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29)
2023(5512)
2022(4591)
2021(4394)
2020(3647)
2019(8259)
2018(7783)
2017(14272)
2016(8873)
2015(10324)
2014(10763)
2013(9772)
2012(9218)
2011(8244)
2010(8357)
2009(6774)
2008(6827)
2007(6070)
2006(5099)
2005(4649)
作者
(24489)
(20312)
(20132)
(19358)
(13090)
(9848)
(9157)
(7926)
(7684)
(7616)
(7189)
(6985)
(6715)
(6687)
(6500)
(6389)
(6290)
(6194)
(5903)
(5756)
(5426)
(5182)
(5023)
(4963)
(4806)
(4651)
(4525)
(4499)
(4224)
(4209)
学科
(25114)
经济(25078)
管理(18800)
(17760)
(15119)
企业(15119)
方法(12384)
中国(11572)
理论(9715)
数学(9538)
数学方法(9355)
(8214)
教育(7339)
(7251)
技术(6705)
(6703)
教学(6371)
业经(6350)
(5264)
(4861)
农业(4810)
学校(4800)
地方(4629)
(4526)
(4526)
金融(4524)
银行(4508)
学法(4492)
教学法(4492)
(4394)
机构
学院(122320)
大学(112674)
研究(41862)
(37565)
经济(36489)
管理(36262)
理学(31232)
理学院(30693)
管理学(29794)
管理学院(29562)
科学(27904)
中国(27199)
(24431)
技术(24036)
职业(23221)
(22707)
(21913)
研究所(20968)
(20336)
(20196)
师范(20121)
(19054)
业大(18199)
中心(17898)
农业(17406)
教育(16944)
职业技术(16553)
技术学院(16274)
(15997)
师范大学(15804)
基金
项目(81206)
科学(64089)
研究(62701)
基金(55279)
(49077)
国家(48577)
科学基金(40136)
社会(35678)
教育(35333)
(34956)
社会科(33544)
社会科学(33533)
(30414)
基金项目(28949)
编号(28333)
自然(26198)
自然科(25632)
自然科学(25619)
自然科学基金(25176)
成果(23013)
课题(22716)
资助(22610)
重点(20305)
(19645)
(18491)
(18236)
(18067)
(17239)
规划(16960)
项目编号(15906)
期刊
(40218)
经济(40218)
教育(33067)
研究(31124)
中国(29351)
学报(22678)
(19602)
科学(19244)
职业(18195)
技术(17892)
大学(16699)
学学(15647)
(14493)
农业(13470)
管理(13082)
技术教育(12571)
职业技术(12571)
职业技术教育(12571)
(9447)
论坛(9447)
(8638)
金融(8638)
财经(7982)
(7324)
(7001)
(6911)
职教(6199)
经济研究(6191)
业大(6175)
业经(5962)
共检索到176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颜楚华  
高职院校文化是以职业性为根本属性,具有独特呈现方式、价值追求和精神内质的职业技术教育类大学文化。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四个层面阐析高职院校文化职业性的根本属性,提出强化高职院校文化职业性的实现路径。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健生   张芳铫  
职业性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学术学位的本质属性,是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根本定位。从学位类别上看,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流程应以高水平职业能力为核心,强化教育博士培养与职业资格之间的联系;从学位层次上看,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是一种以理论知识和应用实践为支撑的高层次职业教育;从人才培养活动上看,在学术知识和实践活动两方面各有侧重,不同于以认识教育为目的的教育学博士学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发挥着改造教育的重要作用。厘清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定位,需批判地借鉴他国经验,明确职业性是教育博士培养的第一要义,突出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性特征,完善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衔接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毓航  
实现高职院校的优化管理,必须将当下的经验管理、制度管理升级到智慧管理的层级。智慧管理是一种以智慧为手段的管理。它是一种哲学层面及文化层面的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智慧管理离不开管理智慧。管理智慧主要包括管理的定位智慧、管理的分层智慧、自我管理的智慧、管理的方法智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正明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具有共同治理、开放治理和分类治理等独特性。当前,外部环境不够完善、内部组织相对封闭、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等,影响着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科学水平。高职院校需要通过更新院校治理理念、优化院校组织结构、完善内部治理制度、提升内部治理能力和培育内部治理文化等方式,实现内部治理的独特性,强化院校内部治理,提高办学水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红  祝木伟  孙婷婷  苏晓丽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功能应综合上位——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对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要求,以及下位——满足教师发展需求来准确定位。高职院教师发展中心功能包含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增强教师对教学学术性和专业性认识,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培育职业教育教学文化等。实现教师发展中心功能的路径为:加强顶层设计,独立设置教师发展中心;加强教师发展队伍建设,配备足量专兼职人员队伍;强化高职教师发展研究,构建不同层次教师发展体系;加强教师发展需求调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发展活动,增加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理连  邢清华  
协同育人是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再延伸和着力点,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新一轮内涵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基于目前高职院校"特高计划"项目建设,从校企等办学主体如何协同的视角,探讨了协同教育理念的认知、推进协同育人的影响因素等高职院校协同育人建设的理论问题,并立足当前高职院校发展实践和现实诉求,有针对性提出了"五个根据"的高职院校协同育人建设的实现路径:即根据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进行专业结构布局、根据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开发、根据专业结构布局进行师资资源与学训资源的配套、根据"学习参与度"成效进行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开发、根据重点专业(群)的建设需求进行校企协同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虢欢  胡顺义  李微波  
学分制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高职院校需要立足自身特点,通过系统研究来合理规划实施方案。简单照搬普通高校的经验模式,仅仅关注建课选课等传统问题是不恰当的。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需要转变传统思想观念,落实学习自由等先进的教育理念;遵循先进教育理念,根据人才要求和学习需求来设计;聚焦人才培养模式,对照专业状况汇编个性动态方案。根据行为模式实施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高职院校在思想能力上,加强理念宣传,做好分类培训;在人才要求上,参与地方决策,深化校企合作;在学习需求上,开展专项研究,重视日常反馈;在培养实施上,确保资源投入,做到四管齐下;在环境优化上,优化物质环境,打造精神家园。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姝  钱旭升  
教师的文化觉醒不仅能促进教师的生命发展和赋权增能的实现,而且能体现教师唤起自我和他人的文化觉醒的双重定位,以及所应具备的"知、智、能"三位一体素养结构。教师文化觉醒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对自身文化进行自我观照式的省察,从而深入了解自我,提升行动的抉择能力,并主要应通过运用自传课程呈现多元声音、实施叙事教学引发文化想象、开展焦点讨论、促进文化反思和创设使能社群共构的新型文化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柴勤芳  
"高等性"与"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根本属性。高职教育要实现内涵发展,必须坚持层次和类型的和谐统一,在"职"字上办出特色,不断彰显其职业性以体现其核心价值和优势所在;在"高"字上凸显水平,不断彰显其高等性以提高其整体品质和核心竞争力。这既是高职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职教育面向未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从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培育大学文化和精神等三个方面对实现"高等性"与"职业性"的和谐统一进行系统思考,提出对策和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建立  杨京楼  
文章通过对高职教育的正确定位、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模式及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指出了当前高职教育在学科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都亟待改革,以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外向型、复合型、实用型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车紫薇  李双龙  
职业教育元宇宙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技术塑造了虚实融合的职业教育环境,呈现了虚实融合的职业教育空间、多主体联结的职业教育创生空间、以进阶式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向的多层次空间、以人机协同为根本的产赛教融合网络空间的核心特征。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工作场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促使职业院校教师角色在教育教学、学生服务、主体属性、资源整合四个方面也发生转变。为了促进职业院校教师角色转换,需要教师这个微观主体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把握教育本质;广泛参加教师研修活动,更新胜任力结构;建立共生对话型师生关系,实现身体转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孔德兰  
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等特征。因此,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必须遵循以职业性和实践性为核心的工学结合的建设思路。具体措施包括:全面实施以教学名师、实践能师、育人高师为主要内容的名师工程建设;运用先进的课程开发设计理念专兼结对共建一门课;以工学结合的先进职教思想为指导专兼联手共编一本书;实践"教、学、做"一体化快乐学习模式;全面推进以精细化为宗旨的教学管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甘映堂  
本文认为,高职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时有发生,培养学生自我心理保健的意识和能力,是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关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晓雷  张振华  
现代职业文化是一种适合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区域文化,其内涵和外延有别于现代企业组织管理的企业文化,也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管理的事业文化,是把高职生从准职业人培养成职业人的沃土,是高职院校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合作、订单培养、半工半读等培养方式和措施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校园文化与现代职业文化的内涵文化。培育现代职业文化,是职业院校健康快速发展的生命之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兵  彭东海  
法国高职数学课程体系不断完善与成熟,其教学设计的职业性特点突出。借鉴法国BTS数学教学设计,对国内高职数学改革提出以课程在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同效性为基本线索的"多元化"定位思路,并从课程设计的"标准化"、能力目标的"职业化"和计算工具可"移动化"等方面寻求如何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能力的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