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74)
- 2023(14820)
- 2022(12531)
- 2021(11705)
- 2020(9790)
- 2019(22350)
- 2018(21865)
- 2017(42347)
- 2016(23228)
- 2015(26186)
- 2014(26100)
- 2013(25642)
- 2012(23270)
- 2011(20419)
- 2010(20403)
- 2009(18513)
- 2008(18079)
- 2007(15831)
- 2006(13855)
- 2005(12285)
- 学科
- 济(92361)
- 经济(92254)
- 业(91494)
- 企(83170)
- 企业(83170)
- 管理(80910)
- 方法(41462)
- 数学(32153)
- 数学方法(31833)
- 业经(31709)
- 财(30139)
- 农(29689)
- 中国(23338)
- 务(22043)
- 财务(21980)
- 财务管理(21953)
- 农业(21269)
- 技术(20802)
- 企业财务(20792)
- 理论(19406)
- 制(18688)
- 地方(18103)
- 和(17832)
- 划(16492)
- 贸(16150)
- 贸易(16141)
- 易(15671)
- 策(15589)
- 学(15553)
- 环境(13874)
- 机构
- 学院(326475)
- 大学(314801)
- 管理(134407)
- 济(126384)
- 经济(123572)
- 理学(115846)
- 理学院(114709)
- 管理学(113090)
- 管理学院(112494)
- 研究(98276)
- 中国(75213)
- 京(66914)
- 科学(60328)
- 财(59491)
- 农(49940)
- 江(48667)
- 所(47999)
- 财经(47393)
- 业大(46468)
- 中心(45000)
- 研究所(43333)
- 经(43083)
- 北京(41844)
- 范(40211)
- 州(40044)
- 师范(39907)
- 农业(38967)
- 技术(38770)
- 经济学(36229)
- 院(36130)
- 基金
- 项目(219321)
- 科学(173576)
- 研究(167847)
- 基金(156738)
- 家(133963)
- 国家(132675)
- 科学基金(116276)
- 社会(103785)
- 社会科(98224)
- 社会科学(98197)
- 省(88948)
- 基金项目(83781)
- 教育(77588)
- 自然(74347)
- 自然科(72626)
- 自然科学(72612)
- 划(72451)
- 编号(72021)
- 自然科学基金(71345)
- 资助(63296)
- 成果(56891)
- 课题(48749)
- 重点(48394)
- 创(48256)
- 部(47349)
- 发(47241)
- 项目编号(44674)
- 创新(44215)
- 业(42420)
- 制(42004)
- 期刊
- 济(142904)
- 经济(142904)
- 研究(92530)
- 中国(61343)
- 管理(52237)
- 财(47915)
- 农(46519)
- 学报(44636)
- 科学(42542)
- 教育(40923)
- 大学(34534)
- 技术(33402)
- 农业(32736)
- 学学(32366)
- 业经(26447)
- 融(25855)
- 金融(25855)
- 财经(22804)
- 经济研究(21648)
- 经(19494)
- 图书(19371)
- 业(18673)
- 问题(18214)
- 技术经济(17312)
- 现代(16124)
- 理论(15542)
- 职业(15410)
- 科技(15397)
- 商业(15145)
- 财会(14793)
共检索到473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海英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是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渠道。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企业的途径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提供培训、应用技术推广这三个方面,但由于高职院校普遍缺乏为地方企业服务的理念,导致培养出的学生、提供的各类培训和技术应用的推广与企业的需求都存在较大差距。要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企业的能力,实现校企双方深度融合,必须从明确学校办学定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培养、有效开展科学研究这四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服务地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筱瑜
"社会服务"是高校继"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后的又一核心职能。社会服务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不高,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利益驱动的角度就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设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楼世洲
分析了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现状,作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的相关性分析及浙江省产业转型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分析,基于此,对专业对接产业、人才服务企业的机制构建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 产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红艳 吴全华
高职教育对企业文化的内化是在认识自身文化优劣的基础上吸收企业文化的长处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是对高职院校独有文化的重新建构,因而它内化企业文化应以需要为前提,以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和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为依据,吸收优秀企业文化的精神要素、规范体系及语言和象征符号要素。高职教育在内化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高职教育文化主体的主体性,要发挥高职院校在创设文化环境中的积极作用,并且要建立政府主导下的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职教育的政策保障机制。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企业文化 内化 依据 原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菱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当前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发展,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要求校企合作办学继续深入开展,但其中存在缺乏良好的契机、难以深入持久进行的问题,为此高职院校应当结合时代背景的发展变化不断创新和探索校企合作的新路径,包括寻找有力的合作契机、建立相互信任、与企业共同制订培养方案,使校企合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陆颖
当前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之间存在合作层次较浅、校企合作得不到有力的政策支持、校企合作的质量难以保证、校企合作的利益难以协调等问题。而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则能推动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需要的实用性人才。通过集团化办学,学校和企业能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学校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而企业则能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达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教集团 校企合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鲍桂楠 阮浩 刘新良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要提高城镇化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人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高质量的城镇化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发挥应有作用,同时提升高职院校服务新型城镇化的能力更是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本文从新型城镇化视角研究了高职教育服务新型城镇化的机制与路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新型城镇化 路径 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平
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关键是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与创业教育相衔接的专业教学体系和保障机制。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例,提出相应的方法。
关键词:
专业教育 创业教育 融合 途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曾书琴
珠三角都市农业发展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但仍然存在着都市农业规模小、效益低、产品结构趋同、可持续发展程度低等问题。珠三角都市农业的发展要求农业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思路的转变。要使高等农业院校更好地服务于珠三角都市农业发展,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适应珠三角都市农业发展要求,确立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转变学校发展思路,凸显农业院校办学特色、优化学科与专业布局,建立农科专业学科体系。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 珠三角 都市农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陆虎
文章在深入分析地方文化的内涵、地方文化对提升城市品牌和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的前提下,明确高职院校与地方文化的关系以及高职院校在传播地方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通过对高职院校传播地方文化有效途径的研究,使得高职院校、地方文化和地方经济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地方文化 传播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巴世光 许冰冰
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决定了其在行业企业培训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前职业院校在培训中仍存在着面临行业企业的需求多样化、职业院校在行业企业培训需要的资源支持上不足等问题。通过贴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开展培训的途径探索,积极完善人、财、物等培训配套资源建设举措,职业教育的行业企业培训功能将会得到更大的发挥。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行业企业培训 职业院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伍红军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推进,拥有集聚性产业或新发展特色的特色城镇在全国遍地开花,高职院校应主动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避开应用型本科院校对高职院校原有服务领域的竞争,眼光向下,将服务特色城镇作为一个新的发展域,借此打造高职院校新的增长点。在服务特色城镇建设中,高职院校应主动与特色城镇建立起战略同盟关系,面向"特色城镇"提供政策咨询服务、输出人才与技术、开展全方位社区服务。在具体运行模式上,采取在特色城镇设立分校,与集聚产业区共建产业学院,与当地行业企业共建实践教学、文化传承基地,以"工作室""研究所"等散状服务对接特色创新项目等模式。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高职院校 特色城镇 服务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西华
社会服务是高校主要功能之一,而创新社会服务形式和构建社会服务的长效机制是高职院校做好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依托供销社系统行业优势,探讨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主要特性和形式,从涉农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输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及农产品流通技术服务等角度,总结并提出了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行业优势 新农村建设 社会服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燕
涉农类高职院校在开展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受农业科研成果的特殊限制、创新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研发途径狭窄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涉农类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文章在对农业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涉农类高职院校开展服务农业企业科技创新的对策: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营造重视人才创新的良好氛围;多方面与企业开展合作交流,壮大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力量;创设多途径的交流平台,全方位拓宽农业企业科技创新空间;创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建立学校与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
关键词:
涉农类高职院校 农业企业 科技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祥培
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其神圣使命。通过准确的办学定位、专业与产业的对接、学研产一体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途径,可以促进这一使命的实现。文章以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诠释了这一命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地方高职院校 服务 地方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