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11)
- 2023(18023)
- 2022(14459)
- 2021(13454)
- 2020(11037)
- 2019(25172)
- 2018(25122)
- 2017(46486)
- 2016(26342)
- 2015(30412)
- 2014(30816)
- 2013(29160)
- 2012(26989)
- 2011(24321)
- 2010(24150)
- 2009(21745)
- 2008(21417)
- 2007(19597)
- 2006(17175)
- 2005(15240)
- 学科
- 济(99063)
- 经济(98965)
- 管理(69475)
- 业(63716)
- 企(51450)
- 企业(51450)
- 方法(43662)
- 数学(38110)
- 数学方法(37573)
- 中国(34135)
- 农(29550)
- 财(25997)
- 业经(25846)
- 教育(24083)
- 学(22909)
- 理论(20633)
- 地方(20390)
- 农业(19587)
- 制(17845)
- 贸(17201)
- 贸易(17195)
- 易(16707)
- 务(16407)
- 财务(16341)
- 财务管理(16299)
- 技术(15908)
- 企业财务(15495)
- 银(15382)
- 银行(15334)
- 和(15156)
- 机构
- 学院(364570)
- 大学(364121)
- 济(134968)
- 经济(131736)
- 管理(131615)
- 研究(124784)
- 理学(112704)
- 理学院(111325)
- 管理学(108934)
- 管理学院(108234)
- 中国(88404)
- 京(79162)
- 科学(78363)
- 农(63702)
- 所(63011)
- 财(62441)
- 中心(58167)
- 江(57678)
- 研究所(57494)
- 范(57052)
- 师范(56456)
- 业大(55552)
- 农业(50269)
- 北京(49865)
- 财经(49491)
- 技术(48134)
- 州(45998)
- 院(45507)
- 师范大学(45424)
- 经(44969)
- 基金
- 项目(244239)
- 科学(191573)
- 研究(183948)
- 基金(171046)
- 家(149833)
- 国家(148446)
- 科学基金(125774)
- 社会(111711)
- 社会科(105384)
- 社会科学(105353)
- 省(99265)
- 教育(92543)
- 基金项目(89106)
- 划(84817)
- 自然(80315)
- 编号(79427)
- 自然科(78409)
- 自然科学(78381)
- 自然科学基金(76964)
- 资助(69530)
- 成果(66792)
- 课题(57807)
- 重点(57229)
- 发(54248)
- 部(54232)
- 创(50974)
- 项目编号(48038)
- 创新(47375)
- 年(47048)
- 科研(46863)
- 期刊
- 济(145932)
- 经济(145932)
- 研究(108543)
- 中国(82235)
- 教育(75238)
- 学报(60590)
- 农(57616)
- 科学(51973)
- 财(49851)
- 管理(46739)
- 大学(46205)
- 学学(41586)
- 农业(39442)
- 技术(39211)
- 融(29278)
- 金融(29278)
- 业经(25025)
- 图书(24253)
- 财经(24221)
- 职业(23183)
- 经济研究(23131)
- 业(21249)
- 经(20900)
- 问题(19363)
- 坛(18193)
- 论坛(18193)
- 版(18058)
- 书馆(16987)
- 图书馆(16987)
- 技术经济(16243)
共检索到547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锐 陈杰新
高职院校正处于机遇期和攻坚期“双期叠加”的新阶段,数字化转型是提质培优和攻坚过坎的重要内容。通过梳理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的脉络,指出产业数字化的外部要求、高质量发展的内部驱动等现实之需,分析了资源应用、数据治理和系统闲置等现实之困;以《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指南》为依据解析了赋能教学、赋能管理和赋能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内涵,提出了夯实数字新基建、构建校本资源体系、打造校本数智大脑、创设校本应用场景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守勇 李锁牢
文章从国际发展趋势、国家战略布局、经济发展需求、数字实践基础等维度分析了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阐明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要义,从技术跃迁、组织创变、价值共生三个层面归纳出职业教育数字化的形态表征,并按照“分层推进”的原则,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企业六个层面探索了职业技术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敬杰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举措和具体行动。在探究转型和数字化转型意涵的基础上,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概述为是一种具有划时代的系统性、深层次教育变革过程。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数字转型面临着认知存在曲解甚至错解、教育和受教育成本增加、“部分区域、学校和群体无力应对”、在追求教育公平中衍生新的不公平等困境。突破这些困境需要从以下六方面进行深度考量:科学认识、精准把握,系统规划路线图;优化管理、更新算法,合理把控成本;立足实际、分段实施,持续推进升阶;多方协同、数字赋能,加快构建情境;能力分层、系统培训,稳步提高师资能力;正视风险、有效应对,防范化解危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新岗 李巨银 黄银云
数字化将成为我国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新阶段的关键新动能。教学数字化是职业院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职业院校的教学数字化转型主要受数字教育技术发展趋势、职业教育内生需求及职业院校教学生态变革要求三个因素驱动。职业院校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推动教学供给侧全领域系统性变革创新,目标是构建学习需求侧新技术融合的学习生态,特征是促进质量管理侧大数据赋能的教学评价。在转型推进路径上,应强化政策引领,推动教学数字化标准规范建设;优化转型支撑条件,夯实教学数字化基础保障;创新转型多元协作,完善教学数字化发展协同机制;加强系统转型设计,落实教学数字化发展质量保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维虎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应加强服务观念,以教育信息化服务理念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从职业教育信息化服务的内涵分析出发,以教育功能视角透析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服务层次,提出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服务的发展路径,以期为以信息化为平台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助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小明 吕智敏
职业院校教师数字化转型源于数字中国建设亟需高质量数字化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职教教师能力结构再造助力高质量数字化人才培养和职教数字化生态重塑倒逼职教教师数字胜任力提升。在剖析从信息素养到数字胜任力之本质转变基础上,提出职教教师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核心是数字胜任力,并构建了包含技术、认知、伦理三维度,应用、深化和创新三阶段的“3+3”职教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职业院校教师数字胜任力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需要在宏观层面做好顶层设计、提供制度保障,中观层面开展能力认证、提供资源平台,微观层面融入培养培训方案、嵌入课程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金强 蓝欣
目前,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从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出发,就其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及其相应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信息化 问题 机遇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龚方红
数字化转型推动高职院校专业与课程改革,是时代之需、人才培养之需。教育现代化需要培养具备数字素养的新型专业人才,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均需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面对数字化转型机遇,高职院校的专业与课程改革需契合产业需求,加强资源整合,推动协同教研,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高职院校要适时引进数字化技术课程,遵循数字化个性需求,借助数字化改革开拓专业布局新局面,确保持续提升专业教师数字素养,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数字创新能力。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专业建设 课程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赫男 刘娜 王为民
职业教育4.0是德国联邦职教所于2013年提出的概念。同时,它也被视为是德国社会数字化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德国在职教的各层面都采取了一定的改革措施。其中,学校层面的具体改革措施是经常被忽视,但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部分。通过比较德国和中国职业学校和课堂教学层面的数字化改革现状可以发现,当下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改革的三大特点:政策驱动有力,但不系统;窄化数字能力内涵;硬件配套相对完善,但教师能力略显不足。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应在明确培养什么样的数字化人才的基础上,系统性推动职业教育的数字化改革,重视教师数字化能力的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门超
数字化转型是实现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当前职业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受碎片化治理结构、松散式治理过程、粗放型治理功能等现实因素的影响。为此,职业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必须遵循以平台驱动治理结构优化、以数据赋能治理过程协同、以智能技术促进治理功能优化的基本逻辑。职业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应包括:坚持公共价值引领,识别并满足多主体的真实需求;立足“以人为本”根基,加强多元治理主体的数字赋能;夯实主体治理底座,共建综合立体数字化治理平台。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数字化转型 职业教育治理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熊晴 朱德全
面向高质量发展与现代教育体系建设,新时代我们需要类型发展式、系统渐进式和协同共生式的职业教育评价改革。基于类型化发展的定位,新时代职业教育评价改革形成以理性复归、体系重构、数字赋能为核心的三大价值旨归,即:力破“五唯”无主体性思想,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构建“分类分层、职普融通”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赋魅于技术理性,打造职业教育评价数字生态圈。由此,以“技术嵌入—技术耦合—技术共生”为逻辑理路,探索数字化转型下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三种形态,包括一体化在线评价平台的初级形态、智慧化多元评价机制的中级形态和内生性增值评价文化的高级形态。未来,推进职业教育评价的数字化转型需遵循“上下统筹、内外联动、点面结合”的智慧化运行进路,以数字“治理术”破除职业教育评价中的符码崇拜,以智慧“大数据”增强职业教育评价系统的治理韧性,以技术“新秩序”升级对职业教育评价的数字信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文雯 辛越优
东盟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态势掀起东盟社会数字化转型浪潮,数字社区的高速发展与数字互联工程的快速推进带动数字人才需求激增,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地区人力资源升级的关键路径。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追随者,东盟着力于凝聚数字化转型共识,打造青年数字人才队伍,赋能工商界数字人才培养,推动绿色技能人才与数字人才的联动发展,同时注重开拓数字能力合作的多重国际空间。面对数字基建滞后、数字人才短缺、数字政策准备不足等挑战,未来东盟将重点关注数字联通环境升级、人才再技能化行动、人工智能潜力挖掘、“东盟+”平台体系扩容以及网络安全技能人才培养,以持续深化地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霍胜君 黄巨臣
基于赋能理论分析,技术赋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既要给予外在的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更要借此形成转型力量,引发职业教育的深层次变革,具体体现在个人学习服务的精准化、过程状态监控的智能化、多方协同治理的网络化、数据采集分析的动态化等方面。技术驱动职业教育数字化的转型逻辑在于秉持开放包容的价值理念、设立扁平精简的组织结构、采取科学精准的实施流程和保障高效合理的资源供给,美国休斯敦社区学院成功转型的经验与该逻辑高度契合,进一步验证了其科学性和可行性。目前,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仍面临诸多困境:同质性模式无法满足个性培养需求、分散化数据阻碍了信息的关联整合、孤立式运作降低了多主体协同效果以及迟滞性资源供给影响了学习的进程。基于此,以数字技术赋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应做到开放包容,打造个性教学体系;共建共享,整合数据信息系统;智慧治理,提升治理协同能力和高质高效,保证及时供给资源。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数字化转型 技术驱动 赋能理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晓霞 何少庆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教育类型,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通过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为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助力,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基,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赋能。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主要体现在以数字技术“驱动”专业建设范式变革,以数字资源“武装”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基于此提出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树立与教育数字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育理念;搭建智慧化专业教育服务平台,建立“虚实结合、线上线下联动”的专业教学体系;加强校内外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构建数字化校企“双元”育人新模式。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专业数字化 产业数字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善元 胡新岗 朱明苑
打造数字化教学“金课”是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中高职“教学革命”的关键。高职数字化教学“金课”建设应基于服务学生学习理念,体现高职教育属性和教学规律,围绕数字化时代“三教”改革,以促进课程教学全程留迹及教与学精细化管理服务、推动课程考核与成绩评价机制创新、提升评教评学的数字化水平为价值追求,通过高起点实施教学数字化顶层设计、高标准优化智能化教学环境、高水平建设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高质量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高水平打造个性化在线课程、高精度开展教学质量诊断与监控,落实数字化教学“金课”建设,实现教师教学成就感与学生学习获得感双提升以及学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双促进的改革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