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9)
- 2023(7530)
- 2022(6374)
- 2021(5829)
- 2020(4786)
- 2019(10809)
- 2018(10449)
- 2017(19692)
- 2016(11228)
- 2015(12981)
- 2014(13003)
- 2013(12425)
- 2012(11299)
- 2011(10030)
- 2010(10153)
- 2009(8628)
- 2008(8163)
- 2007(7377)
- 2006(6294)
- 2005(5397)
- 学科
- 济(40001)
- 经济(39980)
- 业(29342)
- 管理(26690)
- 企(21551)
- 企业(21551)
- 方法(15225)
- 中国(13174)
- 数学(12824)
- 数学方法(12677)
- 农(12435)
- 业经(11635)
- 地方(10631)
- 产业(10118)
- 技术(9739)
- 理论(9735)
- 制(8859)
- 教学(8491)
- 财(8223)
- 教育(8104)
- 农业(7984)
- 学(7802)
- 贸(7456)
- 贸易(7452)
- 服务(7362)
- 易(7232)
- 结构(6994)
- 工作(6697)
- 体(6683)
- 银(5917)
- 机构
- 学院(150262)
- 大学(137957)
- 济(56032)
- 经济(54629)
- 管理(52629)
- 研究(47529)
- 理学(45063)
- 理学院(44596)
- 管理学(43813)
- 管理学院(43569)
- 中国(32857)
- 科学(29534)
- 京(29064)
- 技术(25493)
- 江(24279)
- 财(24106)
- 所(23468)
- 职业(23415)
- 农(23327)
- 中心(21464)
- 研究所(21394)
- 业大(21305)
- 范(20689)
- 师范(20413)
- 州(19789)
- 财经(19033)
- 农业(18199)
- 院(18174)
- 北京(17990)
- 技术学院(17459)
- 基金
- 项目(102959)
- 研究(82462)
- 科学(80485)
- 基金(67993)
- 家(58249)
- 国家(57678)
- 科学基金(49283)
- 社会(48840)
- 省(46516)
- 社会科(46302)
- 社会科学(46290)
- 教育(41286)
- 编号(37463)
- 划(37063)
- 基金项目(36064)
- 成果(29685)
- 自然(29191)
- 自然科(28494)
- 自然科学(28488)
- 自然科学基金(27950)
- 课题(27933)
- 资助(26988)
- 发(24903)
- 重点(24442)
- 年(23943)
- 创(23290)
- 项目编号(22256)
- 部(21495)
- 创新(21428)
- 规划(21321)
共检索到220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艳丽 刘晓莉
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不断调整优化的动态演进过程,随着其逐步深入,对人才结构、规模、规格的需求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提供优质的动态服务,供给契合产业动态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提出了高职院校服务产业结构升级动态能力,分析高职院校服务产业结构升级动态能力的必要性及构成要素,并探索培育路径,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莉 潘锦全 谈永祥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我国是一项探索性工程,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层次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摇篮,有着区域性和开放性、技术性与技能性、高等性与职业性兼具的独特优势,但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也面临着对象遴选、内容抉择和路径突破方面的困境,鉴于此,可找准痛点、另辟蹊径培育农民人才;着力痒点、全方位提升农民综合素养;打造亮点,从课程、教材、师资、教学模式等方面打造独具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之路。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明伦
高职院校跨界文化是个富有创新的本土概念。跨界文化的意境体现了创新,是推进校企合作向深度发展的内在力量。跨界文化就是把企业文化的核心元素和高职院校文化的核心元素进行有效融合,形成一种跨界的文化生态共同体,或者说是高职院校师生"生活样式"的文化。这种文化生态共同体的核心是合作育人。培育高职跨界文化,一是要以法律法规加以引领。建议尽快出台《职业教育企校合作发展条例》,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在两个法律文本中,增加关于跨界文化培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齐苗
陈齐苗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3期中撰文,分析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及其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变化,阐述了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现状及其问题,提出了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能力的路径与对策。首先,作者认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是:1.以创新驱动为根本;2.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动力;3.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政水 邹序安 杨飏
服务乡村产业发展是涉农高职院校的职责使命。服务源于需求,涉农高职院校应依据地方乡村事业发展、产业发展、企业发展等的需要,积极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从专业建设、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决策咨询、农民培训、校农合作、职教帮扶等方面,探讨了涉农高职院校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 产业发展 技术服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顾卉
"工匠精神"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社会、企业、学校等方面对工匠身份、工匠文化及"工匠精神"的认识偏差,是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为此,文章从开展职业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培育路径,以期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匠精神 现实困境 培育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青春 桂德怀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工匠人才培育的使命。高职院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品质、专心致志的品格、一丝不苟的品行、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淡泊名利的敬业精神。本文从校园工匠文化、校企深度合作、教学做合一、全面素质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等5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 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庹飞 张润昊
厚植创客文化是高职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重要的基因工程之一,高职院校要坚持学校主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动,加大保障力度,建设创客文化载体,浓厚环境氛围,丰富物质空间,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教育教学及市场化活动中推动创客文化培育及多元融合渗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文化建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琦
随着中国进入了新时代,培育新青年的奋斗精神有着重大的价值意蕴。高职生作为新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奋斗精神的培育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如高职生对奋斗精神的认识不足、认可度不高、意志薄弱、有效实践欠缺等,针对这些困境提出了培育奋斗精神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 奋斗精神 培育 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志红
“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升级提质的精神支柱,培育“工匠精神”是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内在发展的迫切要求。但当前学校育人对“工匠精神”缺乏整体培养计划及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应通过营造劳动光荣的良好校园文化,优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等培养路径来滋养工匠行为。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匠精神 路径探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华坚 赵癸萍 强伟纲
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层次问题是要培育创新创业的文化。本文分析了创新创业文化的内涵,提出了高职院校培育创新创业文化的途径及思路,为高职院校更高层次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高职 创新创业文化 路径及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冯宝晶
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是履行立德树人使命任务的需要,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思政课融入"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价值观教育,开展工匠精神情感体验式专题教学,构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强化教师队伍的工匠精神培育能力来加强工匠精神培育。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课 工匠精神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娟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以及现代学徒制的试点构建,培育工匠精神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而言,工匠精神包括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与人文素养。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专业精神培育缺乏理性支撑、职业态度培育过度依赖技术理性、人文素养培育缺乏理性约束等问题,导致工匠精神培育陷入困境。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需要依托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借助思政课平台来培育学生的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杰 曹克亮 王新辰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事关乡村振兴战略大局的关键之举,高职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师队伍、课程设置与专业建设上存在的困境,直接制约了其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效能发挥。面对困境,高职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应致力于实现技能提升与文化重塑的有机融合,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区本课程"实践优势,主动构建大类专业集群,提升涉农技能多元融合的方式彰显自身的价值担当,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新型职业农民 使命 困境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运涛 刘艺娃
在不断升级产业结构下,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结构已经不能满足产业结构升级需求,造成其就业能力较弱,就业不稳定,市民化能力出现很大的不足。为优化和整合农民工人力资本结构,需要构建相应的农民工人力资本培育途径。基于此,本文浅谈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培育农民工人力资本的途径,以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