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56)
2023(8327)
2022(6584)
2021(6568)
2020(5008)
2019(11544)
2018(11220)
2017(18289)
2016(11560)
2015(13375)
2014(13741)
2013(12148)
2012(11189)
2011(10215)
2010(10660)
2009(8878)
2008(8494)
2007(8081)
2006(7378)
2005(6575)
作者
(27573)
(22973)
(22809)
(22172)
(14321)
(10859)
(10570)
(9038)
(8636)
(8533)
(7797)
(7744)
(7384)
(7225)
(7181)
(7127)
(7078)
(6759)
(6754)
(6593)
(6111)
(5696)
(5587)
(5479)
(5289)
(5266)
(5175)
(5156)
(4686)
(4644)
学科
(29674)
经济(29613)
管理(22067)
教育(22054)
中国(19313)
(17783)
(13698)
(12096)
企业(12096)
理论(12004)
教学(11659)
农业(9138)
方法(9023)
(8478)
业经(8295)
(8022)
地方(7821)
数学(7462)
数学方法(7235)
(7050)
(7045)
学法(6668)
教学法(6668)
学校(6195)
发展(6035)
技术(5938)
(5912)
(5842)
劳动(5825)
学理(5795)
机构
学院(143311)
大学(140981)
研究(51584)
(44348)
经济(42940)
管理(40924)
教育(34511)
理学(33967)
理学院(33413)
管理学(32470)
管理学院(32152)
(32152)
师范(31973)
(31878)
中国(31870)
科学(29532)
职业(26523)
师范大学(26033)
技术(25628)
(25011)
(24654)
(23522)
中心(22585)
研究所(22373)
北京(21192)
(19803)
(19102)
(18998)
职业技术(18715)
技术学院(17981)
基金
项目(88191)
研究(79147)
科学(69264)
基金(55164)
教育(47455)
(46192)
国家(45509)
社会(44704)
社会科(41609)
社会科学(41601)
(38513)
编号(38312)
科学基金(37554)
成果(35030)
(33736)
课题(31800)
(28182)
基金项目(27468)
规划(22769)
重点(22296)
项目编号(21791)
(21734)
资助(21493)
(21379)
(20884)
(20772)
自然(19570)
自然科(19046)
自然科学(19043)
(19023)
期刊
教育(65966)
(55791)
经济(55791)
研究(53080)
中国(48736)
职业(20745)
技术(20289)
(19384)
学报(18627)
(17394)
科学(16711)
大学(16230)
管理(15187)
技术教育(13660)
职业技术(13660)
职业技术教育(13660)
农业(13102)
学学(13008)
(10912)
金融(10912)
(10676)
论坛(10676)
业经(9526)
图书(9307)
财经(8931)
(8239)
高等(8091)
(7880)
经济研究(7772)
成人(7066)
共检索到238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薄爱敬  
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五育并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劳动教育对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意义重大,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是构建现代劳动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面对当前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课程理念滞后、课程规范缺失、课程资源困乏、课程保障不足、课程职责模糊等问题,建议高职院校遵循规范、特色、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四维度”逻辑路径,以期达到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实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长发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界定和认识劳动教育的基石,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价值观的逻辑起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需要劳动教育的奠基。"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重要特征。劳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劳动教育的多元性,劳动教育是五育融合的起始点和凝结点。新时代新实践对劳动教育再发展提出新要求,加强党对劳动教育工作的领导,强化政策保障,确立劳动教育的独立学科地位和课程地位,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组织领导机构和管理体系,加强劳动教育的科研、教研活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不断提高劳动教育的科学化水平,促进社会公共教育资源向劳动教育开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红彬  曹刚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劳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战略举措。高职院校承担着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深入探究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石、价值意蕴、实践路径,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践体验、行为养成、师德风范、制度评价等方面持续推进劳动教育的常态化开展,既是高职院校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应然之举,也是德智体美劳教育本质的理性回归。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东颖  
构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产生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经济社会建设进程中,生发逻辑既体现出明确的任务性特征,又体现出强大的内需性。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应主要围绕强化全社会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强化劳动教育功能保障,在劳动教育中突出职教价值导向等方面,全面构建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冯孟  
在当代生产劳动发展中,数字劳动作为一种新的劳动形态发展迅速。新时代的劳动教育需要适应当代数字劳动呈现的价值多元、形态多维、参与者广泛、时空环境灵活等特点,重构劳动教育模式。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模式重构需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去伪存真,重构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价值体系;守正创新,重塑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形态体系;兼容并蓄,重整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参与体系;灵活多样,重建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时空体系。在新时代劳动教育模式重构的过程中,学校需要通过加强活动引导、革新课程体系、引入多元师资、开拓实践基地等举措,推动建立可操作、可实施、可持续的劳动教育模式,让更多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更好地贴近当代生产劳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淑荣  连锦忠  
劳动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教育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我国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为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提供现实逻辑;劳动教育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从劳动创造人和人类社会出发,再到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最终促使人全面发展,这为劳动教育提供了理论逻辑;参加劳动教育能促进人的道德、智能、身心和审美的全面发展,是检验德智体美各育成效的实践逻辑。厘清劳动教育的三重逻辑,有利于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江舟  
受素养概念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心理学知、情、意、行等范畴启发,本文对新时代劳动素养进行了四重维度的建构:劳动价值观、劳动情感品质、劳动知识技能和劳动实践习惯。这四重维度从内到外逐层展开,既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现实逻辑,也对提升劳动素养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兰州财经大学劳动教育研究课题组  庞庆明  
劳动教育体系是关于劳动体验教育、劳动关系教育、劳动价值观教育的总和。构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事关党和国家命运及其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新时代高校要坚持问题意识,着眼于大学生劳动教育特定目标,并以劳动教育课程化为根本路径,努力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劳动教育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美华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高度重视生产劳动的作用,强调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了劳动的价值、歌颂了劳动的伟大,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但由于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劳动教育的实施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和短板,制约了劳动教育的普及发展和效能转化。因此,当前加强劳动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把劳动教育融入学生学习成长全过程,并完善统筹协同抓落实的制度机制,对于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见君  
劳动教育是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是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社会改革发展的重要原动力,但目前高职劳动教育存在忽视劳动观养成教育、学生劳动观念淡薄,缺乏劳动教育顶层设计、学生职业目标不明确,缺失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学生不尊重劳动等现实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三维度四策略”劳动教育模式及具体的实施路径,并从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劳动教育实施评价两方面构建了劳动教育评价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姚敦泽  
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升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进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家、校、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但一些高职院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劳动教育教师缺乏专业素养,开展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缺乏创新性,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不完善,学生劳动的自觉性不足,监督考评激励机制和经费保障安全保障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鉴于此,应进一步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合理设置劳动教育课程,科学编制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教材体系,拓展劳动教育的场所和载体平台,广泛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优化劳动教育环境氛围,健全劳动教育考核激励制度,健全经费投入和安全保障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易臻真  王洋  
在我国的城市教育体系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指导方针始终贯穿其中。在当前信息技术驱动的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城市中劳动教育的强化和改进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感。本文在明晰新时代城市劳动教育的内涵及其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后,通过梳理和总结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一以贯之的多层级劳动教育实践智慧,发现社会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新时代城市劳动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有助于引导劳动教育的生命之树茁壮成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扬帆  周婕  
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形势下,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并取得了令人喜闻乐见的成果,我国的经济水平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同时教育事业也随之发展,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此种形势下,传统教学的方式面对当前日新月异的发展已经显得力不从心。由此可见,我们的实践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想使得人才体系的培养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就必然要在教学模式上积极探索创新,在依从教学实际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更新探索新的教育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秋山  熊龙  
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在职业院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具有综合育人价值,能够加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建设,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在各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应该注重打造劳动特色课程,统筹协调职业院校、社会和家庭,广泛开展劳动社会实践,建立劳动评价机制,有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价值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敬杰  
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建设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具体行动,是提升国民职业素养和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重要途径。新时代我国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建设应以秉持适应性人才预备教育、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服务强国战略目标、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科学定位,遵循“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梯次具化的目标逻辑、“生产劳动—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启蒙教育课程—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建设”有序转承的演绎逻辑、“学校集中—多向协同—虚实融合—泛在延展”互嵌运行的形态逻辑、“教材编排—组织方式选择—角色调适—行动自觉—价值内化”动态推进的实施逻辑,并以“坚持思想引领,举旗定向”“凸显技术素养,筑牢底蕴”“拓展概念谱系,搭建框架”“延伸课程网链,拓展空间”“强化数字赋能,重塑生态”和“完善保障措施,提供支持”为推进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