长效机制探索、实验方法创新、示范点建设和社区教育网络形成等方面大胆开拓和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岩  
本文根据国家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要求,为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在分析西部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路,即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内容改革,强化实训基地建设,打造双师教学团队,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海英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是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渠道。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企业的途径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提供培训、应用技术推广这三个方面,但由于高职院校普遍缺乏为地方企业服务的理念,导致培养出的学生、提供的各类培训和技术应用的推广与企业的需求都存在较大差距。要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企业的能力,实现校企双方深度融合,必须从明确学校办学定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培养、有效开展科学研究这四个方面着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韩天爽  
我国城市社区当前治理现状和水平与党中央提出的"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基层管理目标存在着文化层次与建设需求之间的矛盾。高职院校作为城市社区地域属性中的集合份子,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两大使命要求其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贡献出更多的力量。本文以四川成都多所高校开展的"校社合作"为研究蓝本,旨在通过研究高职院校与社区两个主体之间的合作案例,探索地方高校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社会建设和发展的路径及方法,促进两者共同更好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褚彪  常联合  
我国高校建设随着社会发展日益壮大,高职院校为高等教育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高职院校多为地方政府主办,依靠地方经济支持,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可用之才。人才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决定一个地区和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也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各地高职院校办学理念都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促进高职院校的自我优化和提升,但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空有办学理念,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地区关怀等方面还欠缺深入研究与改进实践,没有真正发挥出高职院校的地方特色与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汉庆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湖北省孝感市。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是武汉城市圈的"后花园"。围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孝感市提出了着力打造工业协作配套、科技成果转化、商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