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5)
2023(9355)
2022(7970)
2021(7316)
2020(6231)
2019(14368)
2018(14083)
2017(26849)
2016(14883)
2015(17175)
2014(17275)
2013(16485)
2012(15066)
2011(13385)
2010(13715)
2009(12557)
2008(12205)
2007(11199)
2006(9888)
2005(8826)
作者
(39308)
(32937)
(32901)
(31171)
(21014)
(15492)
(15101)
(12533)
(12481)
(12039)
(11186)
(11180)
(10699)
(10374)
(10137)
(10100)
(9760)
(9540)
(9494)
(9439)
(8322)
(7995)
(7987)
(7577)
(7508)
(7459)
(7400)
(7342)
(6756)
(6408)
学科
(54973)
经济(54804)
管理(45312)
(42932)
(33400)
企业(33400)
方法(25176)
数学(20652)
数学方法(20276)
中国(18482)
(17540)
(16178)
(15894)
业经(14623)
理论(13046)
农业(11753)
地方(10502)
(9941)
(9928)
(9516)
(9475)
贸易(9468)
技术(9347)
(9260)
(9238)
银行(9233)
(9058)
工作(9024)
财务(9012)
财务管理(8992)
机构
学院(203152)
大学(196779)
(79107)
经济(77117)
管理(76154)
理学(64796)
理学院(64111)
研究(63667)
管理学(62696)
管理学院(62319)
中国(48221)
(41593)
(40335)
科学(36418)
(32661)
财经(30753)
(30651)
中心(30109)
(28022)
(27753)
研究所(27054)
(26828)
技术(26808)
师范(26609)
业大(26335)
(26176)
北京(26038)
职业(24738)
经济学(24419)
(23139)
基金
项目(132827)
科学(105694)
研究(104644)
基金(94004)
(79614)
国家(78860)
科学基金(68837)
社会(66930)
社会科(62324)
社会科学(62308)
(54592)
教育(52061)
基金项目(48903)
编号(45823)
(44766)
自然(41752)
自然科(40813)
自然科学(40808)
自然科学基金(40064)
资助(38383)
成果(38263)
课题(33057)
(30529)
重点(30383)
(29833)
(28066)
(27934)
(27928)
项目编号(27601)
国家社会(26745)
期刊
(92064)
经济(92064)
研究(59630)
中国(50607)
教育(34813)
(32192)
管理(29514)
学报(27071)
(26821)
科学(25175)
技术(23124)
大学(22239)
学学(20140)
(18302)
金融(18302)
农业(17585)
财经(15742)
职业(15225)
业经(14616)
图书(14523)
经济研究(14148)
(13560)
问题(11625)
(11581)
论坛(11581)
书馆(10781)
图书馆(10781)
统计(10201)
技术教育(9895)
职业技术(9895)
共检索到314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新文   陈忠根  
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高职院校被赋予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当前高职院校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面临思想与文化的桎梏、实践与政策的局限、主体与要素的缺失等问题。高职院校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在于在发展目标中寻找共同点、在发展路径中寻找契合点、在发展重点中寻找融合点。其内生动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体现本质性的技能供给力、突出类型化的跨界融合力和增强适应性的质量保障力。其需要的有效服务机制包括多元协同、市场响应、职能再建和主体优先四种,从而凝聚内外合力,提升供给效能,强化育训一体,凸显终极价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慧婷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我国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是参与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排头兵”。协同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参与技能型社会建设是历史必然、时代使然和体系应然,同时还存在高职院校区域协同效应发挥不足、技术协同效应发挥不够、质量协同效应发展不均、培养协同效应规格滞后等困境。协同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参与技能型社会建设是“三轨协同”的协作共生共建模型,其实践路径是:以内涵发展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畅通本轨自我协同提升链路;以提质增效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畅通内轨多维协同合作链路;以互惠互利为导向,扩大交流合作,畅通外轨互通协作联合链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雷世平  乐乐  谢盈盈  
技能型建设社会动力机制的构建,是以对技能型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的认识为基础的。技能型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指助推技能型社会形成的各种力量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它包括自发型动力机制和自为型动力机制两种类型。技能型社会建设动力机制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内驱力和外驱力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灵魂。政府是技能型社会建设动力机制建构的重要主体:科学认知是技能型社会建设动力机制建构的前提;制度体系是技能型社会建设动力机制建构的重要内容;而保障条件则是技能型社会建设动力机制建构的重要支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屹  黄凤萍  
职业教育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扮演着推动者的角色。职业教育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内在逻辑在于促进国家重视技能、带动社会崇尚技能、全面供应技能资源。但由于当前职业教育技能人才供应不足、职业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职业教育主体协助力不强等主要诱因,使其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实效性不强。对此,要通过加强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满足技能型社会人才需求;全面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为人人供应均衡技能资源;提高职业教育主体协作力,营造良好技能学习氛围等可为路向,更好地使职业教育高质量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立群  和震  陈尔建  
技能型社会建设离不开“技能”和“技能形成”,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制度可提高职业教育“技能供给”的有效性,对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反观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制度建设方面仍然存在技能供给主体单向化、供给需求错位化、供给培训短缺化、供给文化边缘化等问题。以新制度经济学和新供给经济学理念为指导,根据技能形成的内在规律和机制设计理论,加强职业教育制度在供给主体、供给运行、供给培训和供给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提出合理制度化建议,可作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阚丽  
具有公共利益服务职能的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面临国家治理现代化、学习型社会建设等重大战略所带来的历史发展机遇,应基于终身教育理念实现创新发展。高职院校服务社区教育既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诉求,也是新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加快推进自身与社区教育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服务社区教育还存在的办学理念滞后、治理体系不完善、融合机制不畅、办学定位偏失等问题,应在创新融合理念、优化治理体系、完善治理结构、拓展服务模式等方面推进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成涛  丰彩君  
构建技能型社会是我国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总战略,高职院校是技能型社会构建的重要实施单元,具有缓解技能人才供需矛盾、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推动技能文化培育与传播、促进劳动者终身技能成长等应然功能。然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偏差、技能培训的供给偏弱、技能文化效能的效应不强、劳动力终身技能培养不足等问题阻碍了高职院校融入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进程。为此,高职院校应以推进产教融合为契机调整技能人才的培养定位,以激发内生动力为切入点提升培训供给能力,以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推进技能文化氛围的形成与传播,以模式创新优化终身技能培训的供给。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山立   邓志远  
技能型社会建设对职业教育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内涵的深化与办学质量的提升。面对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首先,需要厘清其与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内在逻辑,即促进技能形成的基本教学形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效手段与服务技能供需平衡的前沿阵地。其次,需明确其目标方向,即实现完整职业人培养目标、满足社会适应力提升现实需求、构建技能文化生成教学生态。研究发现,实践教学评价与育人目标契合性较弱、实践教学实施过程跨界交流不足、实践教学设计对职业精神培育关照不足,为此从突出教学评价能力本位功能、健全跨学科综合教学机制、实现技能与职业精神双向同行方面提出行动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志艳   陈新文  
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高职院校到底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这需要对技能型社会的需求和高职院校的能力进行分析后才能回答。结合对技能型社会需求与高职院校能力的分析认为,高职院校在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中的可能作为就是链接现实与未来。在综合考虑现实社会需要和教育终极追求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重点致力于在三个领域有所作为:一是多维目标下的技能供给;二是大职教观下的技能服务;三是数字化转型下的技能创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庆东  张成勇  
服务脱贫攻坚是高职院校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高职院校自我发展的良好契机。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服务脱贫攻坚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工作实践中还存在持续性"输血"能力不足、社会资源整合能力偏弱、扶贫协作中地位较边缘、"发展悖论"瓶颈难突破等现实困境。为更好服务脱贫攻坚,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优化工作路径:借船出海,善用政策机遇;搭建平台,协调各方资源;对接产业,强化自身建设;更新理念,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守土有责,做好资助育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鲍桂楠  阮浩  刘新良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要提高城镇化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人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高质量的城镇化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发挥应有作用,同时提升高职院校服务新型城镇化的能力更是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本文从新型城镇化视角研究了高职教育服务新型城镇化的机制与路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旦  
技能型社会建设下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定位包括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满足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创新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基于全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的数据挖掘,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现状与技能型社会建设目标要求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结构错位,需要采取有效策略推动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以助推技能型社会建设,包括以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理念,增强教师教学发展内生动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促进教师教学效能持续改进;以融合发展为手段,赋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以新时代技能文化研究为依托,夯实教师教学发展学理支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宇正  汤霓  
培养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重要的时代使命。技能型社会建设离不开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的有机融合,这就要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必须确保人才梯队结构对接产业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嵌合生产需求,人才发展层次融入技能类型。然而,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仍面临着培养质量和结构失衡、职业教育资源滞后、校企间共育机制失活等现实困境。基于建设技能型社会的远景目标,我国要打破“学历至上”导向,助力技能型社会经济发展;构筑“类型特色”体系,推动技能型社会人才进阶;弘扬“工匠精神”价值,营造技能型社会良好氛围,推动技能强国步入新征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海娟  
文章主要分析了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影响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具体包括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精准服务区域产业人才需求;构筑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助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打造终生教育基地,推进学习型区域创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汉庆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湖北省孝感市。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是武汉城市圈的"后花园"。围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孝感市提出了着力打造工业协作配套、科技成果转化、商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